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从72年知青开始 > 第74章 名声远扬

重生:从72年知青开始 第74章 名声远扬

作者:一云开一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13:32:44

苏淮骑着自行车到了山脚,然后连人带车进了空间。在空间里美美地补了一觉,又吃了些可口的饭食。这才把两只野鸡挂在车把上,骑回家。

由于时间、空间的错位,苏淮回到家里,他腕上的手表才指到六点。

又是好一通忙活。苏淮才把野鸡炖上。然后又让通娃连汤加肉,给吴永江送去一整只。

大湾村里的生活,又恢复到了往日的平静。

不过,村民们对于苏淮的尊重,又多上了几分。就连张蕊偶尔走在村里,也得到了大家伙的热情招呼。

苏木匠、苏郎中、苏知青的婆姨,谁敢不高看一眼。

……

过了两天,苏淮按照和冯通、胡秀兰的约定,骑上自行车,去了一趟县城。

接下来的日子,比晾凉了的白开水还要寡淡。苏淮天天守在木工坊里,认真地教着徒弟。

空闲下来,苏淮就画着各式的家具图样,不光为自己出走做准备,也是为吴大通留条后路。

————

一入了秋,大湾村里有个好木匠,这个消息还是传了出去。传遍了附近的各个村落。

公社里也有木工坊。刚实行公社的时候,公家就把辖地内几个还算不错的木匠,收拢在一起开了个木工坊。毕竟吃起了公家饭,这些手艺人也没有多少怨念,一个个安稳地在工坊里忙碌着。

渐渐地,他们感觉这样还挺好,风吹不着,雨淋不着,还天天有活干,再不用走街串巷自己找活。

于是他们就真正安下心来。

等到上头安排他们带徒弟的时候,手艺最好的两位老手艺人不乐意了。

照着往年的规矩,收徒弟得让我先看清人品,可不是你们当官的说让收我就得收。再说了,我家传的好手艺,凭什么不让我儿孙到木工坊来上班,我好传给他们,偏要让我白白把吃饭的本事送给陌生人。

这两个老手艺人也就辞了工,回到家里继续务农。只有在农闲的时候,私下里偷偷把手艺教给儿孙。

自打成立了公社,私下里不允许进行买卖,即便农闲,他们也不能出外找活干。于是这两户人家的名声,渐渐地埋没进了黄土里,被人们遗忘了个干净。

剩下的两位木匠,手艺只算说得过去,教徒弟的时候,也是得过且过。

如今公社木工坊里那剩下来的两位木匠,年岁也大了,一般都是待在木工坊里喝喝茶,坐等着下班。

工坊里有活,都是他们的徒子徒孙去做。

这帮人手艺不怎么样,可脾气一个赛一个的大。上门买家具的人,别的先不说,只他们那些冷脸,就够人饱个两天半的。

陪着笑脸打出来的东西,也是一言难尽。拿大衣柜来说吧,用上两年,搬起来就要小心了,一不注意,就能散落成一地的碎板。那上面的大钉子,各个看起来吓人。

渐渐地,人们都不乐意去公社的木工坊里打家具。除非实在没有办法,谁都不会去找那个不自在。

现在好了,大湾村里有了木工坊,据说那个年轻人的手艺不是一般得好,打个大家柜,居然一根铁钉都不用。

于是人们都动起了小心思,纷纷想上门请苏淮打东西。

私人不好出面,那就劝着各队的大队长、支书帮着出面呗。反正是公对公,到了天边儿,也挑不出错来。

于是,各村的支书、大队长们,带着乡亲们的殷殷重托,纷纷来到了大湾村。

吴永贵一下就陷入到了两难的境地。

答应吧,自家木工坊里就那几个人,除了苏淮,还没有能挑起大梁来。苏淮应付自己村里的人,已经够累的了,如果自己再帮他乱接活计,他不得累疯?

要是不答应吧,这些个支书队长们,平日里多有联系,还都沾亲带故,实在抹不开这个人情面子。

吴永贵只得说着两可的话,把人打发走了之后,直接来到木工坊,寻到苏淮,问着他的意见。

苏淮仔细听了来龙去脉,然后略略思索了一番,说道:

“永贵叔,眼下咱们村里的活计还能应付过来。通娃上手快,做起活来已经有模有样了。很多小件的东西,他都可以带着他两个哥哥干了。”

“甚?通娃学这快?”吴永贵很是有些吃惊。

“嗯,这娃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料。有些东西俄还莫教,他靠着眼睛看,就能干个**不离十。”苏淮对于徒弟,不吝于夸赞。

“就是说,以后你娃离开了大湾村,俄们这木工坊也能留下来?”

“对。”苏淮听了吴永贵的话,还略有些惊讶。

都说知青下乡插队,是要扎根于这片天地。就连知青们都死了回城的心,有许多人在当地婚娶过起了平凡的日子。这个吴支书居然能算到自己最后要离开,怎能不让苏淮惊讶。

“苏淮娃,俄那俩娃能学出来不?”吴永贵又追问了一句。

只要是人,就会有私心。吴永贵这位老支书,也不能例外。他内心里很是希望自己的娃娃们,能掌握这门传家的手艺。

“大山和大川学得还行。永贵叔,你就放心吧,太精细的他们不一定能学会,但一般的家具,保证他们能打得有模有样。”苏淮自然明白吴永贵的意思,宽慰着他的心。

不过苏淮说的也是实话,只要不太笨的人,还愿意认真用心学,手艺学太好的可能性不大,但中等偏上的水平保证能有。

就像上学的学生。那天生有灵性的,上课一听就会,上手一做就对,不教就能融会贯通。这样的学生只要稍稍用点功,保证是别人难以企及的。但这样的学生太少太少。

大部分的学生没有这样的灵性,于是那些踏实肯干的学生,就渐渐显露了出来,也成了别人家的孩子。

吴大山两兄弟,很有些踏实肯干的意思,所以苏淮才能给出这样的保证。

“苏淮娃,感谢的话俄就不说咧。今天俄就留给你一句话,以后只要你开口,俄舍了这条命,也给你办齐整。”吴永贵眼里含雾地保证着。

“永贵叔,俄信你。话说回来,别人求到你咧,你也不好都不答应。你回头照着关系远近,答应人家一部分的要求也就是咧。俄也正好让他们弟兄仨,借着机会好好练手艺。”

听了苏淮的话,吴永贵心里更敞亮了。苏淮娃这是借着这个机会,让自己拉人情咧。

“不过话要说回来,这次咱可不能再悄悄地干了。永贵叔,你得请文海叔出面,好好计算一下价钱嘞。这对咱村里也是个大好处。”

“那是,那是。回头俄就找文海好好商量商量。不过,定价钱的事,俄还想听听你的意思。”

“叔,就照着公社里的标准定呗。就俄这手艺,就是给他们加上两成的钱,他们也乐意得很嘞。”说到这里,苏淮很是自信。

公社里的木工坊,前世、今生,他都亲眼去瞧过。现在的苏淮,很看不上眼。

“苏淮娃,你放心,叔不会让你吃亏。”

吴永贵得到了苏淮的保证,乐颠颠儿地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