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八零飒爽女主持,开局惊艳全场 > 第297章 你听,贴个在响

苏霓的指尖在冰冷的桌面上轻轻一点,那条加急简报瞬间铺满整个屏幕。

林晚发来的数据冷静而残酷:西部回声教室项目点,编号E001006,用户“小武”,于七天前凌晨两点零三分完成首次完整录音后,账号彻底沉寂。

七天,整整一百六十八个小时,再无任何登录痕迹。

当地支教老师的反馈附在简报下方,字里行间透着无奈与焦虑。

那个小小的录音设备,本该是孩子与世界沟通的桥梁,此刻却被他用一把生了锈的铜锁,死死锁进了课桌最深处的抽屉里,像是在封印一个不愿再被触碰的秘密。

苏霓的心脏猛地一沉。

她没有去看老师的文字描述,而是直接调出了小武账号的最后一次活动记录。

数据流无声地诉说着一切——播放记录,目标音频:S000001,苏霓。

正是她那段搞砸了的绕口令。

屏幕上,播放进度条被拖拽的痕迹清晰可见,反复停留在她舌头打结、声音狼狈的那几秒。

一遍,两遍……系统日志显示,这个失败的片段,被那个远在千里之外的男孩,循环播放了整整十三遍。

第十三遍的末尾,音频戛然而止,紧接着便是长达七天的死寂。

“他不是退缩了。”苏霓喃喃自语,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会议室另一端的林晚立刻通过视频连线追问:“那是什么?数据显示他产生了强烈的负面情绪,并采取了回避行为。我建议立即启动远程心理干预,让专家介入。”

“不。”苏霓断然摇头,目光锐利如鹰,“你看错了,林晚。他不是在回避,他是在模仿,在练习!他把我的失败当成了可以被允许的范本,一遍遍地听,是为了告诉自己,原来连‘苏霓老师’也会说错。他只是……还没准备好让别人听见他的练习成果。”

她站起身,在办公室里踱步,脑中飞速运转。

“他需要的不是高高在上的专家和冷冰冰的催促,他需要一个榜样,一个能与他共情的、活生生的失败者。”

一个疯狂的念头在她心中涌起。

她冲向储藏室,在一堆积满灰尘的旧物中翻找起来。

终于,一个贴着泛黄标签的纸箱被她拖了出来——“个人早期主持资料”。

她从中抽出一盘最古老的录像带,吹开上面的灰尘,仿佛吹开了一段被遗忘的时光。

那是她刚入行时,第一次主持大型直播晚会的录像。

视频里,年轻的她穿着不合身的礼服,紧张到手心冒汗。

在一个关键的串词环节,她的大脑突然一片空白,所有背好的词句都化为乌有。

镜头下,她脸上的惊慌失措被无限放大,足足有三秒钟,整个舞台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将酿成播出事故时,她深吸一口气,用一个笨拙但真诚的即兴发挥,硬生生把场子圆了回来。

就是这个片段!

苏霓亲自操刀,将这段长达数分钟的尴尬场面,剪辑成了一分半钟的精华短片。

她为视频定下标题:《我也卡过》。

在视频的开头,她用现在成熟而温暖的声音,录下了一句旁白:“那时候,没人告诉我可以说错,所以我只能自己学会。”

视频没有在任何公共平台发布,而是通过“回声教室”的内部系统,定向推送给了全国所有项目点。

它的可见权限,仅限于那些手持录音设备的孩子们。

两天后,许文澜在后台数据监控中发现了一个异常。

一个来自西部偏远山区的Ip地址,在过去的48小时内,对视频《我也卡过》发起了高频次访问。

她点开详情,心头一震——正是小武所在学校的Ip!

单日最高播放量,二十一次。

许文澜的指尖在键盘上轻快地跳跃,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她脑中成型。

她没有去打扰苏霓,而是悄悄在系统后台植入了一段新的代码,她称之为——“隐形共鸣提示”。

这个功能极其隐蔽,它不会像弹窗或通知那样突兀地跳出来。

只有当同一个用户观看某个特定视频超过三次后,屏幕的某个角落,会极其短暂地浮现一句几乎透明的浮动文字:“你说的每一句,都在改变别人。”它如同一道微光,一道近乎幻觉的存在感,只为那些在黑暗中反复挣扎、寻求力量的人悄然亮起。

与此同时,陆承安正在处理一桩棘手的乡村教育权纠纷案?巧合的是,被告席上坐着的,正是当年劝阻小武母亲不要报警,试图将一切“家丑”内部消化的村长。

法庭上,村长依旧固执己见,言辞凿凿:“家里的事就该私了!小孩子不懂事,到处乱讲话,影响我们村的团结和名声!”

