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淮津津有味地听着大湾村后续的故事,他想起来某人或某事,就会插嘴问上一句。
这不,苏淮看到了吴霞这一众女知青,他又想到一件重要的事情,于是他问道:
“咱们这些知青都回来了,那大湾村里的知青小学可咋办?公社派老师了?”
“没有。我的意思是说,咱们知青没有全回来。张莲、张倩、陈青、何伟力、张奎这五个人还留在大湾村里。他们全进了小学校里当了老师。不过吴霞这一走,文海叔又不得不回去当校长了。”
“他们为什么不回城?”苏淮很是奇怪。
“张莲和张倩的想法很简单,她们家人口多,她们就算回城,也没有工作。与其在城里无事可做,还给家里添负担,不如留在大湾村里。至少在大湾村当老师,不多累,还不愁吃喝。所以她们就留了下来。还有一件事你是不知道的,去年,咱们大湾村知青小学成了甘泉的示范小学,里面的知青老师都能按月领津贴了,虽说不多,那也一个月有七块半呢。陈青的想法和张家姐妹差不多,她也不想回城。”
孙福兴为苏淮释着惑。
“那两个男知青怎么回事?”苏淮追问道。
“还不是喜欢的人留了下来,他们就傻乎乎的留了下来。”秦少海这话里带着不屑。一副不为情动的钢铁直男模样。
“你以为人人都像你一样,对女人不感兴趣。”李仁给了好兄弟一个白眼。
“我**,李仁,你特么说话注意着点儿。老子是个正常男人,老子只是没遇到合适的。我哪像你小子这么饥不择食,趁着我回城探亲,把人家孙小敏拉上了炕。”
孙小敏可能被秦少海说习惯了,她冲着张蕊尴尬一笑,脸上并没有变颜变色。
一看李仁没有挨他媳妇的打,秦少海继续挑拨道:
“苏淮,你是不知道,我探亲一回到大湾村,好家伙,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了。李仁带着孙小敏早就明铺暗盖住在了一起。你留给我的窑洞,就变成了他们俩**的小窝。”
“老秦,你特么说话注意着点儿,谁特么**了!我们那是情投意合。”
“你放屁,你们领证了没有?天天躺一个被窝里哼哼叽叽,那不是**又是什么?苏淮说过,任何不以生孩子为目的睡在一起,那就是搞流氓。”
李仁不说话了,他无力反驳,因为秦少海说的没问题。
“我们后面不是领证了嘛。”孙小敏无奈地舔了一下嘴唇,出来为丈夫站台。
“那是,你们爽够了才想起来领证。嘁,我都不稀罕说你们。你看人家孙福兴、齐胜利还有苏淮,哪一个是先把媳妇办了再领证的。也就你们俩管不住下半身儿。李仁,我告诉你,要不是你招我,我才不稀罕说你们这点破事儿。”
苏淮无奈地摇了摇头,举起酒杯敬着诸位,“来来,喝酒。咱们都是自家兄弟姐妹,可不能因为一点儿破事儿红了脸。”
“苏淮这话说得对,来喝酒。李仁,老秦,你们俩都得多罚一杯。没事别自己拆台。”孙福兴作为知青老大哥,顺着苏淮的话往下接,还适应地给了两个人台阶。
当然,他心中也有愧,因为领证前一年,他就和吴霞进过好多次小树林。
喝完酒,苏淮怕李、秦两个人又抬杠,于是又问起了别人,“老秦,通娃家一切都还好吧。”
“还好。呃……也不能这么说,前年,张寡妇的娘家嫂子硬要给张寡妇介绍婆家呢。张寡妇死活不愿改嫁,不想离开大湾村。吴家人知道了张寡妇的想法之后,都给她站台,把张寡妇的娘家人打出了村。也就这么一点儿小事儿。”
“张寡妇这回真没有娘家人喽。”苏淮叹了一句。
“本来就跟没有一样。他们家吃不上喝不上的时候,不都是她大伯子家,还有吴家其他人家帮衬上一把。她娘家人干了啥?”
“老孙,你实话实说,大通家是不是有麻烦了?”苏淮脑子转得快,想得多,他不放心。
“嗯……是有点麻烦。张寡妇她婶子没给她说成媒,就在外边扯她的闲传。说她是在大湾村里有好几个相好的,天天换着睡,这才不愿意改嫁离开大湾村的。不过张寡妇也没有说啥,听了之后就只是笑了笑。用她的话说,反正也不出村子,不怕别人指着她鼻子骂她。”
“就这么简单?大湾村里的人能受得了?吴家人能受得了?”
“我不愿意扯这些个,是因为这些事情早就解决了。永江叔拿着盒子炮,带着吴大通去了张寡妇娘家一趟。打死三只鸡之后,再没有怪话敢乱传嘞。通娃也是个狠的,三只鸡硬是给背回了家。一只也没有给他姥娘留。对了老秦,你是不是听通娃说过什么?你天天跟他在一起,你应该知道的比我们多。”孙福兴把话头递给秦少海。
秦少海又喝了一口酒,然后才说道:“通娃能不替他妈解恨嘛。他站在张村村口的大树下,冲着张村看热闹的人说道,自那以后,再不给张村人打一根木头的活。这个不怪他,要怪就都去怪他姥娘,他妗子。这小子也够坏的,几句话就给他姥娘家招了不少的恨。大通现在的名声在外,到村里找他打家具的人,能排到公社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