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 > 第19章 凯旋宛城,声威大震

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 第19章 凯旋宛城,声威大震

作者:汉鼎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16:29:41

穰县城外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尽,胜利的狂喜却已转化为有条不紊的善后与整备。在县令王涵千恩万谢的挽留和百姓箪食壶浆的犒劳中,刘擎与林凡并未过多停留。他们深知,真正的战场,已然从血肉横飞的城外,转移到了暗流涌动的宛城。

留下高顺率领部分士卒协助穰县清点战果、收押俘虏、安抚地方,刘擎与林凡带着周卓、徐凡以及二百名最精锐的仪仗护卫,押解着贼酋张闿的首级、缴获的众多黄巾军旗帜(包括那面被砍倒的“张”字帅旗),以及少量重要的俘虏和文书证据,启程返回宛城。

队伍行进的速度不快,却带着一股难以言喻的、胜利之师特有的磅礴气势。沿途所过村镇,百姓纷纷涌出道路两旁,争相目睹这支创造了奇迹的军队的风采。刘擎仁德、林凡多智、周卓勇猛、高顺严明的名声,如同长了翅膀般飞速传播。

徐庶,这位不请自来的谋士,也骑着马,默不作声地跟在队伍中段,那双锐利的眼睛不时打量着军容严整的士卒,观察着刘擎与林凡的言行,仿佛在评估着什么。林凡几次试图与他深谈,他都只是淡然应对,语带机锋,显然仍在观察和考验。

数日后,宛城那高大的城墙已然在望。

与离去时的紧张压抑截然不同,此时的宛城外,竟是旌旗招展,人头攒动!

离城尚有数里,便见一队盔明甲亮的郡兵仪仗驰来,为首一名军官滚鞍下马,对着刘擎恭敬行礼:“奉太守大人、常侍大人钧旨!特来迎接刘司马、林校尉凯旋!常侍大人与太守大人已在北门外恭候多时!”

使者与太守竟亲自出城相迎?!

这可是极高的礼遇!众人心中皆是一震,旋即涌起自豪。刘擎与林凡对视一眼,心中明了,这场胜利的价值,远比他们想象的更大。

队伍加快速度。越是靠近北门,气氛便越是热烈。道路两旁站满了维持秩序的郡兵和看热闹的百姓,欢呼声、议论声不绝于耳。

终于,北门外的空地上,黑压压地站满了宛城的文武官员、豪强士绅。为首的,正是面带矜持微笑的朝廷天使李常侍,以及神色复杂、却不得不强装笑颜的太守。郡丞曹寅、兵曹掾赵玹等人也站在前排,脸色苍白,眼神躲闪,如同吞了苍蝇般难受。

看到刘擎林凡的队伍出现,尤其是看到那杆被高高挑起、血迹已干的张闿首级,以及那些被拖在地上的、破烂不堪的黄巾军旗帜,人群中爆发出巨大的欢呼!

李常侍眼睛一亮,竟主动上前几步。

刘擎、林凡连忙下马,快步上前,躬身行礼:“末将刘擎(林凡),参见常侍大人,太守大人!幸不辱命,已破穰县之贼,斩获贼酋首级在此!”

“好!好!好!”李常侍抚掌大笑,声音尖利却透着真正的喜悦,“伯安!林校尉!真乃国之栋梁,陛下之福也!以寡击众,旬日之内便解穰县之围,斩将夺旗,扬我天威!此等大功,咱家必当具表上奏,为二位将军,及所有有功将士,向陛下请功!”

他亲自扶起刘擎,又对林凡点了点头,态度亲切无比。这番做派,无疑是在向所有人宣告:刘擎林凡,已是他李常侍,乃至其背后十常侍集团看重的人!

太守也只得挤出笑容,上前说了几句褒奖的场面话,眼神却不由自主地瞟向面如死灰的曹寅。

当晚,太守府张灯结彩,大摆筵席,名为庆功,实则是宛城乃至整个南郡权力格局洗牌后的一次公开亮相。

宴会的气氛与上次截然不同。丝竹之声依旧悦耳,歌舞依旧曼妙,但参与者的心态已然天差地别。上一次,刘擎林凡是被审视、被刁难的“闯入者”;而这一次,他们是当之无愧的主角,是挽狂澜于既倒的英雄。

