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时三刻。
五丈原的寒风卷着沙砾,像鬼哭一样抽打着帅帐旁的草棚。
凌毅蹲在陶釜前,眼神比釜底的炭火还要专注。
釜中,精米熬煮的清粥已经沸腾了近一个时辰,一层淡黄色的米油渐渐浮现。
【警告:核心人物“诸葛亮”生命体征趋于平稳,但基础值过低。】
【任务“七日之约”剩余时间:6天2时13分。】
脑中的倒计时像一把悬在头顶的铡刀,凌毅的太阳穴突突直跳。
就在这时,棚帘被人粗暴地掀开。
一股冷风灌了进来,两个身着甲胄的士兵堵在门口,为首的,是杨仪的心腹赵康。
赵康皮笑肉不笑,手里拿着一卷竹简:“凌先生,深夜打扰了。长史有令,为确保丞相安全,也为全军法度计,自即刻起,无长史府手令,先生不得离开此棚半步。”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棚内简陋的药材和厨具,补充道:“另,先生所需一切用度,包括药材、食材、薪炭,每日卯时列出清单,交由我等上报长史府核准后,方可配给。”
来了。
凌毅心中冷笑,脸上却一片平静。
这是最典型的官僚主义绞杀。用程序拖死你,用规矩困死你,让你有力气也使不出来。
丞相的病,等得起他杨仪的“核准”吗?
“有劳了。”凌毅起身,掸了掸衣角的灰,仿佛没听出话里的意思。
赵康见他如此配合,眼中闪过一丝轻蔑,又假惺惺地拱手:“凌先生好本事,也莫怪我等按规矩办事。军中,毕竟不是你那山野乡间。”
说完,他放下竹简,带着人转身离去,留下两名卫兵像门神一样守在棚外。
草棚内,瞬间安静得只剩下炭火的噼啪声。
凌毅拿起那卷竹简,上面用工整的小楷写满了各种繁琐的军规,核心意思只有一个:你凌毅,现在是我杨仪砧板上的一块肉。
“系统。”凌毅在心中默念,“调取杨仪的详细性格分析,重点是弱点。”
【人物:杨仪(威公)】
【性格侧写:极度自负,重名轻利,掌控欲强,心胸狭隘。】
【行为模式分析:惯用程序和规则作为武器,打击异己。极度在乎自己在上级(诸葛亮)心中的‘忠诚’与‘能干’形象,绝不容许出现任何可能损害此形象的‘污点’。】
“污点”……
凌毅的嘴角勾起一抹弧度。
你用规矩当刀,我就用你的规矩,给你刻上一道洗不掉的伤疤!
次日清晨。
姜维巡营后第一时间便来到草棚外,却被卫兵拦下。
“将军,长史有令……”
“滚开!”姜维眉头一皱,直接将人拨到一旁。
棚内,凌毅已经将温热的米油盛好,见到姜维,他指了指棚外站岗的卫兵,笑道:“看来我这待遇,快赶上被软禁的敌军大将了。”
“杨威公做事,向来如此。”姜维压低声音,面带忧色,“先生,可有难处?”
“难处谈不上,只是怕耽误了丞相的病情。”凌毅将一个新写的药方递给姜维。
“这是今日要用的新方,能为丞相补足心阳,缓解夜间盗汗。其中最关键的一味药,叫‘炮附子’。”
姜维接过药方,上面的字迹他大多不认得。
凌毅的声音平静而清晰:“此药炮制之法,与军中常法不同,须用蜜糖文火慢炙,方能去其火毒,取其纯阳。此事我已经写明,报给长史府了。”
他抬起头,直视着姜维的双眼,一字一顿:
“将军,你只需记住一件事。今日辰时末(上午九点),丞相若不能服下这碗药,他积郁在体内的虚火无处宣泄,必然上攻,导致心烦意乱,盗汗不止。届时,神仙难救。”
姜维心中一凛,重重点头:“我记下了。”
长史府。
杨仪看着凌毅递上来的申请单,嘴角浮现一抹冷笑。
“蜜炙附子?”他将竹简扔给一旁的太医令,“军中可有此物?”
太医令连忙躬身:“回禀长史,附子乃大热之药,向来以盐水或胆巴炮制。这‘蜜炙’之法,闻所未闻,恐是那山野村夫胡言乱语。”
“听到了吗?”杨仪看向来送单的赵康。
“回复他,军中只有盐制附子,爱用不用。若他坚持,就让他等着,待后方调拨来再说。军国大事,岂能因他一人之言,乱了法度!”
“诺!”赵康领命,又补充道,“那厮还说,若辰时末用不上,丞相会……”
“够了。”杨仪不耐烦地打断他,“一个江湖骗子,也敢预言丞相病情?丞相若有半分差池,自有太医令担着,何时轮到他一个阶下囚来饶舌?去吧。”
他端起茶杯,眼中尽是智珠在握的从容。
他要的,就是拖。拖到凌毅的治疗出了岔子,他便可名正言顺地将其拿下,向丞相证明,自己才是那个最稳重可靠的股肱之臣。
帅帐之内,气氛压抑。
诸葛亮半靠在榻上,气息比昨日平稳了许多,但眉宇间的倦色却更重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