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 > 第201章 战后残局,安民襄阳

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 第201章 战后残局,安民襄阳

作者:汉鼎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16:29:41

建安十三年的冬天,似乎比往年更加寒冷。凛冽的北风卷过汉水,带来刺骨的寒意,也带来了赤壁之战那尚未完全散尽的硝烟与焦糊气息。

襄阳城头,象征着林凡势力的“林”字大旗与代表汉室宗亲刘擎的“刘”字旌旗并肩飘扬,取代了昔日曹军的黑色旌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然而,旗帜的更换,远不足以抚平这座古城在短短数月内经历数次易主所带来的创伤。

城门缓缓开启,林凡在周卓、徐文、苏厉以及新附的邓义等将领簇拥下,骑马踏入这座闻名天下的雄城。街道两旁,店铺大多关门闭户,偶有胆大的百姓从门缝中惶恐地窥视着这支陌生的军队。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恐惧、麻木与劫后余生的复杂气息。战争的痕迹随处可见——被砸坏的坊门,烧毁的屋舍残骸,以及墙角暗褐色的、尚未完全清洗干净的血迹。

“军师,这襄阳城……死气沉沉的。”周卓皱着眉头,打破了沉默。他习惯了南阳那种在林凡治理下日渐蓬勃的生气,对眼前这座雄城的衰败景象感到有些不适应。

徐文捻须叹道:“先是刘景升病逝,蔡瑁擅权,后是曹操入主,如今又归我军……短短时日,三易其主,民生凋敝,人心惶惶,此乃必然。”

林凡默默颔首,目光扫过萧条的街景,心中并无太多夺取名城的喜悦,反而充满了沉甸甸的责任。夺取城池只是第一步,如何消化、治理,让其真正成为己方坚实的基业,才是更大的考验。他知道,此刻无数双眼睛正从暗处盯着他,有惶惑的百姓,有观望的士族,有潜伏的曹军细作,更有南方孙刘两方的探子。他接下来的每一步,都至关重要。

“文若,伯勇,”林凡沉声开口,声音在空旷的街道上显得格外清晰,“即刻起,颁布我拟定的《安民告示》,着人抄录,张贴于四门及城内各处通衢要道。内容有三:其一,我军乃仁义之师,只为诛除国贼曹操、安定地方而来,绝不扰民,有擅取民物一针一线者,立斩不赦!其二,开府库,设粥棚,赈济因战乱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之民。其三,既往不咎,凡原荆州官吏、将士,只要诚心归附,皆可至郡守府登记,量才录用!”

“是!军师!”徐文和周卓齐声领命。徐文补充道:“属下这就去安排胥吏,并清查府库余粮,统筹赈济之事。”

“苏厉,”林凡又看向这位功勋卓着的“暗羽”谋士,“你带人,配合邓义将军,接管城防,肃清残敌,维持治安。重点排查原蔡瑁、张允之亲信部曲,以及可能潜伏的曹军细作。凡有趁乱劫掠、散布谣言、图谋不轨者,就地擒拿,严惩不贷!”

“属下遵命!”苏厉眼中精光一闪,领命而去。邓义也连忙表态:“末将定当竭力,维持襄阳秩序!”

安排完这些,林凡的目光投向了城市中央,那座巍峨而此刻又显得格外阴森的州牧府。

州牧府,如今已成了临时的镇南将军府(刘擎被林凡表为镇南将军,督荆、豫二州军事,自领荆州牧)。府内气氛压抑,曾经的奢华陈设依旧,却蒙上了一层灰败的色彩。仆役们战战兢兢,大气不敢出。

偏厅之内,曾经的荆州实权人物,如今已成阶下之囚的蔡瑁、张允,被除去冠带,五花大绑,跪在地上。两人面色灰败,蔡瑁眼神中犹有不甘与恐惧,张允则几乎瘫软在地。

林凡高坐主位,刘擎坐于一旁(更多是象征意义),徐文、周卓等核心文武分列两侧。

“蔡瑁,张允,”林凡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尔等鸩弑旧主,献土于国贼曹操,致使荆州生灵涂炭,罪无可赦。还有何话说?”

