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 > 第210章 根基永固,四极终成

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 第210章 根基永固,四极终成

作者:汉鼎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16:29:41

建安十四年的冬天,是在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定与忙碌交织的气氛中降临荆北的。送走了深谋远虑的诸葛亮,林凡并未有丝毫松懈,反而如同一位技艺精湛的工匠,开始更加用心地打磨他手中这块已然成型的“王业之基”。外部环境的暂时缓和,意味着内部建设迎来了黄金时期。

郡守府的灯火,常常亮至深夜。林凡、徐文、庞统三人构成了荆北政权的决策核心,每日处理着如同雪片般飞来的政务文书。新政的深耕进入了攻坚阶段,每一项政策的细化、推行、反馈、调整,都需要耗费巨大的心力。

“军师,这是各郡县‘巡政使’报上的田亩清查最终汇总,以及据此修订的新的赋税章程草案。”徐文将厚厚一摞简册放在林凡案头,虽然疲惫,但眼神中充满了成就感,“剔除豪强隐匿,新增登记在册的田亩约三成,新增户籍人口近五万户。按新章程,田赋总量可增加四成,且因划分等级,贫瘠之地赋税减轻,民怨反而更少。”

林凡仔细翻阅着,连连点头。这不仅仅是财政收入的增加,更是政权对基层控制力深入骨髓的体现。“文若,辛苦了。此乃固本之基!新赋税章程即刻颁布,明年春耕起实行。同时,将清查出的部分官田,优先分给此次清查中表现优异的‘巡政使’及无地少地的流民,以彰其功,以安其心。”

庞统则拿着另一份关于工坊与商贸的简报,啧啧称奇:“军师,与西凉的第一批正式交易物资已安全运抵,五百匹良马已编入骑兵,皮毛也已入库。更妙的是,我们通过荆南转运去江东的纸张、烈酒,大受欢迎,换回了大量铜料和江东特产。这条商路,算是初步打通了!石鲁那边还说,新发现的矿脉已开始小规模开采,煤炭运用也渐成熟,钢铁产量又有所提升。”

“好!”林凡精神振奋,“告诉石鲁,不仅要量产,更要提质!工坊出产的环首刀、箭簇,要成为天下的标杆!另外,与刘备方面的具体交易细节,文若你抓紧与伊籍敲定,尽快落实。”

内政、经济、军事,如同三驾马车,在林凡的驾驭下,沿着既定的轨道,稳步而快速地向前奔驰。荆北大地,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秩序井然的景象,与周边仍处于战乱或恢复初期的地区相比,宛如世外桃源。

这一日,林凡正在批阅关于在荆北全境推广新式农具、并设立官营农具租赁点的条陈,亲兵来报,言周卓将军在府外求见,神色颇为兴奋。

“让他进来。”

周卓大步流星地走入,甲胄铿锵作响,脸上洋溢着压抑不住的喜色:“军师!大喜事!咱们的新军,练成了!”

“哦?”林凡放下笔,饶有兴趣地问道,“伯勇何出此言?细细道来。”

周卓激动地比划着:“军师,您制定的那套操典,真是神了!如今咱们的兵,令行禁止,阵列严整,就跟一个人似的!弓弩射击,准头力道都远胜从前!尤其是按照您说的那个……那个‘小队战术’演练,三五成群,互相配合,攻守兼备,在复杂地形里对付那些还只知道一窝蜂冲的敌人,简直就跟砍瓜切菜一样!”

他喘了口气,继续道:“俺老周前段时间,特意挑了三个屯(三百人)的新练精兵,跟邓义手下那些打过不少仗的老兵搞了次对抗演练。您猜怎么着?在预设的复杂营地里,这三个屯的新兵,愣是靠着配合和地形,把邓义手下五百老兵给‘全歼’了!自身伤亡还不到两成!邓义那小子,脸都绿了,哈哈!”

林凡闻言,眼中爆发出夺目的光彩。他深知,一支军队的强大,不仅仅在于装备和人数,更在于组织度、纪律性和战术素养。他引入的这套融合了部分现代军事理念的操典和训练方法,终于结出了硕果。

“好!伯勇,你与诸位将军辛苦了!”林凡起身,用力拍了拍周卓的肩膀,“此乃我军未来争雄天下之根本!传令下去,参与演练的将士,重重有赏!全军以此为标准,加紧操练!”

“另外,”林凡沉吟道,“新军既已成型,编制与指挥体系也需相应调整。我意,设立‘师旅制’,以五千人为一师,下设旅、队、什、伍。明确各级军官职责,建立参谋体系,专司情报、策划、后勤。此事,由你与士元先生牵头,拟定详细方案。”

“末将遵命!”周卓轰然应诺,兴奋地下去筹备了。他知道,这意味着荆北军将向着一支真正的近代化强军迈出关键一步。

时间悄然流逝,转眼已是建安十五年初春。经过一个冬天的沉淀与加速发展,荆北的国力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这一日,恰逢刘擎寿辰。林凡并未大肆操办,而是仅在郡守府内设下家宴,与核心文武共聚。宴席之上,气氛融洽。酒过三巡,刘擎看着在座济济一堂的人才,看着窗外襄阳城依稀可见的万家灯火,感慨万千。

他举起酒杯,面向林凡,情真意切地说道:“文渊,自颍川相遇至今,已近十载。昔日我兵不满千,将只数员,寄人篱下,前途茫茫。若非文渊你倾力辅佐,屡出奇谋,内修政理,外御强敌,焉有今日坐拥荆北二郡,带甲数万,贤才云集之盛况?此杯,我敬你!荆北基业,文渊当居首功!”

