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 > 第39章 徐庶献策,暗羽初成

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 第39章 徐庶献策,暗羽初成

作者:汉鼎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16:29:41

密室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林凡手中那张描绘着地下毁灭网络的复杂图纸,似乎重逾千斤。禽滑厘的推断——这恐怖造物可能埋设于黄巾之乱前,所图极大——像一道闪电,劈开了重重迷雾,却照亮了一个更加深邃、更加令人不安的黑暗深渊。

黄巾之乱前…那是一个朝纲尚未彻底崩坏,但暗流已然汹涌的时代。是谁?为何要在宛城之下,埋设如此规模、如此恶毒的装置?阴阳家的手段,为何会出现在这里?这与后来的曹寅、与现在的蔡瑁蒯越,又是否有关联?

而北方的情报,郭嘉的动向,曹操的崛起,袁术的疯狂…这一切,与脚下这沉默的威胁,是否存在着某种看不见的联系?

林凡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张巨大无比的网中,无数线索交织,却难以抓住那最核心的线头。对手不再仅仅是明面上的刘表、袁术,更可能包括了隐藏更深、布局更早的神秘势力。

“禽滑先生,”林凡的声音因紧张而有些沙哑,“此物…可能安全拆除?”

禽滑厘缓缓摇头,面色无比凝重:“难,难如登天。其结构精妙且歹毒,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处节点被触发已险些酿成大祸,若贸然拆除其他节点,后果不堪设想。目前只能暂时稳定已暴露的节点,并加紧探查整个网络的范围和触发机制。若要彻底解决,非一朝一夕之功,需从长计议,或许…需找到当年的设计图,或知其原理的传承之人。”

设计图?传承之人?谈何容易!这无异于大海捞针。

巨大的无力感再次袭来。外有强敌环伺,内有隐患深种,这种明知危险就在脚下却无法根除的感觉,令人窒息。

刘擎和徐庶得知后,亦是骇然失色,久久无言。

“难道…我等就只能在这火药桶上提心吊胆地过日子吗?”刘擎的声音带着一丝绝望。

“未必。”林凡强迫自己从这种情绪中挣脱出来,目光重新变得锐利,“无法立刻拆除,不代表无法应对。关键在于‘信息’!我们必须比任何人更了解这个网络,了解它的每一个节点,每一条可能的触发途径!同时,我们也要比任何人更了解我们的敌人,了解他们的动向,他们的意图!唯有掌握足够的信息,才能预判危险,才能争取主动,才能在未来找到解决之道!”

他的目光投向徐庶:“元直兄,此前你提议组建独立情报组织‘暗羽’,我以为时机已至,且刻不容缓!此事,我欲全权交由你负责,需要什么,郡府全力支持!我要的不是普通的探马斥候,我要的是一张能深入襄阳、南阳、乃至天下各处,能洞察秋毫、无声无息的情报网络!不仅要探军情,更要查秘辛,尤其是与这地下之物、与阴阳家、与所有潜在威胁相关的线索!”

情报,将成为他们在这黑暗乱世中生存和反击的最重要眼睛和耳朵!

徐庶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光彩。他本就精于谋略,深知信息的重要性,林凡的委托正中下怀,也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责任与挑战。

“庶,必竭尽全力!”徐庶肃然拱手,“然组建如此组织,非易事。需人、需钱、需渠道、需时间,更需…绝对忠诚与隐秘。”

“人,由你挑选。”林凡毫不犹豫,“可从陷阵营老兵中选其机警忠诚、背景清白者;可从墨家子弟中选其精通机关消息、善于潜伏者;甚至可从市井民间、流民之中,发掘那些有特殊才能却又不得志者!不同背景,不同用途。待遇从优,抚恤从厚,但其存在,必须绝密,单线联系,除我等核心数人,绝不可为外人所知!”

“钱,郡府再困难,也会优先保障‘暗羽’所需。”刘擎立刻表态,“本王深知此事关乎生死存亡!”

“渠道,”林凡沉吟道,“可借助商队。宛城战后恢复,商旅渐通。我可让石韬暗中支持几家可靠商号,其行商路线可覆盖襄阳、南阳、颍川乃至更远。‘暗羽’成员可伪装成伙计、护卫、账房,随行活动,建立据点,传递信息。墨家诸位大师或可制作一些特殊的、不易察觉的传递密信的工具。”

徐庶连连点头,思路越发清晰:“不仅如此。还可利用流民、乞丐、妓院、酒楼等三教九流之所,布设眼线。甚至…可尝试收买或渗透敌方府中的低级官吏、仆役、厨子等,这些人往往位置低微,却能看到听到许多机密之事。”

