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八零飒爽女主持,开局惊艳全场 > 第84章 她按下的静音键,响得震耳欲聋

幽深的小巷尽头,是一家几乎被人遗忘的老式诊所。

空气里弥漫着陈旧草药和消毒水混合的、令人心安又不安的味道。

苏霓坐在斑驳的木椅上,目光平静地注视着对面那位头发花白、手指因紧张而微微蜷缩的老医生。

“我……我记不清了,都过去这么多年了。”老医生眼神躲闪,干涩的喉咙里挤出推诿之词。

苏霓没有与他争辩,只是从随身的文件夹里,轻轻抽出一张纸,推到他面前。

那不是原件,只是一份复印件,但上面的标题足以让任何广电系统内的老人心脏骤停——《舆情风险名录》。

老医生的瞳孔猛地一缩,视线死死钉在那几个字上。

他当然知道这是什么,这是悬在每一个从业者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是一份记录着所有可能引发重大负面舆论的“黑历史”档案。

“林素芬。”苏霓吐出三个字,声音不大,却像三枚钢钉,精准地钉进了老医生最脆弱的神经。

老人的身体剧烈地一颤,那张饱经风霜的脸瞬间褪尽血色,嘴唇哆嗦着,再也说不出一句谎言。

林素芬,是他当年的直属领导,也是那个亲自找上门,要求他“通融一下”的人。

“是……是药物。”他终于崩溃了,浑浊的老眼里泛起泪光,“有人找到了我,让我开具急性哮喘的诊断证明。他们说……是为了‘稳定播出阵容’,为了电视台的声誉,不能让一个准备不充分的主持人毁了重点栏目。”

他的手颤抖着,从一个上锁的旧抽屉最深处,翻出一本厚重的门诊日志。

那泛黄的纸页上,用褪色的蓝黑墨水清晰地记录着——苏霓的名字,一个绝不可能出现在她病历上的药物,以及一个远超常规、足以诱发呼吸系统急促反应的剂量。

日期,正是直播事故发生前一小时。

“这是我留下的副本,”老人将日志副本推给苏霓,仿佛卸下了一个背负多年的沉重枷锁,“我怕有一天,会遭报应。”

苏霓没有立刻翻看,只是将这份沉甸甸的纸张连同日志副本一同装进一个牛皮纸密封袋,用笔在封口处郑重写下:“证据链闭环·一”。

她没有声张,甚至没有多说一句安慰或谴责的话,悄然离开了诊所。

拿到这份铁证,陆承安的行动快如闪电。

他通宵达旦,以惊人的专业素养起草了一份长达数十页的《关于重大公共事件中医疗介入行为合规性的法律意见书》。

这份文件措辞严谨,逻辑缜密,将一起看似独立的医疗事件,上升到了关乎媒体公信力与公共安全的法律层面。

他没有通过常规渠道,而是动用自己多年积累的特殊人脉,将这份意见书直接递交到了市纪检监察系统的核心案头。

与此同时,一场名为“静音计划”的行动在苏霓的主导下悄然启动。

在声浪传媒旗下的“公民叙事中心”,一个特殊的沉浸式艺术展——《那一天我没说的事》——在短短几天内便布置完成。

展览没有华丽的布景,只有一个高度还原的电视台候播室。

观众需要戴上顶级的降噪耳机,独自走进展厅。

那一刻,外界的一切喧嚣都被隔绝,他们将以苏霓的视角,身临其境地体验那场直播前惊心动魄的十分钟。

耳边先是响起候播室门缝里透出的、被刻意压低的窃窃私语;紧接着,是导播耳机里突然中断、化为一片刺耳忙音的提示声;观众能“感觉”到自己手中那份稿纸的边缘,如何被掌心的冷汗浸透、变得湿软发皱。

在绝对的寂静中,一个清晰、冷静却又带着一丝颤抖的内心独白,会直接灌入脑海:“我知道,他们想让我失败。”

这不仅仅是还原,更是一场无声的控诉,让每一个体验者都切身感受到了那种被孤立、被设计的窒息感。

展览开幕当天,敏锐的赵小芸就发现了一个异常。

一名衣着朴素、头发斑白的中年男子,连续三天都在展厅外不远处徘徊,神情复杂,欲言又止。

经过陆承安派人侧面核实,所有人的心脏都漏跳了一拍——这个男人,竟然是当年电视台技术科的一名临时工,如今已经退休。

团队主动与他取得了联系。

没想到,对方几乎没有犹豫,便主动要求见面。

在一个安全的地点,他从一个布满灰尘的铁盒子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一卷老式录音带。

