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 > 第86章 南北交聘,刀光隐现

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 第86章 南北交聘,刀光隐现

作者:汉鼎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16:29:41

宛城郡守府的书房内,炭火盆驱散了初春的寒意,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凝重。林凡、徐庶、高顺三人围坐,案上摊开的正是那封来自襄阳的“咨议”文书。烛光摇曳,映照着三人神色不一的脸上。

“袁本初的爪子,伸得比预想的还要快,还要长。”高顺打破沉默,声音带着军人特有的冷硬,“先是遣使襄阳,探刘表口风,下一步,怕是就要登我宛城之门了。是战是和,须早作决断。”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剑柄上摩挲,仿佛敌人已在眼前。

徐庶相较于高顺的锋芒毕露,则更显沉静。他轻抚长须,缓声道:“袁绍势大,号称带甲百万,地跨四州,其使者若至,必盛气凌人。然其远在河北,中间隔着曹操、黑山等诸多势力,对我南阳实是鞭长莫及。其遣使之意,无非二者:或欲结盟,使我为其南翼屏障,牵制曹操乃至刘表;或欲威慑,迫我臣服,纳贡称藩,以备其日后南下之需。”

他看向林凡,目光深邃:“无论是哪种,皆非真心结纳,不过视我为棋局一子。如何应对,关乎我等生死存亡,一步走错,满盘皆输。”

林凡的目光始终落在地图上那广袤的河北之地,闻言缓缓抬头,眼中清明而冷静:“元直兄剖析透彻。袁绍势大,不可正面忤逆,然亦不可轻易依附。依附则失自主,成为其马前卒,首当其冲承受曹操、刘表之压力。我等新定南阳,根基未稳,当以‘虚与委蛇,拖延待变’为上。”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渐次亮起的灯火,那是逐渐恢复生机的宛城。“袁绍使者若来,我等当以礼相待,示弱而非示怯,言恭而非言降。可强调南阳新定,百废待兴,兵微将寡,难以远图,但仰慕袁公威德,愿通商贾,睦邻好。总之,不拒绝,不承诺,不卑不亢,将皮球踢回去,看他袁本初能开出何等价码,又能给我等何等实质支持。”

“若其逼迫过甚呢?”高顺问道。

林凡眼中寒光一闪:“那便要让他知晓,我南阳虽小,亦有铮铮铁骨!宛城城墙虽经战火,仍可据守!我麾下将士,亦非畏战之辈!底线之上,可周旋;触及底线,宁为玉碎!我想,袁绍目下首要之敌是曹操,未必愿意在千里之外,再树一敌,尤其是一支无所顾忌的‘哀兵’。”

计议已定,林凡立即下令:“元直兄,烦你准备一份厚礼清单,若袁绍使者至,便以此彰显我‘结好’之意,但内容以南阳特产、锦帛为主,而非军械钱粮。高顺将军,暗中加强城防与各隘口巡查,尤其注意北方来的陌生商队、行人,命‘暗羽’严密监控,我要在这使者踏入南阳地界之前,便知其大概来意与随行底细!”

“诺!”徐庶与高顺齐声领命。

就在林凡集团紧锣密鼓准备应对北方来使的同时,南阳内部整合与北部统一的步伐也进一步加快。在高顺的凌厉兵锋与徐庶、石韬的政略安抚双管齐下,南阳北部最后几座摇摆的县城,相继归附。至此,南阳全境至少在名义和军事控制上,已基本纳入刘擎集团的掌控。政令得以畅通无阻,农耕生产在春日暖阳下有序恢复,一支经过整编锤炼、数量可观的新军也逐渐成型。

然而,平静的水面下,暗流愈发汹涌。

这一日,林凡正在校场观看新军操演,一骑快马飞驰而至,马上骑士乃是“暗羽”一名干练的头目,他径直来到林凡身边,低语数句,并递上一封密函。

林凡展开密函,快速浏览,眉头微蹙。密函内容证实了之前的猜测,并提供了更多细节:袁绍使者一行约二十人,已过黄河,正沿汝南方向南下,预计五日内将抵达南阳边境。使者名为许攸,字子远,乃袁绍麾下重要谋士之一,此人素以贪财、矜功而闻名。随行人员中,明显夹杂着数名精悍之辈,似是军中好手,绝非普通护卫。