“目标要明确,分层级。”林凡补充道,“短期首要目标:渗透襄阳州牧府,尤其是蒯越、蔡瑁及其核心党羽的府邸,监视其动向,尽可能获取其针对南郡的谋划;监控南阳袁术军,尤其是其称帝准备的进展及军队调动;内部,配合禽滑厘先生,彻底摸清地下网络分布,并监控宛城内一切可疑人员动向。”

“长期目标:向北,渗透兖州曹操集团、冀州袁绍集团;向西,关注长安董卓余孽及西凉马腾韩遂;向东,留意徐州吕布、扬州孙策;向南,监控荆州内部其他各郡,尤其是长沙张羡、江夏黄祖。同时,留意与阴阳家、墨家(除己方外)、方士等百家遗脉相关的任何线索。”

林凡勾勒出的是一张庞大的、覆盖天下的情报蓝图,野心极大,但也符合未来发展的需求。

“此事千头万绪,风险极高,元直兄务必谨慎,宁慢勿错,安全第一。”林凡最后郑重叮嘱。

徐庶重重点头:“庶明白。请主公、先生放心,必不负所托!”

从这一天起,徐庶的身影变得更加忙碌和神秘。他频繁出入军营、市井、匠作坊,甚至亲自走访流民聚集地,以各种名义物色人选。郡府的秘密开支中,多出了一笔无法说明去向的巨额款项。数家看似不起眼的商号得到了郡府的“特别关照”,开始了更远距离的贸易活动。

“暗羽”,这只未来的隐形利爪,开始悄然孕育成形。

就在徐庶全力构建情报网络的同时,林凡也并未放松其他方面的布局。

针对刘表“削减兵员”的指令,“李代桃僵”之计稳步推进。大量名义上被“裁撤”的士卒,被转入“屯田护卫营”、“匠作保卫队”、“河防巡检队”等新设编制,换装不换人,继续操练,粮饷通过不同的账目支出,隐藏了下来。高顺则专注于锤炼那支规模不大、却日益精锐的核心战兵,尤其是利用曹操赠送的战马,加紧训练骑兵。欧冶凡等人试制的“单边马镫”也开始小范围试用,效果显着,骑兵的稳定性和战斗力有了明显提升。

政务方面,石韬推行的一系列恢复民生政策逐渐显现效果。社会秩序趋于稳定,物价平稳,屯田区庄稼长势良好,带来了丰收的希望。宛城乃至整个南郡,呈现出一种外松内紧、逐渐恢复元气的态势。

然而,平静的水面之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这一日,徐庶秘密前来汇报“暗羽”的初步进展,带来了数条有价值的情报。

“襄阳方面,”徐庶低声道,“我们的人通过贿赂蔡瑁府中一名负责采买的下人,得知蔡瑁近期与南阳方面确有秘密接触,似乎涉及一批军粮贸易,但细节不详。此外,蒯越府中似乎招募了几名新的门客,其中一人据说来自颍川,擅长卜筮星象。”

“南阳袁术,”徐庶继续道,“称帝之心已昭然若揭,其麾下正在大肆赶制冕服仪仗,修建高台。部分将领对此颇有微词,尤其是大将纪灵,似乎与袁术心腹杨弘有所不和。我军可稍加留意,或有机可乘。”

“至于地下网络,”徐庶语气沉重,“禽滑厘先生带领墨家子弟和‘暗羽’中擅长勘探的人员,又发现了三处次要节点,皆位于重要水井之下。其构造与永宁坊那处类似,皆处于不稳定状态,只能加固监控,无法拆除。禽滑先生推断,整个网络的核心枢纽,可能位于…郡守府正下方深处!”

郡守府下方!林凡心中一寒。这简直是悬在头顶的利剑!

“此外,”徐庶顿了顿,面露一丝疑惑,“在调查与阴阳家相关的线索时,我们的人注意到一个现象:约在十年前,也就是黄巾之乱爆发前后,荆州各地,尤其是南阳、南郡一带,曾有多名颇有名气的方士、阴阳师莫名失踪或暴毙。当时世道已乱,并未引起太多注意。此事…似乎与地下网络的埋设时间存在某种巧合。”

又一个线索!林凡眉头紧锁。黄巾之乱…方士失踪…地下网络…张角太平道也擅长符水咒术,与阴阳家似有相通之处…这其间,到底隐藏着什么?

正在林凡沉思之际,石韬匆匆而来,脸上带着一丝喜色:“主公,先生!好消息!我们派往荆南采购粮食的商队回来了!不仅购得了大批粮秣,还…还带回了几个人!”

