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累了一天的知青们,围着两张短桌,蹲在地上捧着大碗吃着饭。颇有些本地村民的样子了。
“小张,你的手艺可又进步了。”孙福兴大声地称赞着张蕊。
“你给我闭嘴吧你。这是人家苏淮做的饭菜。”吴霞借着这个机会,把苏淮推了出去。
“谁?苏淮?”一众知青听到这个消息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年头会做饭的男人少,愿意做饭的男人少之又少,天天做饭的男人甚至会被人说闲话。
所以大湾村的知青点里,基本上都是女人做饭,男人打下手。
苏淮一向懒散,他能摸一下菜刀,已经算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今天居然做饭了,而且味道还这么好,自然大家不敢相信。
“我说队长,你没事就别逗我们玩了吧。”从东南省份过来插队的钱多华,端着大碗站身来,质问了一句。
在这里待了三年多的钱多华身上,看不到一点南方人的影子。
日常里就是趿着鞋,圪蹴着,端大碗,吃面食,就辣子。典型的西北大汉。
“老钱,你还别不信,一开始我也不信。可人家小张非得说这顿饭是她对象做的。咱们大家伙儿谁不知道小张从来不说谎,我不信也不行啊。”
吴霞一点儿都不淑女,一边嘬着筷子头,一边解释着。
苏淮现在恨不得给吴霞磕一个。太给力了吧,一句话引出了自己会做饭,还把自己和张蕊的关系给大家伙儿挑明了。
果然,吴霞说完之后,沉默了得有一分钟,院里响起一片起哄的声音,“哦……”。
“小张和苏淮好上了?也对,这两个小孩总在一起。”
“也算是郎才女貌。”
“正是般配的一对儿。”
“苏淮,什么时候请大家吃喜糖!”
……
当然,也有那两三个人低着头没吭声。估计他们正在听着自己心碎的声音。
苏淮这时候适时地站了起来,冲着大家一抱拳。
“让大家伙儿见笑了。等下次再去县城,我一准儿买糖回来。”
“苏淮,好样的。哥看好你。你可得好好待人家小张。”这时知青队里最年长的男知青秦少海,走到了苏淮身边儿,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鼓励。
“老秦,冲你这句话,明天我抽空去后面的山上转转,看看能不能给大家弄点肉回来。”苏淮赶紧把话题往正文上转。
“真的!苏淮,你要是保证给我们大家伙弄些肉回来,明天地里的活我帮你干了。”作为一个铺上的好兄弟,秦少海立马表明了态度。
虽然这边不缺粮食吃,但是缺肉缺油水。人馋呀。
“对,苏淮,你小子只要弄来肉,哪怕是一只野兔回来,让我们大家伙儿都尝尝肉味儿,明天我跟着老秦一起把你的工分挣回来。”钱多华跟着也捧场。
这时苏淮扭头看了眼吴霞。吴霞冲着他点了点头。于是苏淮冲着大家伙儿又抱了抱拳。
“我谢谢老秦和老钱。咱们要不然这么着,以后我保证让大家两天吃顿肉,每顿不少于两只兔子,每个礼拜保证大家吃一次野鸡。你们是不是能把小张和我的活儿都给包喽?”
不说别人,就连秦少海也没吭声。作为好兄弟,就算苏淮不许下这宏愿,他也愿意帮兄弟干些活,不过他明白此事重大,他不能用两兄弟的情谊,来强行绑架别人的想法,所以他没张嘴。
钱多华则没有过多的顾虑,开口说道:“行呀,我这边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反而其他知青都低头吃着自己的碗里的饭菜,没一个说话的。
显然,他们对苏淮的提议有些心动。但是天天都替两个人干活,还是心有不甘呀。
尤其农忙的时候,大队里给知青队安排的活可不少。大家恨不得再增加两个人手,怎么可能愿意少两个人呢。
苏淮一看冷了场,差不多也能猜出来大家的心思,他摇了摇头,蹲在张蕊身边不再说话。
这时,黄明江从人群里站了出来,对苏淮说道:“我说苏淮,你这话也忒大了吧。还两天吃顿肉,好像后山的野兔子都是你养的似的。你要是真这么想,我替大家伙儿谢谢你。这样吧,我提议,不太忙的时候,你就专门给大家伙儿搞肉和做饭。农忙的时候,你们俩可得下地干活。”
苏淮对于这个黄明江的那点小心思,当然明白得很。
前世里,因为自己把张蕊的肚子搞大了,这个黄明江处处跟自己作对。
现在他听说自己和张蕊处上了对象,他又开始针对自己了。
农闲的时候活不多,不管是知青还是村民,在地里磨上半天洋工,然后就是回家躺着。
自己凭什么牺牲休息的时光,早出晚归不得闲?要不拿农忙来调剂,我凭什么乐意去干。
真拿我当傻子使唤呢。
不过苏淮对黄明江也不记恨。前世里,自己的儿子没了,张蕊走了,黄明江跟大家伙儿一样,怕自己想不开,时常过来陪自己,聊天说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