“许攸……果然是他。”林凡心中暗忖。此人能力是有的,但品性有亏,袁绍派他来,既有重视此次出使之意,恐怕也存了几分借此满足其贪欲、以便操控的心思。

“继续监视,掌握其每日行程,接触何人,尤其注意其是否与南阳境内某些暗中不满的势力有所勾连。”林凡下令道。

“属下明白!”那头目领命而去。

林凡转身对身旁的徐庶道:“元直兄,客人快到了,领队的是许攸许子远。”

徐庶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了然:“许子远……此人好对付,亦难对付。好对付在于其有贪念,可投其所好;难对付在于其性反复,且代表袁绍,若不能满足其胃口,恐生事端。需小心应对。”

“嗯,”林凡点头,“礼数需周到,场面需做足。但核心一条,南阳之军政自主,不容干涉。底线问题,寸步不让。”

五日后,宛城北门外十里长亭,林凡率徐庶、高顺及一众文官武将,摆开仪仗,迎接袁绍使者许攸一行。场面颇为隆重,给足了对方面子。

许攸车驾抵达,其人年约四旬,面容清癯,眼神却带着几分倨傲与精明,下车后见到迎接阵仗,脸上露出一丝满意之色,但言语间依旧端着上国天使的架子。

“南阳僻壤,竟劳动林军师与诸位远迎,攸,愧不敢当啊。”许攸拱手,语气却听不出多少愧意。

林凡上前一步,笑容得体:“子远先生乃河北名士,袁公股肱,远道而来,使我南阳蓬荜生辉,理应如此。请入城,府中已备薄酒,为先生接风洗尘。”

接风宴席设在郡守府正厅,觥筹交错,看似宾主尽欢。许攸高谈阔论,纵论天下大势,将袁绍的兵威德政吹嘘得天花乱坠,言语间不时流露出“顺袁者昌,逆袁者亡”的意味。

林凡与徐庶只是微笑倾听,偶尔附和几句,并不深入接话。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许攸见气氛烘托得差不多了,终于将话题引向了正题。

他放下酒杯,捋了捋胡须,看向林凡,语气变得“推心置腹”:“林军师,刘使君,以区区南郡之地,北抗袁术,西拒刘表,竟能克复宛城,占据这南阳沃土,实乃英雄之举!袁公闻之,亦深为赞赏啊。”

“袁公过誉了,此乃将士用命,时势使然。”林凡谦逊道。

“诶,”许攸摆手,“英雄何必过谦?只是……”他话锋一转,面露“忧色”,“如今之势,军师亦当明了。曹孟德枭雄也,睚眦必报,今虽暂退,来日必卷土重来。刘景升坐拥荆襄,岂容卧榻之侧他人安睡?军师虽勇,然两面树敌,非长久之计啊。”

林凡心中冷笑,面上却故作沉吟:“子远先生所言甚是,此亦我日夜忧心之事。不知先生何以教我?”

许攸见林凡“上道”,眼中闪过一丝得意,身体微微前倾,压低声音道:“袁公雄踞河北,带甲百万,猛将如云,谋臣如雨,乃当世唯一可制曹操、安天下之主!军师与刘使君若能识时务,倾心归附袁公,则南阳可保,基业可固!袁公必虚位以待,裂土以封,岂不胜过在此独木难支,朝夕不保?”

图穷匕见!果然是来劝降的!

林凡与徐庶交换了一个眼神,徐庶微微摇头。林凡会意,叹了口气,面露“难色”:“袁公美意,林凡与主公感激不尽。只是……南阳新定,人心未附,百废待兴,且刘荆州处……唉,若骤然改旗易帜,恐内外生变,反为不美。不若暂维持现状,我主仍奉荆州旗号,但暗中与袁公通好,互为奥援,待时机成熟,再行大事,岂不更为稳妥?”

