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顺着周毅的刘海滴落,模糊了视线。他站在青山精神病院锈迹斑斑的大门前,手中紧握着那张游乐园照片。照片背面的日期是三年前的5月12日——林秋红儿子小宝确诊自闭症的日子。
"你确定要这么做?"李师傅从摩托车上下来,脸色比周毅还要苍白。自从昨晚那个噩梦后,他眼下的青黑更加明显。"这地方二十年前就废弃了。"
周毅抬头看向医院主楼。破碎的窗户像无数双黑洞洞的眼睛,外墙爬满了枯萎的藤蔓。"但档案记录显示,林秋红自杀前最后半年是在这里度过的。"他指向手机上的资料,"而且,你看这个。"
那是他从旧报纸上找到的一则小新闻:《青山医院将部分病患转移至新院区》,日期恰好在林秋红死后一个月。
"你觉得她儿子可能被转移了?"李师傅皱眉,"但那孩子不是已经..."
"我们听到的版本是全家被杀。"周毅压低声音,"但如果小宝当时只是重伤呢?如果他被送医后活了下来呢?"
一阵冷风吹过,医院铁门发出刺耳的吱呀声,缓缓打开了一条缝。
两人对视一眼,李师傅从怀里掏出一把强光手电:"我带了家伙,真要有什么不对劲,咱们立刻撤。"
踏入医院的瞬间,周毅感到一阵刺骨的寒意。走廊上的积水反射着手电光,墙皮大面积剥落,露出下面发霉的灰黑色墙体。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奇怪的甜腻味,像是腐烂的水果混合着消毒水。
"分头找线索,"李师傅说,"我去查护士站的值班记录,你检查病房。半小时后在这里集合。"
周毅点点头,朝左侧走廊走去。病房门大多敞开着,里面只剩下锈迹斑斑的铁床架。在第七个房间,他发现了异常——墙上有许多细小的划痕,排列成奇怪的图案,像是孩子用指甲一点点抠出来的。
周毅凑近观察,突然听到身后传来"咔嗒"一声。转身一看,病房门自己关上了。手电筒的光线开始闪烁,在明灭之间,他看见门后站着一个模糊的身影——不到一米高,像是个孩子。
"小...宝?"周毅的声音在颤抖。
身影没有回答,只是缓缓抬起手臂,指向房间角落的通风口。手电筒恢复正常时,身影已经消失,但通风口的盖子不知何时掉在了地上。
周毅跪下来查看,在通风管道深处发现了一个生锈的铁盒。盒子里是一本被水浸湿的日记本,大部分页面已经黏连在一起,只有几页还能辨认:
"5月15日:他们说小宝有暴力倾向,要把他转到重症区。我不同意,那个区根本不是治病的地方..."
"6月3日:张医生今天又给小宝打了镇静剂。我偷偷吐掉了自己的药,攒下来准备带小宝逃出去..."
"6月18日:他们发现了我的计划。王主任说如果我敢闹事,就永远别想见小宝。那个恶魔,他看小宝的眼神不对..."
最后一页的日期已经模糊,但内容让周毅浑身发冷:
"外卖是我唯一的机会。每周三送餐的小刘答应帮我带消息出去。如果计划成功,明天我就能带小宝离开这个地狱。如果不成功...至少小宝会安全。"
日记本最后夹着一张皱巴巴的外卖小票,来自"聚香园",日期是三年前的6月20日——正是林秋红一家灭门案发生的前一天。
手电筒突然熄灭,周毅感到一只冰冷的小手抓住了他的手腕。黑暗中,一个稚嫩的声音在他耳边说:"妈妈在等你。"
周毅猛地挣脱,撞开房门冲了出去。走廊尽头,李师傅正疯狂地向他招手:"快过来!我找到了转移记录!"
护士站的柜子里,李师傅翻出了一本发霉的登记簿。在"林秋红"的名字旁边,确实有"张小宝"的记录,但"转移去向"一栏被墨水涂黑了。
"看这个。"李师傅指向另一页,"每周三确实有外卖员来送餐,名单上有'刘建国'的签名。"他翻到最后一页,"但6月20日这天没有签名,只有一行字:'特殊处置已执行'。"
周毅刚想说话,整栋楼突然剧烈震动,天花板簌簌落下灰尘。远处传来"砰"的一声巨响,像是沉重的铁门被撞开。
"我们得走了!"李师傅拽起周毅就跑。两人跌跌撞撞地冲向出口,身后传来"咚咚"的脚步声,不像是成年人,倒像是个孩子在奔跑、跳跃。
冲出医院的瞬间,周毅回头看了一眼——二楼窗口,一个穿红毛衣的女人抱着个木偶,正低头"注视"着他们。
回到城区已是傍晚。两人在一家小餐馆里整理今天的发现。
"所以林秋红当时计划带着儿子逃跑,"周毅分析道,"但计划败露,发生了悲剧。问题是,'特殊处置'是什么意思?小宝到底死没死?"
李师傅摇摇头,突然剧烈咳嗽起来。他掏出手帕捂住嘴,拿开时上面有暗红色的血迹。"从昨晚开始就这样,"他苦笑道,"那东西盯上我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