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腊月,永宁城飘起了细雪。楚骁站在窗前,望着银装素裹的街道,心中却有一团火在燃烧。
农业和水利改良的成功,让无数百姓受益,但他的目光已经投向了另一个关乎民生的重要领域——医疗。
“少爷,李大夫来了。”忠伯的声音打断了楚骁的沉思。
李大夫提着药箱走进来,面色凝重:“楚公子,城西爆发寒热病,已有数十人病倒,药材短缺,老夫实在是力不从心啊。”
楚骁心中一紧。在这个医学落后的时代,一场瘟疫就足以夺去无数生命。
他前世作为化工工程师,虽然不是医学专家,但基本的卫生防疫知识还是了解的。
“李大夫,带我去看看。”楚骁毫不犹豫地说。
城西贫民区的一间破屋内,几个病人躺在草席上,高烧不退,咳嗽不止。家人围在一旁,面露绝望。
“李大夫,求求您救救我爹!”
“药太贵了,我们买不起啊!”
“已经死了三个人了,这病传染啊!”
楚骁仔细观察病情,发现这很可能是古代常见的伤寒症。
他回忆起前世的知识:隔离、消毒、对症治疗是控制传染病的关键。
“李大夫,我们需要立即采取行动。”楚骁严肃地说,“首先将病人集中隔离,避免疫情扩散;其次要彻底消毒病区;最后要确保对症用药。”
李大夫苦笑:“道理老夫都懂,但实施起来困难重重。隔离需要场所,消毒需要药物,治疗需要医师,这些都是紧缺的啊。”
楚骁沉思片刻,眼中闪过决断:“场所可以用废弃的军营,我来向知府申请;消毒可以用石灰和酒精,我来制作;医师可以培训志愿者,我来组织。”
说干就干。
楚骁立即行动起来,一方面向知府申请使用废弃军营作为临时隔离医院,另一方面开始制作简易消毒剂和培训医疗志愿者。
然而,这一举动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和质疑。
“楚先生一个搞技术的,懂什么医道?”
“把病人集中起来,不是让疫情更严重吗?”
“那些消毒剂靠谱吗?别把人毒死了!”
就连一些郎中也表示怀疑:“医道精深,岂是外行人能插手的?”
“楚骁未免太自大了,什么都想插一脚!”
楚骁不理会这些议论,坚持推进防疫工作。
他利用化工知识,制作出纯度较高的酒精用于消毒;用石灰水处理污染区域;还设计了一套简易的隔离防护措施。
三天后,临时隔离医院开始接收病人。
楚骁亲自指导消毒和防护,培训志愿者基本护理技能。
奇迹很快出现了。采取隔离消毒措施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新增病例大幅减少。
对症治疗的病人也陆续好转。
李大夫看着这一切,惊叹不已:“楚公子,你这些方法虽然简单,却极为有效!特别是那消毒酒精,比传统的熏醋效果好多了!”
楚骁谦虚道:“这只是基本的防疫知识,关键在于严格执行。”
疫情的缓解让许多人改变了看法,但仍有不少保守的郎中持怀疑态度。
“不过是侥幸而已!”
“医道博大精深,岂是这些奇技淫巧可替代?”
楚骁心中明白,要真正改善医疗条件,必须进行更系统的医学知识推广。
他开始整理前世记忆中的医学常识:细菌理论、消毒原理、解剖知识、常见疾病诊治方法等。
然而,这个举动触动了更强大的利益集团——药商和太医世家。
......
醉仙楼密室内,几个药商和太医世家的代表正在密谋。
“楚骁那小子又开始插手医道了!”一个药商愤愤地说,“再让他搞下去,我们的药材还卖给谁?”
一个太医世家的代表冷笑:“医道乃我世家立身之本,岂容外人染指?”
“必须给他点颜色看看!”
几天后,永宁城突然流传起谣言:楚骁的消毒酒精毒死了人;隔离医院虐待病人;楚骁根本不懂医道,是在拿人命做实验。
流言越传越广,许多正在接受治疗的病人产生恐慌,有的甚至逃离隔离医院。
楚骁立即调查,发现所谓“酒精毒死人”其实是有人暗中在酒精中掺毒陷害;“虐待病人”是有人假扮志愿者制造事端。
“这是有人故意制造医疗事故,阻挠医道推广。”楚骁愤慨地说。
李大夫建议:“可请知府大人派员调查,还公子清白。”
同时,楚骁加速完善医疗规范,特别强调了药品安全和医疗伦理。
在各方努力下,谣言逐渐平息。
但楚骁明白,医道推广比前几次更加艰难,因为它直接触动了许多人的核心利益。
......
春天来临,疫情彻底平息。楚骁的防疫措施得到了官方和百姓的认可,许多郎中开始学习他的消毒和防疫方法。
楚骁趁机开办医学讲座,向郎中和百姓传授基本医学知识:细菌理论、消毒方法、常见疾病防治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