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八零飒爽女主持,开局惊艳全场 > 第46章 风从脚底起

八零飒爽女主持,开局惊艳全场 第46章 风从脚底起

作者:木头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13:33:14

电视台内网的论坛,在周一上午九点零一分,准时引爆。

那张被无数次点击放大的辞职报告截图,像一枚深水炸弹,将潜水摸鱼的、真心划水的、假装忙碌的所有人,都给炸出了水面。

标题鲜红刺眼——“我们是不是逼走了一个天才?”

舆论的洪流瞬间撕裂成两股截然相反的巨浪。

一方是以老资格员工为主的“道统守护者”。

他们在各大群聊里痛心疾首,言辞间充满了长辈式的惋惜与规训。

“现在的年轻人,太沉不住气了!台里给了她多大的平台,说走就走,典型的忘恩负义!”“翅膀硬了就想单飞?外面的世界是那么好闯的吗?没了‘南江卫视’这四个字,她苏霓算什么?”字里行间,是根深蒂固的体制优越感和对“背叛”的愤怒。

而另一方,则是由青年编导和技术骨干组成的“变革潜流”。

他们没有在公开场合发声,却在私下里疯狂传阅着一份文件——苏霓和陆承安联名提交的《项目合作框架协议》扫描件。

这份协议,不知被谁从哪个犄角旮旯里翻了出来,却成了这场风暴中最有力的辩护词。

条款清晰、权责分明,从内容创作归属到收益分成模式,再到风险共担机制,每一条都闪烁着专业与理性的光芒,逻辑严谨得像一本教科书。

最让众人心头一震的,是法律顾问那一栏上,龙飞凤舞的签名:陆承安。

这三个字背后所代表的,是南江市法务界一座不可撼动的高山。

“这哪里是辞职报告,这分明是一份战书!一份我们想写却不敢写的战书!”一个年轻的后期剪辑师在小群里感叹。

“看清楚,人家辞的只是‘兼职主持人’,声浪工坊的合作身份还在。这不是撕破脸,这是在重新定义游戏规则。”

电视台顶楼,书记办公室。

黄志远将手里的平板电脑悄悄递给正在批阅文件的高书记,屏幕上正是那份被奉为圭臬的《项目合作框架协议》。

他压低了声音,语气却异常坚定:“高书记,您看。这不是逃离,是升级。”

高书记扶了扶老花镜,一页一页看得极其仔细,良久,他才缓缓吐出一口气,没有表态,只是意味深长地说了句:“文彬同志的电话,怕是快打进来了。”

话音未落,办公桌上红色的内线电话果然急促地响了起来。

钱文彬的怒火几乎要从听筒里喷薄而出。

半小时后,一场紧急会议在电视台最大的会议室召开。

钱文彬脸色铁青,环视着噤若寒蝉的各部门负责人,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指令:“从今天起,暂停所有与‘非编制人员’及‘社会工作室’的节目外包项目审批!成立专项小组,立刻核查声浪工坊自成立以来所有经费的使用情况,每一笔都要查清楚!我倒要看看,某些人拿着台里的钱,究竟办了多少自己的事!”

这是釜底抽薪的毒计。

一旦经费使用被查出“问题”,哪怕只是流程上的些许瑕疵,都足以让声浪传媒背上污点,甚至被追究法律责任。

在行业内,这种手段足以扼杀任何一个初创团队。

消息传到陆承安耳朵里时,他正在签署一份文件。

他头也未抬,只是淡淡地对身边的律师说:“按计划行事。”

半小时后,当电视台纪检组和财务核查小组的人敲开声浪传媒办公室的大门时,迎接他们的不是惊慌失措的团队,而是一位戴着金丝眼镜、气质沉稳的律师。

律师微笑着递上一份厚厚的函件:“各位辛苦。关于声浪工坊过往的所有财务账目,我们已于七天前,在南江市公证处完成了全部公证存档,并附有第三方权威审计机构出具的完整报告。所有原始凭证复印件都在这里,欢迎随时核查。”

他顿了顿,将另一份文件单独递给带队的纪检组长,语气依旧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这是我们公司法务部致贵台的函件。内容很简单:若核查出我方存在任何违法违纪问题,我们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但若因贵台的无端审查,阻挠我方合法经营,对我们正在执行的商业合同造成损失,那么,也请贵台做好承担一切违约赔偿的准备。”

纪检组长看着那份由陆承安亲自署名的律师函,额头上瞬间渗出了冷汗。

他知道,这一拳,打在了钢板上。

一计不成,再生一计。

当晚,《时代脉搏》国庆特辑项目组就接到了紧急通知:原定配给他们的技术团队和转播车,因“台里有更重要的直播任务”,被临时调离。

这无疑是致命一击。

没有了电视台专业级的设备和技术支持,一个独立的制作团队就像是被折断了翅膀的鹰。

项目组内一片死寂,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苏霓。

苏霓的脸上看不出丝毫慌乱,她只是平静地拿起手机,拨了几个电话。

夜色渐深,她站起身,声音清亮而坚定:“通知所有人,启用b计划。声浪自有设备库,全部拉出来。小芸,你带人去一趟城东的合作影棚,调集备用资源,连夜测试信号链路。”