“那天……那天我正好在审片室旁边的机房值班,”他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我亲眼看到审片组的组长,往……往当时苏主持的口杯里倒了点东西。我心里咯噔一下,顺手就把旁边监听设备的录音键按下了……就录了两句。这东西,我藏了这么多年,一直不敢拿出来。”

音频的背景音嘈杂模糊,但经过技术处理后,两句关键的对话却异常清晰地浮现出来:

“……只要她今天在台上倒下,那个新人的位置,就永远也轮不到那种背景的人来坐。”

“放心,剂量我问过医生了,死不了人,只会让她看起来像个废物。”

当那句“那种背景的人”钻入耳中时,苏霓浑身一震,瞬间明白了所有。

她终于明白,为什么当年母亲会那般决绝地反对她报考播音系,甚至不惜与她冷战。

原来母亲早已洞悉了这个光鲜亮丽的行业背后,那看不见的、足以吞噬一切的深渊。

三份证据——医生的证词、技术员的录音、以及那盘作为诱因的Yx000磁带——已经形成了一条无懈可击的证据链。

老张激动得满脸通红,他提议立刻将所有素材整合,制作一部名为《静音二十四秒》的纪实短片,投放到全网。

那“二十四秒”,正是当年直播信号切换前,那段没有任何画面、只有死寂的黑屏时间。

“不。”苏霓却出人意料地否决了,“我们不放片,只办一场发布会。”

她的眼神里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坚定光芒。

她要的不是一场隔着屏幕的舆论狂欢,而是一次面对面的、无可辩驳的审判。

发布会的邀请函,送到了全市所有主流媒体、广电系统各级干部以及市司法系统的代表手中。

现场,镁光灯闪成一片。

苏霓一身素黑,站在聚光灯下,神情平静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海面。

她没有播放任何煽情的视频,也没有声泪俱下地控诉。

她只是当着所有人的面,亲手开启了那个标注着“证据链闭环·一”的密封档案袋,将门诊日志副本、录音文字稿、物证照片,一份份地展示在投影幕布上。

每展示一份,现场的呼吸声就沉重一分。

当所有证据链条完整呈现时,会场内已是死一般的寂静,只剩下倒吸凉气的声音。

最后,苏霓收起所有资料,对着台下数百双震惊、疑惑、探究的眼睛,只说了一句话:

“我不是来复仇的。我是来证明——一个普通人,也可以让真相,重见天光。”

话音落定,掌声雷动。

人群中,高书记全程一言未发。散会后,他却单独留下了苏霓。

“你知道现在最危险的是什么吗?”他看着苏霓,目光深邃,“不是掩盖,而是‘大家都习惯了掩盖’。”

他透露,就在发布会召开前,上级已经正式批准,在本市成立“媒体权力运行透明化改革试点”,而首个试点项目,便是协同声浪传媒,共同设计一套全新的、面向公众的行业内部监督机制。

临别时,高书记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语气里带着一丝赞许:“你赢了。不是因为你比他们吵闹,而是因为,你比他们更懂得什么叫‘安静的力量’。”

当晚,苏霓独自一人回到了那个熟悉的、空无一人的演播厅。

她走到控制台前,将那盘承载着一切开端的Yx000磁带,缓缓插入播放器,按下了播放键。

屏幕上,只有一片跳动的雪花。空白。

里面的内容,早就在一次次的调查取证中被技术性抹除了。

苏霓笑了笑,仿佛放下了最后的执念。

她取出磁带,翻到背面,用笔在标签上添上了一行隽秀的小字:“真正的开始,是从不再需要证明自己开始。”

她转身离去,感应灯随着她的脚步依次熄灭,身后留下一片深沉的黑暗。

而在隔着一层玻璃的导播控制室里,老张静静地坐在调音台前,看着监视器里苏霓离去的背影,默默按下了录制键。

屏幕上,一行字幕缓缓浮现:“本节目由无声处响起。”

夜色彻底吞噬了演播厅的光明,也为这座城市即将到来的黎明,埋下了一场谁也无法预料的风暴。

次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时,一声急促的门铃,打破了苏霓住所的宁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