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八零飒爽女主持,开局惊艳全场 > 第35章 雨停了,灯亮了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为江城的轮廓镀上了一层淡金色。

苏霓站在阳台上,将刚刚洗净的被褥搭在晾衣杆上,棉花在阳光下散发出蓬松而温暖的气息,那是属于新生的味道。

“丫头,醒这么早?”

老周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一夜未散的沙哑。

他手里攥着一把崭新的钥匙,另一只手习惯性地背在身后。

“这是备用钥匙,你收好。万一哪天忘了带,也省得找开锁的麻烦。”

苏霓笑着接过:“谢谢周叔。”

老周摆摆手,目光落在阳台的排水口上,他走过去,蹲下身子,用手指抠了抠边缘的几根头发丝和杂物。

“这排水口得勤清理,不然下大雨容易堵。”他做完这一切,才拍拍手上的灰,站起身,像一个父亲在叮嘱即将远行的女儿。

他看着苏霓,浑浊的眼睛里泛起一丝复杂的光。

“丫头,这房子,只要你不嫌弃,租你三十年都行。”他抬起粗糙的手,轻轻拍了拍苏霓的肩膀,那力道沉重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我闺女要是活着,也该像你这样,有出息,不服输。”

苏霓的心猛地一颤。

“她以前也是个记者,比你还能跑,什么黑幕都敢捅。”老周的声音低了下去,像是陷在回忆的泥沼里,“后来……一篇报道得罪了人,人就没了。这房子,就是她出事前,吵着闹着让我买的,说以后要在这儿安家。”

沉默在两人之间蔓延,空气中只剩下远处传来的车流声。

这是这位沉默了多年的老房主,第一次向她敞开心扉。

他不是在出租一套房子,而是在为自己那份无处安放的父爱,寻找一个寄托。

苏霓的眼眶有些发热,她郑重地点了点头:“周叔,您放心,我会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

送走老周没多久,门铃又响了。

苏霓以为是快递,打开门,却见到了她最不想见的人。

苏母提着一个菜篮子,里面装着一篮颜色暗沉、边缘渗出黑水的咸菜,一阵发霉的酸腐气扑面而来。

她一进门,眼泪就掉了下来,哭诉声尖锐得刺耳:“苏霓啊!你非要搬出来住,现在好了,街坊邻居都在背后戳我脊梁骨,说你跟着野男人同居,我们苏家的脸都被你丢尽了!”

苏霓面无表情地侧身让她进来,然后关上了门,将那些邻里的闲言碎语和母亲的哭闹声一并隔绝在内。

“妈,您先坐。”她指了指客厅里还未拆封的沙发。

苏母一屁股坐下,继续抹着眼泪:“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养出你这么个不孝女!放着好好的家不住,非要出来败坏门风!”

苏霓没有争辩,只是从包里拿出了一支录音笔,轻轻按下了播放键。

“妈,您知道我为什么一定要搬出来吗?”她的声音冷静得像一汪深潭。

录音笔里传来一个略显苍老的声音,正是苏母自己:“……奖?什么奖能当饭吃?你都快三十了,赶紧趁着年轻,找个有钱人嫁了才是正经事!不然以后人老珠黄谁还要你?你看看你表姐,嫁了个老板,现在日子过得多舒坦……”

那是去年,苏霓拿下“最具社会关怀奖”后,第一时间打电话和家里分享喜悦,得到的却是这样一盆冷水。

苏霓按下暂停,又播放了另一段音频。

那是一个中年女人的声音,质朴而有力,是她曾经采访过的下岗女工周秀兰。

“……我这辈子吃了没文化的亏,摆小摊,看人脸色,点头哈腰,活得不像个人。但我女儿不行。我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她读书,让她有本事,有底气。我不想让她活得像我,一辈子都得低着头。”

两段录音,两种母亲,两种人生。

苏霓关掉录音笔,目光直视着目瞪口呆的母亲,一字一句地问:“妈,周秀兰一个摆摊的女人,都希望她的孩子能抬头挺胸地活。我,您的女儿,也想抬头活一次,不行吗?”