说罢,刘擎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林凡连忙起身,端起酒杯,心中亦是心潮澎湃。他知道,这是刘擎发自肺腑的认可,也是对他多年来辛勤付出的最高褒奖。他环视众人,徐文、庞统、周卓、邓义、苏厉、桓阶……一张张面孔,都是与他一同奋斗至今的伙伴。

“主公言重了!”林凡声音洪亮,带着真挚的情感,“凡本微末之士,蒙主公不弃,委以腹心,方有今日用武之地。荆北能有今日,乃主公英明决断,在座诸位同心协力,三军将士用命,数十万百姓归心之结果!凡,岂敢独居其功?此杯,凡敬主公!敬诸位同僚!敬我荆北所有军民!”

他将酒饮尽,继续说道:“然,今日之荆北,虽根基已固,却远未到高枕无忧之时。曹操在北,厉兵秣马;孙权在东,虎视眈眈;刘备在南,亦非池中之物。天下四分之势虽成,然竞争才刚刚开始!凡愿与主公,与诸位,继之以恒,励精图治,使我荆北,不仅为乱世乐土,更为将来一统天下、再造华夏之基石!”

“愿随主公、军师,共图大业!”众人齐声应和,声震屋瓦,士气高昂。

就在宴席气氛达到**之际,一名“暗羽”信使悄然而至,将一份绝密情报呈给林凡。林凡展开一看,瞳孔微缩,随即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带着了然的神色。

他将情报递给身旁的庞统和徐文,低声道:“曹操,动手了。”

情报显示,曹操以天子名义,下诏斥责马腾、韩遂“拥兵自重,不尊朝廷”,并任命钟繇为司隶校尉,都督关中诸军,显然是要对盘踞西凉的马腾、韩遂用兵!历史上着名的“潼关之战”的序幕,已然拉开。

庞统看完,沙哑一笑:“果然不出军师与孔明所料!曹操稳定内部后,首要目标便是解除西顾之忧。如此一来,其短时间内,再无全力南征之可能。我军,又赢得了一段宝贵的发展时间!”

徐文也道:“此确为良机。我军可按既定方略,继续深化内政,巩固盟好。只是……西凉马腾那边,军师打算如何应对?”

林凡目光深邃,手指无意识地在案几上敲击着。他与马腾有盟约在先,但直接出兵援助,距离遥远,风险巨大,也未必符合荆北目前的利益。

“立刻传信给苏厉,”林凡沉声道,“让他以我的名义,全力协助马腾将军备战,并将我们掌握的曹军动向,尽可能详细地提供过去。同时,将我们库房中能调拨的劲弩、箭矢、优质铁甲,紧急输送一批给西凉。此外,让我们在许都的人,散播谣言,就说……孙权或刘备,欲趁曹操西征之机,北上袭取许昌!”

庞统眼睛一亮:“军师此计大妙!既履行了盟约,给予了实际支持,又避免了直接卷入。散播谣言,更是攻心之上策,若能令曹操心生疑虑,分散其兵力精力,便是对西凉最大的援助!”

林凡点头,这正是他的意图。乱世之中的盟约,需要维护,但更要讲究策略。他必须在道义与现实利益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曹操西征的消息,如同最后的拼图,彻底奠定了天下四分的格局。

北方,曹操虽雄踞中原,然内有世家牵绊,外有西凉叛乱,短时间内无力南顾。

东方,孙权坐拥江东,水军强盛,然北有曹操威慑,西有荆北林凡阻隔,难以扩张。

南方,刘备据有荆南,有关张赵之勇,诸葛之智,然地僻民寡,正处于积蓄力量的关键时期。

而西方(相对中原),林凡经营的荆北,政通人和,兵精粮足,外联西凉,南交刘备,已成为一股任何人都无法忽视的强大力量。天下四极——曹、孙、刘、林,鼎足之势,终告成型!

夜色深沉,宴席散去。林凡独自一人,再次登上了襄阳城楼。

寒风拂面,却吹不散他胸中的万丈豪情。脚下是他一手缔造的基业,坚固而充满活力;远方是依旧纷乱的天下,等待着他去逐鹿、去平定。

从颍川城头重生的一个小卒,到如今手握重兵、名动天下的“王佐之才”,一方诸侯,他走过了一条布满荆棘却又波澜壮阔的道路。

他知道,眼前的安定只是暂时的。与曹操的决战,与孙权的博弈,与刘备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都将是他未来必须面对的挑战。

但此刻,他内心充满了信心。

因为他拥有这个时代最宝贵的财富——超越千年的见识,一支正在向近代化蜕变的强大军队,一个稳固而高效的后方基地,以及一群愿意追随他开创未来的文臣武将。

“鼎足之势已成……”林凡望着星空,低声自语,“那么,下一步,便是如何在这鼎足之中,脱颖而出,问鼎天下了!”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漆黑的夜空,看到了那并不遥远的、更加波澜壮阔的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