赵小芸双眼放光,重重地点头。

那个夜晚,声浪传媒的办公室灯火通明。

他们没有电视台价值千万的转播车,就用民用级的导播台和信号转换器,硬生生搭建起一套应急直播系统。

赵小芸带着技术组通宵达旦,一遍遍焊接接口,调试参数。

直播前48小时,她在自己的朋友圈发了一张照片:一个手持麦克风,接口处用黑色电工胶布缠了厚厚一圈,缠得歪歪扭扭,却像一枚饱经战火的勋章。

配文是:“没有‘台里’的机器,我们也有话筒。”

这条朋友圈,瞬间在南江媒体圈的年轻人群体中疯传。

与此同时,黄志远顶着巨大的内部压力,打了一个电话给苏霓。

“台里三号演播厅,后天凌晨四点到六点,有一个备用时段。我只能做到这一步。”他顿了顿,补充道,“但有一个条件:你们的成片,必须通过内部的试播评审。否则,一切免谈。”

评审会当天,气氛凝重。

钱文彬虽然没有亲自到场,但他派来的几位老评审员,个个表情严肃,摆明了是来挑刺的。

苏霓没有播放精心制作的片花,也没有进行任何彩排。

她只是平静地走到播放台前,按下了播放键。

“各位老师,我想请大家先看一段未经任何剪辑的现场实录。”

大屏幕上,画面亮起。

镜头对准一个中年男人,他是一家老国企的下岗工人,正对着镜头,用略带口音的普通话,讲述自己如何四处碰壁,又如何在家人的支持下,开了一家小小的早餐店,重新找到生活希望的故事。

他说到动情处,这个饱经风霜的汉子眼眶泛红,强忍着泪水,嘴角却努力向上扬起。

镜头缓缓摇过现场的观众席,昏暗的光线下,可以清晰地看到,好几位上了年纪的观众,正悄悄地擦拭着眼角。

画面定格,演播厅里一片死寂。

几位原本准备好了一肚子批判词汇的老编导,此刻也沉默了。

他们看着屏幕上那张朴素而真实的脸,喉咙有些发干。

良久,一位资历最老的评审员,缓缓摘下眼镜,揉了揉眼睛,声音沙哑地开口:“这……这不是电视节目。”他抬起头,目光复杂地看着苏霓,一字一顿地说道:“这是人心共振。”

评审组最终给出的结论是:一致通过。

危机暂时解除,一个更大的机遇却在此时悄然而至。

曾宪阳的到访,带来了一个爆炸性的消息。

“国家广电总局,正在拟定一个试点项目,叫‘鼓励社会化专业制作机构参与重大主题宣传’。首批试点名额全国只有六个,咱们南方片区,只有一个。”曾宪阳坐在声浪传媒简陋的会客区,眼神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我已经通过我的渠道,力荐‘声浪传媒’作为候选单位。”

他看着一脸惊愕的苏霓和若有所思的陆承安,郑重地说道:“苏霓,记住,你们从来不是电视台的补充。你们是未来的另一种可能。”

陆承安的反应快得惊人。

几乎在曾宪阳话音落下的瞬间,他已经拨通了公司法务的电话:“立刻启动资质申报程序,在公司经营范围中,新增‘政策解读与传播服务’这一项。”这一步棋,精准地契合了新政策的导向。

声浪传媒正式揭牌的次日清晨,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停在了电视台的大门口,车身上贴着歪歪扭扭的标语:“支持苏姐姐,讲我们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车上跳下来一个熟悉的身影——老金。

他代表市退休职工协会,送来了一整箱沉甸甸的旧式录音带。

每一盒磁带上,都用圆珠笔手写着标题:《我的工厂岁月》、《那年我们下乡》、《邻里街坊半辈子》。

“苏丫头,”老金把箱子郑重地交到苏霓手上,“这是我们这些老家伙一辈子的故事,我们信你,交给你来讲。”

苏霓站在电视台高高的台阶上,郑重地收下这箱比金子还贵的“遗产”。

她转身,目光扫过身后一张张年轻而坚毅的脸,下达了新的指令:“把这些声音,全部给我编进《街巷烟火》特别版的片头里去!”

当天晚上,《街巷烟火》国庆特别版在网络平台悄然上线。

影片的第一帧画面,不是任何宏大的叙事,而是一双布满皱纹的、颤抖的手,将一张选票,郑重地投入社区投票箱的特写。

而此时此刻,在电视台顶楼那间压抑的台长办公室里,传真机正发出“滋滋”的声响,缓慢而执拗地吐出一份纸张。

纸张的顶端,是鲜红夺目的文件头。

一行黑体大字,如同一记无声的重锤,缓缓呈现——

《关于引导与支持多元化社会主体参与主流舆论阵地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钱文彬死死地盯着那行字,他感觉到,一场他无法控制、甚至无法理解的风暴,正从遥远的首都上空汇集,即将席卷整个行业。

而他,以及他所代表的一切,似乎正好处在这场风暴的路径中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