蔡瑁浑身一颤,挣扎着抬起头,嘶声道:“林……林军师!罪将……罪将亦是迫不得已!曹操势大,兵临城下,为了保全荆州,为了琮公子性命,不得不行此权宜之计啊!望军师念在我等献城有功,网开一面!”他试图将献城给林凡也包装成“功劳”。

张允则涕泪交加,磕头如捣蒜:“军师饶命!军师饶命啊!都是蔡德珪的主意,我是被他逼的!”

林凡面无表情地看着他们的表演,心中毫无波澜。这等背主求荣、首鼠两端的小人,留着必是祸害。他需要借他们的人头,来立威,来安抚荆州忠于刘表的人心,来明确自己与曹操、蔡瑁之流绝非一路。

“迫不得已?权宜之计?”林凡冷笑一声,“刘景升待尔等不满,尔等却行此禽兽之事!若人人都如尔等‘权宜’,这世间还有忠义二字吗?至于献城……”他顿了顿,语气转厉,“若非尔等倒行逆施,致使天怒人怨,我军又岂能兵不血刃,入此襄阳?尔等之罪,罄竹难书!不杀,不足以告慰景升公在天之灵!不杀,不足以正视听、安民心!”

他不再给二人辩解的机会,猛地一拍案几:“来人!将逆贼蔡瑁、张允,推出府门,斩首示众!其首级悬于城门三日,以儆效尤!其家产,抄没充公!”

“遵命!”如狼似虎的亲兵上前,拖起瘫软如泥的蔡瑁和张允。求饶声、哭嚎声渐渐远去,最终消失在府门外。

片刻之后,亲兵用木盘托着两颗血淋淋的人头回报。厅内众人,尤其是新归附的如邓义等人,皆感心中一凛,对林凡的敬畏又加深了一层。

处理完首恶,林凡语气稍缓,对徐文道:“文若,蔡、张二人族中,凡未参与其恶行者,查实后,可酌情发放路费,遣散还乡,不必株连。至于其麾下普通将校士卒,愿意归附者,打散编入各营,不愿者,发给路费,任其离去。”

“军师仁德!”徐文躬身领命。这一手雷霆手段处置首恶,一手怀柔对待胁从,恩威并施,正是迅速稳定局面的不二法门。

《安民告示》的效果开始显现。当“立斩不赦”的严令和热腾腾的粥棚同时出现在街头时,襄阳城中那种恐慌和死寂的气氛,终于被打破了一丝缝隙。

开始有大胆的百姓走出家门,聚集在告示前听识字的人宣读,脸上露出将信将疑的神色。更多的人则涌向城东、城南设立的几处粥棚,在军队的维持下,排起长队,领取救命的稀粥。看着那些虽然疲惫但军纪严明、并不骚扰百姓的南阳军士,许多人悬着的心,稍稍放下了一些。

郡守府前,也渐渐有了人影。一些原本在刘表时期担任中下层官吏、在蔡瑁和曹操时期受到排挤或主动隐退的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前来登记。徐文亲自坐镇,一一接待,询问其才能、履历,态度谦和,让这些心怀忐忑的旧吏感到了一丝被尊重的暖意。

然而,真正的挑战,来自于襄阳乃至整个荆州盘根错节的士族力量。以蒯、庞、黄、蔡(非蔡瑁直系)、习等家族为代表的荆州大族,此刻大多选择了闭门谢客,静观其变。他们拥有大量的土地、佃户、私兵和深厚的文化政治底蕴,他们的态度,直接关系到林凡能否真正在荆州站稳脚跟。

这一日,林凡正在与徐文、苏厉商议如何接触这些士族代表,一名亲兵来报:“启禀军师,府外有一位先生求见,自称庞统,字士元。”

庞统?!

林凡心中一动。这位与诸葛亮齐名、号称“凤雏”的奇才,终于出现了!历史上,庞统在刘表时期不得志,后投孙权亦不被重用,最终才归于刘备麾下。如今,历史的轨迹似乎因自己的到来而发生了偏转。

“快请!不,我亲自出迎!”林凡立刻起身,整理了一下衣冠,大步向府门外走去。徐文和苏厉对视一眼,也连忙跟上,他们都听说过庞统之名,知道军师对此人极为看重。

府门外,站着一人,其貌不扬,甚至可以说有些丑陋,面容黝黑,浓眉掀鼻,但一双眼睛却异常明亮,闪烁着不拘与智慧的光芒。他衣着朴素,风尘仆仆,却自有一股卓尔不群的气度。

