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甘草断案集 > 第96章 冤魂安,旧案了

甘草断案集 第96章 冤魂安,旧案了

作者:素衣执杖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17:56:35

甘草伸手取下通风口边缘那张薄纸,指尖触到时,麻笺已半干,红花汁印在背光处显出暗褐纹路。他未展开,先以指腹摩挲纸面,辨得纹理出自滇南腾冲老槽坊特制麻皮,专用于逆药阁内部传讯。

柴胡近前,接过纸片平铺于案。风从破窗斜入,吹得边角微颤。纸上墨迹斑驳,仅存五人姓氏首字:柏、远、白、前、?,籍贯栏残缺,唯“澜沧”二字可辨。柴胡取出怀中《腾冲药户名录》,翻至末页附录,对照历年失踪备案。红花立于侧,忽道:“柏子仁,永昌人,拒售雪莲根;远志,腾越匠户,因不交紫河车被拘。”她每说一人,便从袖中取出一枚刻名竹签,摆上桌面。

甘草点头,将竹签依次与残页比对,间距、笔势皆合。他又取出炉中所得焦布条,展于灯下,其上火燎痕迹与麻笺边缘吻合,原是一整张告罪令撕裂而成。名单第六人无名,唯末行小字:“丹皮者,焚以净炉。”

熟地低声道:“丹皮性烈,燃之有杏香,常作祭药。”

干姜皱眉:“若真焚尸,必留骨灰。船底或有藏处。”

甘草起身,召麦冬、黄芩随行,带衙役数人直入主舱底层。铁门三重封锁,门缝渗出淡绿雾气。干姜止步,开箱取陶瓮两只,内置甘草、绿豆、明矾研末混烧,熏烟成缕,顺隙导入。一刻后,雾色转清。

众人破门而入。舱室狭长,壁嵌六格药匣,形如棺椁。前五具封存完好,骨骸齐整,随葬皆为药戥、切刀、印章,身份可证。第六格焦黑凹陷,木炭夹杂碎骨,中央一枚玉佩悬于钉钩,刻“丹皮”二字,字口尚新。

柴胡俯身查验,指节轻叩玉佩背面,内里中空。旋开后,藏一卷微型羊皮,列控心剂初试记录:十二味引药配伍、服药者反应、死亡时辰。末页批注为藜芦亲笔:“丹皮不服,焚之以儆余者。”

消息传出,码头聚起数十人影。有老者拄杖而来,见柏子仁印章,伏地痛哭;一妇人抱骨匣不放,乃前胡遗孀,言其夫被捕前夜尚在熬制小儿止咳汤。人群躁动,有人高呼掘藜芦祖坟,以血偿命。

甘草立于高台,取出朝廷加急文书,当众宣读。诏书明定:桃仁、雄黄、人参诸案系构陷,即日起平反昭雪;苍术被迫供药,免予追究;丹参虽为胁从,但知情不报,改判监禁十年,期满释归;红花代父呈证,赐医籍正名。

宣毕,无人鼓掌。风卷纸角,百姓目光仍滞于骨匣。

甘草转身,命将六具遗骸暂厝西山药寮旧址。灵堂设六位,每位前置一味药材:柏子仁位放安神丸,远志位供益智仁,白前位陈化痰散,前胡位列解表汤,?虫位焚地龙香,丹皮位独置清水一碗——无药可用,因其身已成灰。

香火燃起,甘草立于灵前,声不高,却透全场:“药有君臣佐使,人分善恶是非。今日不以胜败论功,不以复仇定罪。只求一问:你们的名字,还能不能堂堂正正写进药方?”

台下静默。良久,一老药师颤手翻开《滇南本草》,翻至“桃仁”条目,朱笔勾去“禁用”二字,写下“活血通经,正品入药”。

人群缓缓跪下,非拜官,非谢恩,只为认名。

翌日辰时,京兆府差役持令腾退侵占产业。三七药铺原址上一家绸缎庄拒不搬离,掌柜称租契合法。校尉出示户部批文,言此地产权从未转移,系逆药阁伪造文书强占。半个时辰内,货品清空,匾额卸下。

新匾由红花亲题“三七正源”,悬挂门楣。三七遗孤年方十四,穿青布衫,捧父遗下的铜秤登堂,当众校准砝码,声言:“今后凡我所售,差一钱,赔十倍。”

半夏庄亦复原貌。族人自外县归来,见庭院荒芜,跪地掬土而泣。庄中老井旁立碑,刻“半夏清毒井”,记当年逆药阁欲投毒未遂之事。

西山药寮重建更为艰难。原址被改建为私仓,梁柱已腐。熟地带工匠拆屋时,在地基下挖出石函,内藏七枚药瓶,瓶身标签分别为“茯苓”“川芎”“当归”等常用药,但瓶中药粉皆被调换为控心剂半成品。瓶底刻字:“试药七人,姓名不录。”

甘草下令将七瓶并入灵堂,增设第七位。无名,只标“试药者”。

药材商家属联名赠匾,漆金大字“还我亲人”,欲挂于中和堂正门。然甘草尚未返京,京中亦未正式授勋,故牌匾暂寄码头义厅。

黄昏,海风渐起。甘草立于义厅前,手抚匾额。干姜走来,递上一封密报:江南贡院前坪已布防完毕,抗逆联盟各部就位,只待他归京主持大局。

“你明日启程?”干姜问。

“今夜便走。”甘草答,“潮汛正好。”

干姜点头,忽道:“石菖蒲家人接他回乡了。临行前他说,那枚铜牌,是你故意让他滑落的?”

甘草未应。他望向远处官船,帆影已升,灯火初点。

红花此时走来,手中提一小篮,内盛三七粉包,另有一罐药膏。“这是我父亲当年研制的护心膏,未成方。如今交给你,或许能救下一个不该死的人。”

甘草接过,放入行囊。

熟地率人完成最后清场,确认全船无残留毒剂。麦冬与黄芩缴获兵器尽数封箱,贴上京兆府封条。柴胡整理完《药毒解要》新增卷宗,合册入匣。

校尉前来禀报:囚犯藜芦已押上囚船,丹参及其弟同舱看管,沿途严防。另五具遗骸家属愿随行返京,观朝廷正式追祭。

甘草逐一查看交接文书,签字画押。最后一份为义厅寄存凭证,“还我亲人”四字压于指下。他提起朱笔,在备注栏添一行小字:“待冤魂归册,再悬中和堂。”

夜色渐浓,码头灯笼次第点亮。甘草站在渡口石阶上,身后是熄灭的引药炉,前方是归航的官船。他解下腰间药囊,检查其中物件:正品甘草切片、红花汁小瓶、拼合铜牌、密信副本。

脚步未动,目光已远。

远处海面,一艘乌篷船悄然靠岸,船头立一人,披蓑戴笠,手中竹竿挑着一盏素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