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刚漫过暗礁群的顶端,林霄就把十七个人召集在沙滩上,手里攥着从蓝军俘虏身上搜来的感应芯片——这玩意儿比指甲盖还小,缝在作训服的衣领里,只要碰到演习雷的触发装置,芯片就会发出红光,代表“阵亡”。
“把这玩意儿全拆了。”林霄将芯片扔在石头上,用匕首碾了碾,“蓝军的演习雷是按实战标准做的,就算不炸,触发了也会暴露位置。咱们现在练的是真本事,不是跟他们玩‘过家家’。”
马翔坐在旁边的礁石上,腿上的绷带刚换过,闻言立刻伸手去扯衣领——他昨天差点因为这芯片“阵亡”,现在看到这玩意儿就眼晕。“林队说得对,上次我碰倒模拟雷,芯片红得跟灯笼似的,差点让蓝军巡逻艇发现。”
众人七手八脚地拆芯片,有的用匕首挑开缝线,有的直接把衣领扯破,很快沙滩上就堆了一堆亮晶晶的芯片。金雪把芯片收进防水袋,皱眉道:“拆了芯片是好,可咱们连排雷手册都没有,全靠看《战雷》学的那点法子,万一出错……”
“出错就练到不出错为止。”林霄打断她,指着远处的椰子林,“老周,你带两个人去砍树枝,越细越直越好;老张,你把剩下的空油桶都钻上孔,里面塞上报纸——触发了就当‘爆炸’,至少能知道错在哪;马翔,你腿不方便,就负责画雷场图,把咱们布置的‘雷’都标清楚。”
一个小时后,“模拟雷场”在沙滩上铺开了。老周用细树枝在沙地上插了五十多个“雷位”,每个“雷位”旁边都拉着不同颜色的绳子——红绳代表绊发线,蓝绳代表压力线,黄绳代表诡计线,跟《战雷》里的场景几乎一模一样。
“第一组,老周、小李、小王,负责排绊发线雷。”林霄手里拿着哨子,站在雷场边缘,“记住,先蹲低,用树枝拨开沙子找引线,别用手碰!”
老周深吸一口气,弯腰走进雷场。他学着电影里排雷兵的样子,膝盖贴着沙滩,一点一点往前挪。细树枝拨开沙子,露出下面的红绳——这是“绊发线”。他屏住呼吸,用树枝轻轻挑起红绳,刚想找“死点”,手一抖,红绳缠在了树枝上,旁边的空油桶“哗啦”一声倒了,报纸撒了一地。
“失败!”林霄吹响哨子,“老周,你太急了!绊发线要顺着张力摸,不是硬挑!”
老周涨红了脸,从雷场里走出来,蹲在旁边看小李上场。小李吸取教训,先把红绳周围的沙子都拨开,让整根绳子露出来。他用树枝轻轻碰了碰红绳,感受着绳子的松紧——左边紧右边松,这是《战雷》里说的“诡计线特征”。他顺着松的那端摸,果然找到一个打结的“死点”,用树枝挑开结,红绳瞬间松了下来。
“成功!”众人欢呼起来,小李激动地挥了挥拳头,额头上全是汗。
可到了压力线雷的练习,麻烦又来了。老张负责排这种“雷”,他按照电影里的方法,用木板垫在沙子上,试图分散“雷体”(空油桶)的压力。可刚把木板放上去,油桶就倒了——他没算准油桶的重心,木板压偏了。
“压力线雷最忌重心偏移。”林霄走进雷场,把油桶扶起来,“你们看,油桶下面的沙子要压实,木板得正好盖在油桶正上方,偏差不能超过三厘米。”他示范着把木板放好,然后慢慢蹲上去,油桶纹丝不动。
老张跟着学,蹲在木板上时,手还在抖——他想起昨天暗礁群的爆炸,心里还是发怵。“别怕,这是演习油桶,就算倒了也没事。”林霄在旁边鼓励他,老张深吸一口气,慢慢调整木板的位置,终于把油桶稳住了。
最危险的是诡计线雷的练习。这种“雷”有两根线,一根真一根假,只要剪错就会“爆炸”。小王负责排这种“雷”,他拿着剪刀,盯着两根颜色一样的绳子,半天没敢下手。
“《战雷》里说,诡计线的真线会比假线粗一点。”马翔在雷场边缘喊,“你用树枝刮一下绳子,真线的纤维更密!”
小王照着做,用树枝刮了刮两根绳子,果然一根纤维密,一根疏。他剪断密的那根,旁边的油桶没倒——成功了!可他刚想站起来,脚不小心碰到了假线,油桶还是倒了。
“怎么回事?”小王愣住了,林霄走过去,指着假线下面的沙子:“你看,假线下面还藏着一根细铁丝,这是蓝军的‘双重诡计’,就算剪对真线,碰到假线也会触发。”
众人这才明白,蓝军的雷比《战雷》里演的还阴险。接下来的练习,没人再敢掉以轻心。老周把《大明水师练兵纪要》放在雷场边,遇到难题就翻一翻,试图从老祖宗的“陷阱术”里找灵感;金雪则用探测仪记录每个人的排雷时间和错误次数,晚上汇总成表格,找出每个人的薄弱点;马翔虽然不能进雷场,却每天画雷场图到深夜,把每个“雷位”的细节都标得清清楚楚。
有一次,小李在排诡计线雷时,不小心剪错了线,油桶倒了,报纸撒了他一身。他蹲在雷场里,眼圈红了:“我怎么这么笨,连根线都剪不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