“可是襄阳庞士元先生?凡久慕先生大名,今日得见,幸何如之!”林凡走到门前,对着庞统便是郑重一揖,态度极为诚恳。

庞统显然没料到林凡会亲自出迎,而且如此礼贤下士,微微一愣,随即还礼,语气不卑不亢:“山野鄙人庞统,见过林军师。军师赤壁之后,迅雷不及掩耳夺取襄阳,安定民心,诛杀国贼,统在城外听闻,特来一见。”

“先生过誉,此乃时势所迫,凡不敢居功。外面风寒,先生快请入内叙话!”林凡热情地拉着庞统的手臂,将其引入府中,奉为上宾。

书房内,炭火温暖,茶香袅袅。林凡与庞统相对而坐,徐文、苏厉作陪。

“先生此来,不知有何以教我?”林凡开门见山,态度恳切。

庞统也不绕弯子,直接问道:“统观军师入城后的举措,安民、肃奸、招贤,井井有条,确有名臣之风。然,统有一问,军师欲效霍光、尹伊之事,扶保刘镇南(刘擎),待天下安定,还政于汉室?亦或是……另有所图?”

这个问题极其尖锐,直指林凡权力的核心与未来的方向。徐文和苏厉都屏住了呼吸。

林凡闻言,并未回避,他沉吟片刻,目光清澈而坚定地看着庞统:“士元先生,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汉室倾颓,非一日之寒,亦非一人可救。凡之所愿,非为一己之私权,亦非空谈虚名。凡愿效仿的,是那能救万民于水火、开万世之太平的圣王之道!”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指着窗外依稀可见的街市:“我要做的,是让这襄阳,让南阳,让我治下的每一寸土地,再无饿殍,再无战乱,孩童可读书,老者有所养,士农工商,各安其业!至于权位名分……”他转过身,看向庞统,坦然道,“若刘镇南有中兴汉室之雄才伟略,凡自当竭诚辅佐,甘为肱骨。然若时势所需,为保这一方百姓安宁,凡……亦不惧承担重任!”

这番话,既表明了以民为本的宏大抱负,又隐含了在乱世中不失权柄的务实态度,可谓坦诚而又留有余地。

庞统听完,那双明亮的眼睛紧紧盯着林凡,似乎在审视他话语中的真意。良久,他脸上露出一丝奇异的笑容,抚掌道:“好一个‘圣王之道’!好一个不惧承担!军师胸怀,统今日始见!这襄阳,或许真能在军师手中,焕发新生。”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严肃:“然则,军师可知,欲行此道,首要之事为何?”

“请先生指教。”

“乃是取得这荆州士族之心!”庞统一针见血,“蒯、庞、黄、习诸家,树大根深,掌控着荆州大半田亩、人口、舆论。军师虽握强兵,然无士族支持,如舟行无水,寸步难行。蔡瑁虽死,其家族影响犹在。军师需尽快设法,与这些大族达成和解,至少,要让他们承认军师的统治。”

林凡深深点头:“先生所言,正是凡所虑者。不知先生可有良策?”

庞统微微一笑,丑陋的面容此刻却显得智珠在握:“统不才,愿为军师,奔走于各家之间,陈说利害。军师只需再做一事,便可事半功倍。”

“何事?”

“公开、隆重地,礼葬刘景升。”庞统一字一句道,“此举,可昭示军师与曹操、蔡瑁之流截然不同,可安抚荆州旧臣民心,亦可向所有士族表明,军师尊重荆州旧主,无意彻底颠覆现有秩序。此乃……攻心之上策!”

林凡眼睛一亮,豁然开朗:“先生真乃吾之子房也!此事,便全权委托先生操办!凡,扫榻以待先生佳音!”

送走庞统,林凡心中激荡。庞统的来投,以及他指出的明路,如同在迷雾中点亮了一盏灯。处理战后残局,不仅仅是杀戮和施粥,更是人心与政治的精细博弈。

他望向窗外,夕阳的余晖给寒冷的襄阳城镀上了一层暖金色。安民、肃奸、招贤、礼葬刘表、结交士族……千头万绪,但路径已然清晰。

整顿荆北,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