苏母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那篮发霉的咸菜,此刻就像一个巨大的讽刺,摆在母女二人中间,散发着腐朽的气息。

午后的阳光正好,苏霓打发走了失魂落魄的母亲,邀请了赵小芸过来帮忙布置书房。

新买的书架已经立好,一箱箱书籍等待着被归位。

“苏老师,这些……都放在这里吗?”赵小芸抱着一摞沉重的专业书籍,小心翼翼地问。

“嗯,按照类别分好就行。”苏霓正弯腰整理着线缆,头也没抬。

赵小芸点了点头,开始认真地将书一本本摆上书架。

当她拿起一摞旧笔记时,最上面一本泛黄的日记本吸引了她的注意。

封面上没有名字,只有一行娟秀而有力的字——“未来节目构想”。

她鬼使神差地翻开一页,里面密密麻麻全是策划案的雏形,从选题立意到采访提纲,甚至还有预算规划。

最早的日期,甚至可以追溯到三年前。

赵小芸的心跳陡然加速,她鼓起所有的勇气,看向苏霓:“苏老师,您……您是不是早就计划好了这一切?离开电视台,成立自己的工作室……”

苏霓直起身,看着女孩眼中混杂着震惊与崇拜的光,坦然地点了点头。

“从我第一次被人抢走选题,我的报道被篡改名字开始。”她的声音很轻,却掷地有声,“但我一直在等,等到我的翅膀足够硬,等到我有能力护住我想护住的人,才敢真正离开那个地方。”

她说的“想护住的人”,目光落在了赵小芸身上。

女孩的眼圈瞬间红了,她明白了,苏霓不仅是在为自己铺路,也是在为她们这些追随者,筑起一座可以遮风挡雨的堡垒。

傍晚时分,陆承安再次登门。

他没有带鲜花或礼物,而是两份文件和一盒崭新的火灾报警器。

“《房屋租赁备案确认书》,老周今天上午就去街道办完了,产权清晰,没有纠纷。”他将文件递给苏霓,又扬了扬手里的报警器,“这个让物业明天来装,安全第一。”

他的到来,仿佛给这个刚刚建立的阵地,打下了最坚实的地基。

陆承安环顾着这个已经初具规模的空间,整洁的书房,码放整齐的设备,墙上挂着一块巨大的白板,上面写满了各种计划和思路。

他忽然一笑:“你这里,不太像个住处,倒像个指挥部。”

苏霓的目光,落在了墙上那个新挂上的时钟上。

时针,正指向她下午撕毁原生家庭那张无形“时间刻度”的一刻。

“坐吧。”她指了指旁边还未拆封的沙发。

两人就这么并肩坐在包裹着塑料膜的沙发边缘,像两个共同创业的伙伴。

“林国栋那边有新提议。”陆承安开口道,“教育部打算联合几大高校,开设一门‘纪实传播’的线上公开课,他们想邀请你,作为课程的主讲人之一。”

从电视台的王牌记者,到独立制作人,再到教育部的特邀讲师。

苏霓的战场,正在以超乎想象的速度扩张。

深夜,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席卷了整座城市,又在万物沉睡时悄然退去。

一道绚烂的彩虹,罕见地横跨在夜空之上,被城市的霓虹映照得如梦似幻。

苏霓站在客厅中央,按下了全屋灯光的总开关。

刹那间,温暖的光芒充满了每一个角落,驱散了窗外最后一丝湿冷的寒意。

她深吸一口气,拨通了曾宪阳的电话。

“曾总,湾区品牌峰会的总策划,我接了。”她的声音清亮而果决,“不过,我有一个条件——主论坛必须增设一个‘女性创业者对话’环节,我要亲自主持。”

电话那头短暂的沉默后,传来曾宪阳爽朗的笑声:“我就知道苏老师不会让我失望!没问题,就按你说的办!”

挂断电话,手机屏幕亮起,是陆承安发来的短信:“明天我要去北京开庭,案子有点复杂,大概一周后回来。”

苏霓的指尖在屏幕上停留片刻,回复道:“路上小心。对了,下次来,带换洗衣物吧。”

发送键按下的瞬间,她仿佛能想象到陆承安看到信息时会是怎样的表情。

一股热意从心底升起,让她不由自主地弯起了嘴角。

就在这时,楼下传来老周洪亮的声音:“丫头!刚才电表跳闸了,我帮你合上啦!你看看屋里有电没!”

苏霓笑着摇了摇头,走到窗边,对着楼下挥了挥手,然后转身,拉上了厚重的窗帘。

那一片曾让她无比渴望的光,终于,只属于她自己了。

一周后,京城的喧嚣与浮华被陆承安抛在身后,归心似箭。

同一时间的江城,苏霓新居的书房内,光线被调至最柔和的亮度,只有电脑屏幕的光,映着她专注而冷静的侧脸。

屏幕上,九个方格静静亮着,每一个窗口后,都是一张在财经或传媒界足以掀起波澜的面孔。

而此刻,他们正屏息凝神,等待着居于画面正中的苏霓,做出最终的裁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