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来临后第四十五天,清晨,爱琴海 :
长达两天两夜的极致严寒,仿佛将整个世界都放进了液氮中淬炼。当ladatcha号船载传感器显示外部气温缓慢回升至零下三十摄氏度,但体感依旧如同刀割时,陆明锐终于下达了启航的命令。
“不能再等了。寒流的峰值已过,但低温会持续。我们必须趁现在丧尸活动能力最低的时候行动,否则等气温再回升一些,变数就大了。”他在恢复了基本功能的舰桥上对众人说道。窗外,已不再是翻滚的白色混沌,但景象依旧骇人——曾经蔚蓝的爱琴海,变成了一望无际、凹凸不平的冰原,冰层呈现出一种浑浊的灰蓝色,一直延伸到视野尽头,将ladatcha牢牢困在中央。远方的海岸线模糊不清,被一层停滞的、死寂的寒雾所笼罩。
“启动破冰模式,航速保持最低,目标比雷埃夫斯港外海。”陆明锐对裴清说。ladatcha号强大的破冰船底开始发挥作用,船头微微昂起,然后沉重地压向前方的冰层。“嘎吱……咔嚓……”令人牙酸的冰层碎裂声透过船体传来,船只如同一个疲惫的鲸鱼,在凝固的海洋上缓慢而坚定地开拓着航路。速度慢得令人心焦,但安全第一,谁也不知道冰层的具体厚度是否均匀。
航行了大半天,终于,在弥漫的寒雾中,比雷埃夫斯港那片庞大的、死寂的轮廓若隐若现。为了安全起见,在距离港口还有数海里,依旧处于冰封海域的外围,陆明锐就下令停船。
“就在这里下锚。我们不能靠得太近,以免引擎声或船体破冰的动静惊醒港口里可能残存的‘东西’。”他解释道。
接下来的任务是登陆并穿越这片冰原。裴清再次展现了他的心灵手巧,利用仓库里找到的薄铁皮和加固材料,赶制了几副简陋但结实的滑雪板和一些雪杖。“条件有限,只能做成这样了,但总比深一脚浅一脚在冰雪地里走强。”
出发前,陈大发不知从底舱的哪里翻出来四瓶未开封的威士忌,用软布仔细包好,塞进每个人的怀里,叮嘱道:“贴身放好,关键时候喝一口,别喝多,免得失温。这是救命的玩意儿。”酒瓶冰凉的触感隔着衣服传来,却奇异地带来一丝心理上的暖意。
陆明锐最后向留守的萧语微交代:“雨微,船就交给你们了。胡萝卜的外部感知系统受损严重,全球鹰也暂时无法起飞,你们失去了‘眼睛’。一定要提高警惕,紧闭舱门,除非我们回来,否则不要给任何人开门。用短距无线电保持联系,但非紧急情况保持静默。”
萧语微重重地点了点头,搂着萧兔兔,眼神中充满了担忧与坚定:“放心,我们会守好家。你们……一定要平安回来。”
陆明锐、苏澜、陈大发、裴清、尼克五人,穿戴好加厚的军大衣,脸上裹着围巾,戴上风镜,全副武装地踏上了冰面。滑雪板在起初相对平坦的冰原上确实发挥了作用,节省了不少体力。但越靠近港口,冰面越是崎岖不平,夹杂着被冻住的浪花形成的尖锐冰凌,需要小心翼翼才能通过。
寒风依旧凛冽,如同冰冷的锉刀,试图刮走他们身上每一丝热量。呼气瞬间在围巾和防风镜上凝结成白霜。周围是死一般的寂静,只有滑雪板摩擦冰面的“沙沙”声和风的呼啸。这种寂静,比丧尸的嘶吼更让人心悸。
经过近半个小时的艰难跋涉,他们终于抵达了港口区域的边缘。眼前的景象,让即使早有心理准备的众人,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码头上,成千上万的丧尸,保持着生前最后的姿态,被彻底冻僵在了那里。它们如同无边无际的、扭曲的冰雕群,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和白霜,延伸至视野的每一个角落。有的保持着奔跑的姿势,有的蜷缩在角落,有的则相互堆叠在一起。整个港口,变成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展示死亡瞬间的冰封地狱。寂静,是这里唯一的主题,一种沉重到令人窒息的死寂。
陆明锐示意大家停下。他缓缓举起配备了消音器的AR-15步枪,红点瞄准镜的光斑落在一个距离他们最近、被冻得如同黑曜石般的丧尸头颅上。
“噗!”
一声轻微的枪响在空旷的冰原上显得格外清晰。子弹精准地击中了那只丧尸的头颅。没有预想中的黑血飞溅,也没有嘶吼,那颗头颅就像一块被重击的冰坨,应声碎裂开来,化作一蓬掺杂着暗色的冰晶粉末,散落在雪地上。无头的身体晃了晃,僵硬地倒了下去,摔在冰面上,发出“咔嚓”的脆响,断成了几截。
“嘿,这倒是个清理丧尸的好法子!”陈大发压低声音,带着一丝冷酷的幽默,“一枪一个,碎得干脆利落。”她的M110狙击步枪背在身后,在这种近距离环境下,MP22手枪更便于携带。
苏澜却忍不住打了个寒颤,不仅仅是由于寒冷,更是因为这超现实的、令人心底发毛的景象。她紧了紧领口,声音有些发抖:“快走吧,这里太诡异了……而且太冷了,再待下去,我们也要变成冰雕了。”她的HK417枪口警惕地指着四周,尽管目光所及之处,只有静止的死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