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历朝观看扶苏现代生活 > 第297章 夷三族,诛九族

历朝观看扶苏现代生活 第297章 夷三族,诛九族

作者:二月末28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19:45:37

吃过晚饭,众人都来到客厅里面休息聊天,正在沙发上和小於菟玩耍的素素看到一旁正安静的翻阅着现代法律书本的扶苏,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

她抱起沙发上的小於菟,摸了摸对方的小脑袋,等对方被自己摸舒服安静下来后,抬头看向扶苏问道:“扶苏,你们秦国要夷人三族的时候,都是怎么确定找到的人都是这个人的族人。”

扶苏听到这个问题,疑惑的从书本中抬头看向素素:“你怎么突然对这个好奇?”

“因为想到古代信息传递这么慢,皇帝下令夷三族的时候,要是偷偷逃走一两个,或者让仆人冒名顶替这是不是也有这种可能?”

“大秦有着严格的户籍管理,这上面记录着百姓的姓名、年龄、亲属关系等信息,官府会根据户籍册,快速的确定被牵连者的身份和居住地,所以在户籍上有信息的人是很难逃走的。”

素素问道:“那要是没有登记在册的呢?”

“按大秦的律法,先不说没有户籍的人,无法获得土地,从而被视为流民或者盗贼,单单是若有人脱籍,其邻居和地方官员会受到牵连和处罚,所以很少百姓会冒着这样的危险隐瞒不报的。”

“再来就是你说的夷三族一般都是朝廷中的官员,朝廷都是有登基官员的家族信息的官府档案,要是故意隐瞒家人户籍,这样做不仅会给自己的官职带来影响,而且还会给家族带来律法的制裁,在还没出事前,那些当官好好的官员怎么可能会做这样的事情。”

“而且还有族谱呢”扶苏笑道:“古代官宦人家都是很重视族谱的,许多大家族都有详细族谱,上面记载了家族成员的关系,如果连族谱都不让上,那这位官员可是会被家族其他人认为不孝,不孝的罪名在大秦可是重罪,而且古代孩童容易夭折,能多一个孩子是一个,不记入族谱等于是不承认这是自己的孩子,很少官宦人家会这么做的。”

素素不死心的又问道:“那要是有官员替换了家中的小孩,让别的小孩替自家小孩冒名顶替呢?”

“大秦实行连坐制度,邻里之间相互监督,若有犯罪行为,邻居需举报,否则同罪,官员会在确认他们身份的时候会带和他们相识的人进行辨认,普通人是不会为了别人而让自己家人受到牵连的,而官员的亲属平日都是有社交活动的,所以认识他们的人更多,而且当官的哪会没有政敌,那些政敌可是不会轻易让任何一个亲属逃脱的。”

素素听完扶苏的解释,感叹道:“还真是难以逃脱啊。”

李源硕听到俩人对话,好奇的问道:“要是这些族人提前知道消息,分头逃散了怎么办?”

“他们消息再快,也快不过驿站,朝廷派专人去传报消息,路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驿站,驿站也配备了马匹和人员,以保障消息的快速下达,而且就算侥幸逃了,也因为没有“传”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出行凭证,而难以逃脱官员的追捕,这期间官府也会发布海捕文书。”

素素听到海捕文书,不由的想到了电视上那些完全是两个模样的画像,一言难尽的说道:“扶苏,古代的画师画通缉犯的画像会和本人有几分相似?”

扶苏显然也明白素素话中的意思,解释道:“虽然样子无法画的一模一样,但画师会着重描绘犯人的显着外貌特征,通缉令上不仅有画像,还有犯人的全面文字信息,而且古代交通落后,犯人活动范围有限,就算逃到陌生村庄,村民看到陌生人也会警惕,只要被人知道是通缉犯就很难逃脱了。”

“那那些无辜受牵连的人不就倒霉死了,什么都没做却要受到亲戚的牵连,说不定还是没见过面的亲戚。”素素同情道。

扶苏无奈道:“其实你也并不需要这么同情,因为官员要是被下旨夷三族那说明是犯了很严重的罪,而官员的那些亲戚平日就算没和官员见过面,但他们以往也会享受到了官员的庇护,所以很难说他们是无辜的,而且就算赦免了他们,他们也可能会因为失去庇护而心中怀恨。”

李源硕问道:“秦朝的夷三族是哪三族?”

“父族、母族、妻族。”

李源硕又看向素素问道:“素素,你知道诛九族是哪九族吗?”

素素想了下回答道:“父族四,罪犯的父母、兄弟、姐妹、子女;母族三,外祖父、外祖母、母亲的兄弟姐妹;妻族二,妻子的父母、妻子的兄弟姐妹,不过还有一种说法是指上下九代亲属,即从高祖至玄孙的所有直系和旁系亲属。”

扶苏听到诛九族的范围惊愕道:“谁被诛九族过啊?”