李常侍高居主位,笑容满面,频频举杯。太守陪坐一旁,言笑之间,已带了几分对刘擎的尊重甚至讨好。

各级官员、豪强名士们纷纷上前敬酒,言辞恳切,赞誉之词溢于言表,再无人敢提及什么“虚报战功”、“出身不明”、“与民争利”。现实版的“成王败寇”在此刻演绎得淋漓尽致。许多上次冷眼旁观甚至暗中使绊子的官员,此刻都换上了最热情的笑脸,仿佛一直都是刘擎的坚定支持者。

曹寅、赵玹等人如坐针毡,勉强应付着,却无人问津,仿佛成了宴席上的透明人,偶尔投来的目光中充满了嫉恨、恐惧以及一丝绝望。他们知道,经此一役,刘擎林凡在郡中的地位已无可动摇,甚至得到了朝廷天使的背书,他们的好日子,恐怕到头了。

酒过三巡,李常侍放下酒杯,清了清嗓子。全场顿时安静下来,知道重头戏来了。

“刘司马,林校尉,”李常侍声音不高,却足以让每个人听清,“此番二位立下如此赫赫战功,按朝廷法度,理当重赏。咱家离京之前,张常侍(张让)曾有言,对于真正忠于王事、能堪大任的才俊,朝廷绝不吝啬赏赐。”

他目光扫过全场,缓缓道:“咱家意,即刻表奏朝廷:擢升刘擎为裨将军,领南郡都尉,总督南郡一切军事防务!参军校尉林凡,擢为军师中郎将,秩比二千石,参赞军机,位同郡丞!其余有功将士,如周卓、高顺、徐凡、石韬等,皆按功叙录,各有封赏!诸位以为如何?”

此言一出,满场皆惊!

裨将军!虽然只是中级军职,但有了“将军”名号,意义截然不同!更兼南郡都尉,实打实地掌握了全郡兵权!

军师中郎将!秩比二千石!这可是堪比郡丞、甚至更高的地位!明确肯定了林凡作为谋士核心的身份和权力!

这擢升幅度之大,权力之重,远超众人想象!这已不仅仅是赏功,更是要借此机会,将刘擎林凡这支力量彻底推上前台,掌控南郡!

“常侍大人明鉴!”

“正当如此!”

“刘将军、林将军实至名归!”

短暂的寂静后,是一片附和之声。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提出异议。

刘擎与林凡起身,郑重谢恩:“谢陛下隆恩!谢常侍大人提拔!臣等必肝脑涂地,以报国恩!”

李常侍满意地点点头,目光似无意般扫过脸色惨白、几乎要晕厥的曹寅和赵玹,淡淡道:“既然刘都尉总督军事,原兵曹掾赵玹,即日起调任闲职,兵曹一职,由刘都尉另行委任能吏担任。郡中一应军务,皆由刘都尉决断,无需再经郡府冗杂程序。”

这等于直接剥夺了曹寅一系最重要的军权!赵玹身体一晃,差点瘫倒在地。曹寅死死攥着酒杯,指节发白,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李常侍又看向太守,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太守大人,南郡经此战乱,民生凋敝,政务繁杂,今后还需多多倚重刘都尉与林郎将才是啊。”

太守哪里还不明白,这是让他放权,连连点头:“自然,自然!有伯安和林先生在,乃南郡之福,下官定然全力支持!”

权力的交接,就在这推杯换盏间,以一种近乎霸道的方式完成了。刘擎与林凡的声望和权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宴会的气氛更加热烈。许多人开始真正围绕在刘擎林凡身边,试图攀附这棵新崛起的大树。

林凡却并未被这巨大的胜利和权力冲昏头脑。他注意到徐庶独自坐在角落,自斟自饮,神情淡然,似乎对眼前的权势更迭毫无兴趣。

林凡端起酒杯,走到徐庶面前,坐下:“元直兄似乎对此间热闹,不甚在意?”

徐庶抬眼看他,微微一笑,笑容中带着几分疏狂:“名利场中,熙熙攘攘,无非利来利往。今日高朋满座,焉知他日墙倒众人推?林郎将如今身登高位,更需谨慎才是。”

林凡心中一动,低声道:“兄台所言极是。高处不胜寒。此番擢升,看似风光,实则将我等着于炉火之上。朝中局势波谲云诡,宛城之内,亦非铁板一块。譬如……”他顿了顿,似是无意地问道,“我等在贼巢黑风寨中,发现一些粮草调运记录,似乎与郡府某些人有些关联,指向西南伏牛山一带,不知元直兄对此地可有了解?”

