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来临后第三十九天,黄昏, 希腊基西拉岛码头:
夕阳将天边烧成一片凄艳的血红,也给寂静的码头镀上了一层短暂而虚假的温暖。之前的搜寻结果令人沮丧,正如陆明锐所料,这个服务于地中海温和气候的旅游岛屿码头,根本找不到像样的过冬物资。他和苏澜又仔细搜索了几个可能存放劳保用品或后勤物资的仓库和集装箱,结果只找到了一些单薄的工作服、遮阳帽和一些夏季的工装,对于即将到来的西伯利亚级寒流来说,这些衣物无异于杯水薪。
在一个堆放消防器材的角落里,陆明锐发现了一把沉重的消防斧,斧刃闪着寒光。他抡起斧子,几下劈开旁边废弃的木质桌椅,看着散落的木头,心里盘算着:“好歹能烧点热水……”
“你省省吧!”苏澜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一丝无奈和好笑,“就你这效率,劈三天木头,够ladatcha上的壁炉烧一个下午吗?我们是需要持续数周甚至更久的燃料,不是野营篝火!”
陆明锐悻悻地放下斧子,擦了把汗:“我知道,但这地方……唉!”他环顾四周,堆积如山的集装箱里可能有无数商品,但唯独缺乏生存最需要的基础物资。南方的码头,怎么会有北国严冬的装备?
“唯一的希望,就是油了。”苏澜走到他身边,看着远处那个显眼的船舶加油站,“燃油是目前我们最容易获取、能量密度最高的取暖资源。”
陆明锐点点头,但眉头依然紧锁。光靠燃油取暖,消耗巨大,且并非长久之计。他抬起手腕,激活了Pad:“胡萝卜,分析一下,在希腊附近,哪个港口最有可能找到大量的煤炭或者其它固体燃料?我们需要能长时间燃烧的东西。”
胡萝卜冷静的电子音几乎立刻响起:“正在检索希腊及周边地区主要港口数据库及大瘟疫爆发前航运记录……分析完成。希腊最大、也是地中海东部最重要的货运枢纽是比雷埃夫斯港(Port of Piraeus),位于雅典西南约10公里处。该港口承担了大量来自东欧地区的煤炭进口业务,用于火力发电及工业用途。根据末日前航运频率及仓储规模模型推算,比雷埃夫斯港存在大量煤炭储备的概率高达81.3%。”
比雷埃夫斯!这个名字让陆明锐和苏澜的心都沉了一下。那可是雅典的门户,人口密集区的核心地带,末日后用脚趾头想也知道,那里绝对是丧尸的海洋,是真正的人间地狱。
通讯频道里,所有人都听到了胡萝卜的分析。短暂的沉默后,尼克的声音率先响起,带着他惯有的豁达:“得,看来这趟鬼门关是非闯不可了。冻死是死,被丧尸啃了也是死,还不如拼一把,说不定还能捞点好处!”
陈大发的声音也从高高的龙门吊上传来,冷静中透着一丝决然:“风险与收益成正比。如果真有煤炭,可以值得冒险。我赞成。”
裴清的声音从ladatcha号上传来,带着担忧但也坚定:“我会确保船况万无一失,等你们回来。”
萧语微轻柔而坚定的声音最后响起:“我们会做好一切准备。为了活下去,必须去。”
团队的意见瞬间统一。绝境之下,反而激发了更强大的求生意志。
“好!”陆明锐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锐利,“既然决定了,那就先把眼前的油搞到手!大发,尼克,撤回码头!我们给考察船加满油,然后直奔比雷埃夫斯!”
计划迅速制定。船舶加油站位于一个延伸入海的突堤尽头,有一个顶棚。加油机的启动噪音是无法避免的风险,他们必须做好随时被尸潮发现的准备,并规划好最快的撤退路线。
苏澜和尼克负责在加油站的顶棚上建立防线。这个位置视野开阔,可以覆盖突堤入口和大部分海面,而且最关键的是,这里距离停靠在突堤旁的考察船顶棚非常近,一个助跑冲刺就能跳过去,是完美的撤退点。
陈大发则从龙门吊上艰难地爬下来,忍着脚踝的疼痛,一蹦一跳的转移到考察船的顶棚,这里地势稍低,但正好可以狙击试图靠近加油站的、尤其是可能出现的速度型变异体丧尸。她的脚伤注定了,她不能离开考察船,否则撤离的时候,会被甩下。她的M110狙击步枪和MP22手枪将构成最后一道精确火力防线。
陆明锐则负责最危险也是最关键的工作——操作加油机。
“各就各位!”陆明锐低吼一声。
苏澜和尼克如同灵猫般爬上加油站顶棚,迅速寻找有利位置。苏澜将HK417突击步枪架在棚沿,消音器指向突堤入口和码头堆场方向。尼克则将他那挺FN EVOLYS轻机枪稳稳地架在顶棚边缘的水泥护栏上,调整好两脚架,长长的弹链垂在一旁。他仔细检查了供弹口,确保顺畅,这把“大嗓门”武器此刻沉静无声,却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威慑力。他腰间的FN57手枪也处于待命状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