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船发动机在离岸几百米处被陆明锐悄无声息地关闭,船只依靠着惯性,像一片树叶般轻盈地滑向预定登陆点。海面只剩下细微的水流声和风吹过耳边的轻响。胡萝卜选择的登陆点堪称完美——位于小镇后方,一座连接两片狭窄海岸的桥梁下方,有一个废弃的小型水泥钓鱼码头。这里隐蔽性强,视野相对开阔,且避开了可能聚集丧尸的主要沙滩区域。
四人小队如同训练有素的幽灵,动作敏捷而无声地踏上码头潮湿的水泥地面。陆明锐第一个上岸,他打了个“安全”的手势,随即像猎豹般低姿匍匐,迅速沿着码头旁的斜坡向上移动,最终依托桥头公路旁一棵枯死的橄榄树树干作为掩护,单膝跪地,举起了他的AR-15步枪。
AR-15的枪托稳稳抵在肩窝,他透过配备的红点瞄准镜快速扫描前方环境。红点像一个不会惊扰死亡的精灵,在桥面、废弃车辆和远处的建筑物轮廓间冷静地跳跃。他的食指轻轻搭在扳机护圈上,呼吸平稳而悠长,全身肌肉处于一种放松却随时能爆发的状态。FS PRO三折叠半自动霰弹枪卡在腋下枪袋里,必要时可以迅速切换到近战毁灭模式,而大腿侧的格洛克17手枪则是最后的保障。
在他警戒的同时,苏澜、陈大发和裴清迅速而有序地行动。他们将巨大的军用背包背好,里面装着收集物资用的空袋子和少量必要的工具。苏澜还额外提了一个装备包,里面是很少的应急医疗物资和额外的饮用水,这是陆明锐的背包。裴清栓好缆绳,确认船舱门锁具牢固后,三人呈松散队形,沿着陆明锐清理出的安全路径快速上到公路旁汇合。
正午的阳光毫不吝啬地洒满这片土地,微风拂过,带来地中海特有的咸涩气息。如果没有那些公路和桥面上触目惊心的痕迹,这本该是一幅迷人的度假岛屿景象——野草在风中摇曳,天空湛蓝如洗。然而,桥上那些被烧得只剩漆黑骨架的汽车残骸,以及干涸在地面上无法辨认的深色污渍,无情地提醒着他们所处的残酷现实。
“怎么样?”苏澜压低声音,挨着陆明锐蹲下,顺手将那个晓得有些干瘪的装备包递给他。她手中的HK417突击步枪枪口自然下垂,但手指始终靠近扳机,锐利的目光警惕地扫视着侧翼。她的rock 5.7手枪安静地插在大腿侧的快拔枪套里。
“视野内无活动目标。桥面安全,但远处建筑物情况不明。”陆明锐边接过背包背上,边低声回应,他的声音通过骨传导耳机清晰地传到每个队员耳中,“根据胡萝卜的最新数据标记,我们直接翻过前面这个山丘。山丘后面有一个旅游服务站,包括一个小超市和一个维修点。那里是最近的潜在物资点。”
行动方案既定,小队立刻展开标准的双人交替掩护队形前进。陆明锐和苏澜作为前锋小组,相互间隔十米左右,陆明锐重点警戒前方及左侧,苏澜负责右翼及后方。陈大发和裴清作为支援小组,落后约二十米,陈大发的主要任务是利用M110的狙击镜提供远距离观察和精确火力支援,裴清则手持MPX,负责给陈大发近身护卫和侧翼警戒。每一步都踩得异常小心,尽量避免踩到碎石或折断树枝发出声响。
很快,小队抵达山丘顶部。苏澜利用一个反斜坡隐蔽自己,小心翼翼地探出头,用手势向身后的陆明锐指示目标方位。山下,一个略显破败的旅游服务站映入眼帘:一栋红砖砌成的小超市,旁边是一个尖顶的修车店,侧面还有一排卷帘门紧闭的车库。服务站对面,是一栋未完工的混凝土建筑骨架,周围散落着生锈的建筑机械和材料,一片狼藉。
“大发,建立狙击阵地。裴清,掩护。”陆明锐通过耳机下令。
“收到。”陈大发低声回应,迅速寻找了一个理想的射击位置,将M110狙击步枪的前支架稳稳架在一块岩石上。她调整了一下呼吸,将脸颊轻轻贴上冰冷的枪托,右眼凑到高倍率狙击镜前。镜中世界瞬间被拉近,服务站前空地上游荡的十几个丧尸清晰可见。她熟练地调整风偏和密位,十字线稳稳地套住了一个穿着破烂旅行社制服丧尸的头部。M110配备了高效的消音器,开枪时只会发出类似用力拍打枕头的闷响,极大地降低了暴露风险。
“咻——”一声轻微的几乎可以忽略的枪声。
镜子里,那个丧尸的头颅像熟透的西瓜般爆开一团暗红,身体软软地倒下。
“咻——咻——”
陈大发冷静地重复着射击程序,呼吸在两次射击间平稳过渡。每一个被十字线锁定的目标都无声无息地倒下,至死不知攻击来自何方。她的动作干净利落,带着一种经过苏澜严格训练后形成的、杀手的本能转化成了极高的军事效率,与她平时玩世不恭的样子判若两人。
“可见目标清除完毕。停车场区域安全。建筑物内部情况因为视线阻碍无法评估,over。”陈大发报告道,声音冷静而专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