徐庶眼中闪过一丝异色,他看了看林凡,沉吟片刻,道:“伏牛山?此地山高林密,地势险要,向为三不管地带,多有盗匪盘踞。若真有郡府层级的人物往那里调动粮草……其所图,恐怕绝非资敌那么简单。或养私兵,或通更大的势力,乃至……另有所谋。”他话没有说尽,却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

林凡心中凛然,徐庶的看法与他相似,这证实了他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就在这时,李常侍身边一名小宦官悄无声息地走到林凡身边,低声道:“林郎将,常侍大人请您宴后稍留片刻,有要事相商。”

林凡心中一紧,知道真正的“密谈”即将开始。他看向徐庶,发出邀请:“元直兄见识非凡,擎字营正值用人之际,不知兄台可愿留下,助我与刘将军一臂之力?共谋一番事业?”

徐庶放下酒杯,目光再次扫过喧闹的宴会,最终落在刘擎那虽然喜悦却仍保持清醒和真诚的脸上,略作沉吟,道:“刘将军仁德宽厚,林郎将谋略深远,确为人主之选。只是徐庶闲散惯了,恐不堪驱策。况且……”他话锋一转,“常侍大人相召,郎将还是先应对眼前之事为重。至于徐庶,或许会在宛城盘桓数日,若有机缘,再论其他。”

他没有立刻答应,但也没有拒绝,留下了余地。

宴会终在一片“和谐”的气氛中结束。官员豪强们各自怀着不同的心思散去。曹寅、赵玹等人失魂落魄地最早离开,背影萧索,想必今夜无人能眠。

刘擎忙着应付最后的寒暄。林凡则跟着那名小宦官,穿过重重回廊,来到了太守府后院一间极为隐秘的书房外。

小宦官示意林凡独自进去。

林凡深吸一口气,推门而入。

书房内灯火通明,只有李常侍一人坐在主位,慢条斯理地品着茶。见林凡进来,他脸上露出一种意味深长的笑容。

“杂家恭喜林郎将了,不,或许很快,就该称一声‘林将军’了?”李常侍尖细的声音在安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

“全赖常侍大人提携,末将不敢居功。”林凡恭敬行礼。

“呵呵,年轻人,懂得谦逊是好事。”李常侍放下茶盏,目光变得锐利起来,“不过,有些功劳,该是你的,就是你的。只是这朝廷之上,光有功劳,还不够。”

他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图穷匕见:“林郎将是聪明人,当知如今朝中,大将军(何进)与外朝诸公,与我等内侍之间,颇多龃龉。陛下圣心独运,然亦需得力之人辅佐。张常侍很是欣赏你与刘将军的才干。南郡都尉、军师中郎将,只是一个开始。若二位愿意……真正为张常侍,为陛下分忧,这荆襄之地,乃至更高的位置,也并非不可能。”

他终于**裸地抛出了橄榄枝,要求刘擎林凡站队,加入十常侍的阵营!

林凡心中巨震,最担心的事情还是来了。卷入中央何进与宦官的斗争,风险极大,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

但他脸上却不动声色,只是恭敬道:“常侍大人与张常侍厚爱,末将与刘将军感激不尽。我等身为汉臣,自当忠君报国,为陛下分忧。只是此事关系重大,末将需与刘将军细细斟酌,方能回复常侍大人。”

李常侍对林凡的谨慎似乎并不意外,反而笑了笑:“理应如此。杂家会在宛城再停留几日,等候二位将军的‘斟酌’结果。希望……不会让杂家失望。”

他挥了挥手,示意林凡可以退下了。

林凡退出书房,后背已然被冷汗浸湿。晚风吹来,带来一丝凉意,却吹不散他心头的沉重。

站队十常侍,短期内固然能获得巨大利益,但历史上十常侍的倒台近在眼前,且与士族豪强彻底对立,遗臭万年。

不站队?立刻就会得罪这位权势熏天的天使,刚刚到手的权力可能顷刻间化为乌有,甚至被反攻倒算。

如何抉择?

刘擎会怎么想?

徐庶那若即若离的态度,是否也与这复杂的局势有关?

他抬头望向夜空,繁星点点,却无法指引方向。宛城的庆功宴仿佛一场幻梦,而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酝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