第二天一早,林冬(陈默)刚在仓库食堂吃完早饭,刘经理就亲自找了过来,脸上堆着前所未有的热情笑容。
“陈默啊,哦不,现在得叫默哥了!”刘经理拍着他的肩膀,声音洪亮,引得周围工人都侧目看来,“奎哥刚来电话,把你调走了!以后你就跟着奎哥办事,前途无量啊!”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仓库区传开。众人看林冬的眼神瞬间变得复杂,有羡慕,有嫉妒,也有几分敬畏。阿彪更是凑上来连连道贺,语气比之前更加恭敬。
林冬脸上适当地露出些许受宠若惊,但更多的是沉稳。“刘经理言重了,都是给高老板和奎哥办事,在哪儿都一样。这段时间多谢刘经理照顾。”
他收拾了自己那点简单的行李——依旧只有那个旧帆布包,与几个还算相熟的工人打了声招呼,便在众人各异的目光中,平静地走出了世坤物流的大门。他没有回头,这里只是他起步的跳板,绝非久留之地。
吴奎安排他暂时落脚在北区一栋老式居民楼里,一个单间,条件比仓库的平房好了不少,至少干净独立。负责带他过来并交接的是吴奎手下的一个马仔,叫小斌,年纪不大,但眼神活络。
“默哥,奎哥交代了,你先安顿下来。这两天熟悉熟悉环境,这是你的呼机,奎哥有事会呼你。”小斌递过来一个崭新的数字寻呼机,“另外,这是你这个月的开销。”他又递过来一个信封,比在仓库时厚实不少。
林冬接过,用黑金之眼扫了一下,信封里是两千块现金,来源是“世坤商贸公司员工薪酬”,干干净净。他点点头,没有多问。
小斌离开后,林冬仔细检查了这个单间。位置相对僻静,视野尚可,基本生活设施齐全。他将寻呼机别在腰带上,这个小小的机器,在90年代是身份和联系的象征。
他知道,所谓的“熟悉环境”,绝不是让他逛街。他需要尽快了解北区,特别是高世坤核心势力范围内的产业分布、人员结构以及潜在的矛盾。
接下来的两天,林冬如同一个幽灵,穿梭在北区的大街小巷。他没有去那些光鲜的商场和写字楼,而是更多地流连于菜市场、台球室、低档录像厅、以及一些看似不起眼的棋牌室和茶楼。他买烟,买水,偶尔和人搭讪,听他们闲聊,用眼睛看,用耳朵听。
他看到了高世坤名下那家装修豪华的“世坤大酒店”,也看到了几家挂着其他公司牌子,但实际由高世坤控制的夜总会、游戏厅和建筑工地。他记住了几个经常出入这些场所、看起来颇有地位的面孔。
同时,他也敏锐地察觉到,北区的空气中弥漫着一丝不同寻常的紧张。一些小店主在闲聊中会隐晦地提到“最近不太平”,几家游戏厅和台球室似乎刚刚换过老板或看场子的人。结合前世模糊的记忆和白金翰的事件,林冬判断,高世坤正面临着某种挑战,可能是来自其他区域势力的渗透,也可能是内部出现了问题。
这天下午,他的呼机响了,屏幕上显示着一个陌生的电话号码。他立刻找到附近的公用电话回拨过去。
“是我。”吴奎的声音传来,“来‘老友记’一趟。”
“老友记”茶餐厅。林冬心中微动,立刻动身前往。
还是那个油腻的绿色门帘,还是那股熟悉的气味。但这一次,当林冬走进去时,原本喧闹的大厅似乎安静了一瞬。不少目光落在他身上,带着探究和审视。吧台后的王胖子看到他,脸上的肥肉挤出一个热情的笑容,微微点头示意。
吴奎依旧坐在最里面的卡座,但这次他不是一个人。他对面坐着一个穿着灰色夹克、戴着眼镜、看起来有些斯文的中年男人,两人正在低声交谈。吴奎的表情带着一丝难得的凝重。
林冬走过去,没有立刻坐下,而是站在一旁,恭敬地叫了声:“奎哥。”
吴奎抬了抬手,示意他坐下,然后对那个眼镜男介绍道:“老李,这就是我跟你提过的陈默,脑子活,嘴也严。”他又转向林冬,“这是李秘书,帮高老板处理一些公司文件上的事。”
李秘书推了推眼镜,上下打量了林冬几眼,目光锐利,带着一种官场上常见的审视感,他微微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并没有伸手。
林冬心中了然,这位李秘书,恐怕就是高世坤在官方层面的关系网之一,负责处理一些“白道”上的麻烦和利益输送。这是一个关键人物。
“奎哥,李秘书。”林冬坐下,姿态放得很低。
吴奎没有绕弯子,直接进入正题:“找你来,是有个事。老李那边遇到点小麻烦,需要个生面孔,机灵点的人去处理一下。”
李秘书接过话头,声音不高,但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味道:“很简单。郊区有家小厂子,欠了我们公司一笔款子,拖了很久。手续都是齐全的,但那边有点赖皮,找了些本地混混,寻常人去催,效果不好。你明天跟小斌一起去一趟,把账本拿回来就行。记住,只要账本,别节外生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