这简直比夷三族还恐怖。

“历史上真正被诛九族的没几个,有名些的也就隋朝的杨玄感因不满隋炀帝暴政而起兵造反,失败后被诛九族,接着就是明朝的方孝孺和景清,一个是拒绝给朱棣起草即位诏书并痛斥朱棣,被激怒的朱棣下令诛了九族,另一个则景清是刺杀朱棣未遂,而被诛族,而且他比其他两人更惨的地方就是他的家乡整个村也受到牵连被朱棣给灭了。”素素说道。

“方孝孺那个纯粹是活该,明明可以不用死,硬是为了彰显气节逼着朱棣杀死他,他死了就死了,却害的他九族也受到牵连。”素素觉得自己要是方孝孺的亲戚,绝对先下手为强,先灭了他,死一个他和死全家,是个人都知道怎么选择。

扶苏此刻也对方孝孺的族人和景清的家乡百姓感到同情,一个明明可以不用死,一个则就是因为同村而被杀死。

“我古代的祖宗能一直平安的活下来,还能到现代有我这子孙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啊。”李源硕突然说道。

扶苏听到李源硕的话,好奇道:“你家里祖辈有做过官?”

“不知道,我也不知道我家祖宗是谁,不过古代百姓生活的这么苦,经过战火饥饿,很容易会断子绝孙,而贵族富商的子孙更容易活下来,所以我祖宗可能阔过也说不定。”

“这话我赞同,俗话说“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五代”,古代百姓连生存都面临着问题,断子绝孙的事情绝对不在少数,连皇室都可以断子绝孙,更不用说百姓了。”素素点头说道。

扶苏竟无言以对,毕竟要是说起皇室断子绝孙,第一个想到那绝对是自家。

周朝

姬发震惊的说道:“这大秦居然有这样的严刑。”

这得杀多少人啊,父族、母族、妻族,他本以为大周的族诛已经够狠绝了,没想到后世的朝代竟然做的更狠。

“严刑峻法虽然可以维护国家秩序,巩固政权,但也要适可而止、避免滥杀,过度的严刑可是会激化矛盾的。”姜子牙理想中的治国方式是严刑立威,以怀柔安民。

秦朝

李斯不由想到自己历史上的结局,眼中闪过了一丝愤怒和愧疚,都是因为自己的贪权,才会害了自己的妻女子孙。

历史上的自己当真是瞎了眼了,竟然选了这么两个白眼狼当同伙。

嬴政淡淡的扫过了一旁正低头伤怀的李斯,心中也有些许无奈:一步错,步步错,李斯,希望这次不要浪费朕给你的机会。

汉朝

刘邦想到刘彻那子孙,感慨道:“要说用夷三族这刑法用的最厉害的皇帝除了胡亥,应该就刘彻那家伙了吧,他们可是连自家都来了个自灭满门。”

大臣们脸色怪异的看着自家陛下,这是什么地狱笑话,这是什么好事吗,还拿出来说。

宋朝

苏辙听到夷三族,心中暗暗松了口气:幸好自家是生活在大宋,不然生活在其他朝代,就凭自家哥哥那嘴,夷三族可能不会有,但株族还真的有可能也说不定。

苏洵也是一脸的感叹,看向一旁正一脸悠闲的看着书籍的苏轼,说道:“子瞻,你的命可真好,不然在其他朝代你的下场想来和那方孝孺相比也好不到哪去。”

可不就是命好才生活在有规定“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的大宋,不然换个朝代,都不知道会落得什么下场。

“爹,我可没方孝孺没那么傻,气节虽然重要,但我可不会让家人因为我的气节白白送命。”苏轼虽然深受儒家思想,知道要忠君爱国,但忠君方面他可比后世的方孝孺通透的多,他忠的君起码要对的起天下百姓。

虽然不知道那朱允炆当皇帝期间有做过什么政策,但能被800的朱棣打的丢了江山,想来也不是什么明君,他要是方孝孺,就算不满朱棣,也绝对不会像他那么硬干。

明朝

建文帝期间

大臣们和朱允炆都默默的看着方孝孺和景清两人,历史上总共就那么几个被诛九族的,他们朝竟就出现了俩,这算不算是历朝独一份了。

方孝孺和景清面面相觑,他们虽然知道自己最后可能没有什么好结果,但没想到最后竟会落得如此下场。

同时暗暗心中下定决心,这次绝对不能让燕王造反成功。

朱棣想起了受方孝孺牵连的人,冷笑道:“确实倒霉,本来可以不用死的,却都让方孝孺这家伙自持的儒家气节给牵连。”

当初自己攻入京后,姚广孝曾还劝过自己说如果方孝孺不降,就算为了给天下读书人一个态度,也不能杀孝孺,朱棣起初也是答应了不杀他。

哪知道这家伙居然在朝廷上为朱允炆那家伙披麻戴孝哭丧,自己当时可是忍着脾气亲自安抚他的,哪知道这家伙不接受就算了,还敢咄咄逼人。

最后自己本来想让方孝孺写个即位诏书就放过他,这家伙却写下了“燕贼篡位”,之后还骂道:死即死耳,诏不可草!

自己已经一而再再而三的忍让了,他还这么不识抬举,那自己就成全他,想到方孝孺还敢自己顶嘴说不怕株族,行,那自己就如他的愿。

至于那景清,哼,死有余辜,还诈降,老子不把你全村都给灭了,难卸心头之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