“哦?何人?”林凡暂时收起思绪。

“是几名读书人,自称来自襄阳,说是…说是听闻刘太守招贤纳士,特来相投。”石韬道,“观其言行,似非俗流。”

来自襄阳的读书人?在这个敏感时期?林凡与徐庶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警惕。

“带他们去偏厅,我稍后便去相见。”林凡吩咐道,随即对徐庶低声说,“元直兄,让你的人立刻查查这几个人的底细,尤其是他们来宛城前后的行踪,以及与襄阳何人有过接触。”

徐庶会意,悄然退下。

林凡整理了一下衣袍,来到偏厅。只见厅内站着三名文士,皆穿着洗得发白的儒袍,风尘仆仆,却难掩眉宇间的书卷气。见林凡进来,三人齐齐躬身行礼。

“山野之人,王粲(字仲宣)、傅巽(字公悌)、杜袭(字子绪),久闻刘太守贤明,林长史大才,心向往之,特冒昧前来投效,还望长史不弃!”为首一人,年纪最轻,约莫二十出头,面容清秀,眼神明亮,口齿清晰,自报家门。

王粲?傅巽?杜袭?

林凡心中猛地一震!

这三人,在历史上可是大大有名!尤其是王粲,建安七子之一,才华横溢!他们本是荆州人士,历史上确实因避乱而依附刘表,但并未得到重用。如今,他们竟然主动来投奔名声不显、实力弱小的刘擎?

这太不寻常了!是真心投效?还是…另有图谋?是刘表派来的试探?甚至是蔡瑁蒯越安插的棋子?

林凡心中瞬间闪过无数念头,脸上却露出热情的笑容:“原来是三位先生!久仰大名!三位大才肯屈就南郡,实乃我郡之幸!快请坐!”

他一边热情招呼,一边仔细观察三人神情。王粲略显激动,傅巽沉稳,杜袭则有些拘谨,看起来倒不似作伪。但林凡不敢有丝毫大意。

与王粲三人交谈片刻,林凡发现他们确实学识渊博,对时局也有见解,言谈之间对刘表麾下重用蒯、蔡等豪族、轻视寒门士子颇多微词,似乎其来投靠,确有几分真实性和对现状的不满。

然而,林凡心中的疑虑并未完全消除。他吩咐石韬好好安置三人,给予礼遇,但暂不授予实权,先观察一段时间。

傍晚,徐庶再次秘密来报。

“查清楚了。”徐庶面色凝重,“王粲三人离开襄阳前来宛城,并未刻意隐瞒行踪。但其离开前数日,蒯越曾在其府中设宴,宴请过包括此三人在内的多名不得志的荆州士人。宴后,蒯越并未单独留下他们,但据眼线报告,宴会期间,蒯越曾多次提及南郡,言语之中,似有…似有鼓励士人前往南郡历练之意。”

鼓励士人来南郡?

蒯越会有这么好心?

林凡的眉头紧紧皱起。这更像是一种顺势而为的阳谋!将这些在襄阳不得志、甚至可能对刘表集团有怨言的士人“推”到南郡来。

一来,可以缓解襄阳内部的人才压力和政治矛盾;二来,可以借此机会,将眼线安插进来(三人中可能混有或被收买);三来,即使三人真心投效,也能增强南郡实力,但这份实力是建立在与襄阳士族关系紧张的基础上的,未来更容易被刘表掌控或离间;四来,若南郡拒绝接收,则会寒了天下士人之心。

好一招一石数鸟之计!蒯越的手段,果然老辣!

“看来,这三位才子,是烫手的山芋啊。”林凡苦笑。

收,有风险;不收,亦有损失。

“或许…可以分化瓦解,逐一甄别。”徐庶建议道,“观其言行,察其心志。若真有才学真心,未必不可用。若心怀叵测,迟早会露出马脚。”

“也只能如此了。”林凡点头,“此事交由元直兄暗中留意。‘暗羽’初建,便迎来了第一次考验。”

送走徐庶,林凡独自站在院中,望着渐渐暗下来的天空。

内有地下隐患、新投文士真假难辨,外有刘表虎视、袁术称帝在即,北方曹操崛起,神秘阴阳家布局深远…

“暗羽”虽已开始编织,但距离成为一张足以应对这一切的可靠情报网,还差得很远很远。

而就在他沉思之际,怀中那枚墨家矩子令,再次传来一阵极其微弱的、几不可察的温热感。

与此同时,远在宛城数百里之外,襄阳前往南阳的官道上,一辆看似普通的马车,在数名精悍护卫的簇拥下,正不紧不慢地行驶着。

车内,一位身着锦袍、面容阴鸷的中年文士,正闭目养神。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一个密封的铜管,铜管上,刻着一个诡异的、旋转的火焰图腾。

若是禽滑厘在此,必定能认出,这图腾,与那地下机关网络中某些隐秘标记,如出一辙。

马车的目的地,正是暗流涌动、即将举行“登基大典”的南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