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成胤禛亲额娘 > 第54章 茶香暗涌与“舆情监控”的蛛丝马迹

“皇子实践课”的成功,如同一股清新的风吹入了略显沉闷的上书房,连带着几位参与其中的小阿哥,在课业讨论中也似乎多了几分鲜活气。康熙皇帝对此结果颇为满意,在一次考较功课时,特意嘉许了胤禛等人“能理论联系实际”,这无疑是对清悦教育理念的又一次无声肯定。永和宫门前,似乎更加热闹了些,连一些以往持中立态度的低位妃嫔,往来请安问候也殷勤了几分。

然而,清悦却并未被这表面的和风煦日所迷惑。她深知,在这后宫,赞誉与妒恨往往只有一线之隔。自己与胤禛越是出众,暗处窥伺的眼睛便越多,那无声无息却足以毁人名节的流言蜚语,才是最防不胜防的利器。她必须建立起一套更为灵敏的“舆情监控”机制。

这套机制的核心,并非依靠严刑峻法去堵截言论——那只会适得其反,且极易授人以“钳制宫闱”的口实。她的策略,是“疏导”与“预警”相结合。一方面,她继续经营好永和宫这个“信息枢纽”,通过暖阁茶叙、日常宫务往来等非正式渠道,释放出“和妃处事公允、待下宽和”的正面信息,并适时展示胤禛勤奋好学、尊敬师长的形象,主动塑造有利的舆论氛围。

另一方面,她那张经营已久的信息网,开始将“捕捉异常流言”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她要求秋禾、安蓉、乃至赵太监等外围眼线,不再仅仅传递具体事件,更要留意各宫苑下人之间流传的、那些看似无稽却可能包含恶意的“闲话”,尤其是涉及永和宫、四阿哥,或是可能影响宫廷稳定的敏感话题。

她自己也更加留意在整理奏章摘要和处理宫务时,那些可能与前朝后宫风向相关的蛛丝马迹。例如,某位官员奏折中隐晦提及的“内帑用度”,或是内务府账目中某些不合理的开销流向,都可能成为某些流言滋生的土壤。

这日午后,秋禾趁着为清悦篦头的机会,压低声音禀报:“娘娘,奴婢今日听铃铛说,她在浆洗处听到两个别宫的小宫女嘀咕,说什么……‘四阿哥聪慧是聪慧,只是心思过重,不像个孩子’,还说什么‘和妃娘娘协理宫务,手伸得长,连前头爷们儿的事都想插一句’……”

清悦执梳的手微微一顿。这些话,看似只是无知宫女的闲言碎语,但组合在一起,却极其恶毒!前者暗示胤禛性情阴鸷,不堪大任;后者更是直指她后宫干政,触碰了皇家最大的忌讳!

“可知是哪一宫的人?”清悦声音平静,听不出喜怒。

“铃铛胆小,没敢细看,只隐约听口音,像是……像是延禧宫那边带进来的。”秋禾谨慎地回答。

延禧宫!宜妃!清悦眼中寒光一闪。她就知道,宜妃绝不会甘心沉寂。

她没有立刻发作,甚至没有去康熙面前哭诉。这种无根无凭的流言,贸然捅上去,反而显得自己小题大做,心胸狭窄,更容易坐实“心思重”的指责。

她沉吟片刻,吩咐道:“让铃铛就当没听过这话,不必再打探,也绝不可对外人提起。你私下里,想办法让安蓉知道,御花园靠近延禧宫的那片芍药,似乎生了虫害,让她得空‘顺便’去看看,留意一下那边宫人近来的言行。”

她要用更隐蔽的方式,去验证和监控。同时,她也在思考如何化解这股暗流。硬碰硬地压制流言是最蠢的,必须从根源上削弱其可信度。

几日后,康熙来永和宫用膳,席间谈起皇子们读书的趣事,清悦便顺势笑道:“皇上说的是,孩子们这个年纪,正是天真烂漫的时候。前儿胤禛还缠着奴才们,非要学怎么用草编蚱蜢,说是看了庄子上的孩童玩,心里羡慕得紧。臣妾瞧着,那份憨态,倒比背会十篇《论语》还让人欢喜。”

她不着痕迹地将胤禛“孩子气”的一面展现给皇帝,与流言中的“心思重”形成鲜明对比。康熙闻言,果然哈哈大笑:“这小子!看来去庄子一趟,没白去!童心未泯是好事,朕就怕他们一个个都读成了小老头!”

又过了几日,安蓉来回禀花木情况时,借机低语:“娘娘,奴婢去看过了,延禧宫那边的宫人,近来确实有些……活跃。尤其是几个负责采买、传递消息的,与外头接触似乎比往常频繁些。”

清悦心中有数了。她并未采取进一步行动,只是让信息网继续保持警惕。她知道,宜妃此举,无非是想用流言来试探和恶心她,尚未到图穷匕见的时候。她目前要做的,是加固自身的防线,让这些流言如同水滴落在油布上,无法渗透。

这次“茶香暗涌”下的舆情危机,虽未造成实质伤害,却让清悦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舆论战场的重要性。她的“舆情监控”机制经历了第一次实战检验,虽不完美,却已能让她在暗流涌动中,提前感知到危险的信号,并做出有针对性的防御。

在这深宫之中,有时候,耳朵比眼睛更重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