陆承安没有和他进行徒劳的口舌之争。

他平静地站起身,向法官提交了一份特殊的“证据”——苏霓制作的《我也卡过》视频。

“法官阁下,”陆承安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我申请将这段视频作为一份‘社会认知演变证据’提交。它证明了,我们这个时代最顶尖的表达者,也在用行动告诉下一代:犯错是可以被接受的。一个敢于展示失败、包容错误的社会,才配谈论真正的进步与团结。”

法官虽然以“与本案无直接法律关联”为由,未将视频采纳为正式证据,但在最终的调解书中,却破天荒地引用了陆承安的观点,并写下了一句掷地有声的评语:“表达的权利,理应始于容错的空间。”

消息传回,苏霓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意外的决定。

她要重返那座村庄。

但这一次,不是以光环加身的嘉宾身份,而是以一个普通学生的身份,报名参加村里举办的“村民夜校普通话班”。

夜校的教室里,灯光昏黄。

苏霓安静地坐在最后一排,手里捧着和村民们一样的、最基础的拼音课本。

轮到她朗读时,她故意放慢速度,用带着浓重口音的方言,磕磕巴巴地念着课文,甚至还故意读错了好几个音节。

教室里顿时响起一片善意的哄笑,连讲台上的老师也忍俊不禁。

气氛,前所未有的轻松。

接着,老师叫到了小武的名字。

瞬间,整个教室的哄笑声戛然而止。

所有人的目光都汇集到那个角落里瘦小的身影上。

男孩缓缓站起来,身体绷得像一张拉满的弓,嘴唇剧烈地颤抖着,却一个字也发不出来。

周遭的寂静,仿佛变成了巨大的压力,压得他喘不过气。

就在这时,后排的苏霓轻轻举起了自己的课本,用比之前更加缓慢、更加不标准的发音,轻声念道:“别……怕……说……错,我……我还在学。”

她的声音不大,却像一只有力的手,稳稳地托住了那个摇摇欲坠的男孩。

小武低着头,没人能看清他的表情。

良久,久到所有人都以为他会再次放弃时,一个极其微弱、如同蚊蚋般的声音,从他颤抖的唇间挤了出来。

“老师……我……我也还在学。”

这是他在公共场合,第一次做出完整的、属于自己的回应。

当晚,小武的账号再次登录了“回声”系统。

他没有录制任何话语,而是上传了一段长达三分钟的音频。

那不是人声,而是纯粹的环境音——风吹过空荡教室窗户的吱呀声,半截粉笔头从桌角滚落地板的清脆响动……而在音频的最后,是一阵极其轻微的、断断续续的哼唱前奏。

系统后台的AI精准地捕捉到了这段旋律,自动识别并标记:儿歌,《小燕子》。

状态栏上,原本死寂的灰色标识,悄然变成了代表希望的绿色——“预备录制”。

同一时刻,千里之外的市民记忆馆地下档案室,恒温恒湿的空气中,一排排冰冷的金属档案柜静默矗立。

在标有“S系列母带”的区域,一个编号为S003的陈旧铁盒,突然发出了一声微不可察的“咔哒”轻响。

那是三十年前,苏霓第一次走进录音棚时,使用的原始磁带盒。

盒内起固定作用的弹簧,因长期静置早已锈死。

而此刻,在那锈迹斑斑的连接处,竟自行松动了一丝几乎无法用肉眼察觉的缝隙。

这一切无人知晓。

数据中心的服务器仍在不知疲倦地运转,海量的信息流汇入林晚的工作后台。

她按照惯例,开始整理近期上传的音频数据。

为了从数以万计的新增录音中快速找到最有价值的片段,她在筛选器里输入了关键词——“高共鸣”。

一排排数据瞬间弹出,系统根据情感曲线、播放完成率、转发意向等多个维度,自动为录音进行排序。

林晚的目光从列表顶端扫过,大部分都是预料之中的优质内容。

然而,当她的视线滑到列表的中间位置时,却猛然停住了。

一个看似平平无奇的录音标题,却被系统赋予了极高的共鸣指数,这在逻辑上几乎不可能。

她皱起眉头,指尖悬在那个标题上,心中充满了疑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