许攸闻言,脸色顿时沉了下来。他没想到林凡会如此滑头,竟想玩“两面讨好”的把戏。他冷哼一声:“军师此言差矣!岂不闻‘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袁公欲结盟好,须见诚意!若首鼠两端,只怕祸不远矣!”

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高顺放在案下的手,已悄然握紧了剑柄。

林凡却依旧从容,笑道:“子远先生勿恼。诚意,我等自然是有的。”他拍了拍手,早有准备的侍从抬上几个沉甸甸的礼箱打开,里面尽是金银珠玉、南阳珍玩。

“此乃我主一点心意,聊表对袁公的敬仰,还请先生笑纳,并在我主难处,于袁公面前美言几句。”林凡语气诚恳。

许攸看到这些黄白之物,眼中贪婪之色一闪而过,脸色稍霁,但依旧端着架子:“军师的心意,攸心领了。只是……此事关系重大,非区区财物可决。袁公要的,是南阳的归心!”

“归心亦需时日啊。”徐庶适时接口,语气温和却坚定,“譬如种树,需先固其根本,方能枝繁叶茂。若根基不稳,即便勉强归附,遇有风雨,亦易摧折。我想,以袁公之明,当不愿得一纸空文,而愿得一坚实屏障吧?请先生回禀袁公,我南阳愿为袁公南翼之友,共抗曹贼,但需时间稳固内部,整合实力。待我主根基稳固,届时袁公但有所命,无敢不从!”

徐庶这番话,软中带硬,既给了许攸台阶下,又明确划出了底线——合作可以,直接归附免谈。

许攸盯着林凡和徐庶看了半晌,见二人态度坚决,知道强逼无用,反而可能弄巧成拙。他此行主要目的是试探和建立联系,并非立刻就要拿下南阳。况且,那几箱财宝也着实让他心动。

他脸色变幻片刻,最终挤出一丝笑容:“既然军师与徐先生如此说,攸……便如此回禀袁公便是。只是希望贵方莫要辜负袁公期待才好。”

一场潜在的风波,暂时被化解。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开始。

接下来的几日,林凡与徐庶陪同许攸参观了宛城城防、军营(经过适当修饰的),展示了“军容之盛”与“民心之安”,既不过分炫耀,也不示弱。许攸则时而旁敲侧击,时而言语试探,试图找出林凡集团的软肋或内部矛盾,但都被林凡和徐庶巧妙化解。

许攸见确实难以立刻取得突破性进展,加之收获了不少“心意”,便也不再久留,数日后启程北返。

送走许攸一行,宛城高层并未感到轻松。

“许攸虽去,然袁绍之意已明。我等婉拒其直接招揽,只怕已引起其不悦。”徐庶忧心道。

林凡站在城头,望着北方,目光深邃:“不悦是必然的。但短期内,袁绍重心仍在曹操,只要我等展示出足够的存在价值与一定的反抗能力,他便不会轻易对我动武,最多是经济封锁或暗中支持我们的对手进行骚扰。”

他顿了顿,语气转冷:“如今,我们或许该将更多注意力,转向西边和南边了。”

“军师是指……刘表?还是西凉?”高顺问道。

“皆是。”林凡道,“刘表态度暧昧,蔡瑁等人贼心不死。而西凉……伏牛山虽平,然其背后与西凉千丝万缕的联系,始终是个隐患。据‘暗羽’最新密报,关中李傕、郭汜内斗愈演愈烈,民不聊生,大量流民溃兵东逃,其中不乏西凉悍卒,这些人若被人利用……”

话音未落,又一匹快马驰入城中,信使直奔城楼,呈上一封带有“暗羽”特殊标记的加密信函。

林凡拆开一看,脸色微微一变。

“何事?”徐庶和高顺齐声问道。

林凡将信函递给二人,沉声道:“刚说到西凉,消息便来了。李傕、郭汜麾下数股较大规模的溃兵,约数千人,已窜入荆州西部房陵、上庸一带,烧杀抢掠,当地守军不能制。其中一股首领,自称是当年董卓部将胡轸之侄,扬言要……要为其叔报仇,目标直指南阳!”

新的威胁,来自意料之外的方向,已然出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