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八零飒爽女主持,开局惊艳全场 > 第28章 私活也是正经活!

林国栋那条挑衅短信的余波,比想象中扩散得更快。

电视台本就是个风言风语的集散地,一个不起眼的火星,足以燎原。

茶水间里,向来与苏霓不对付的江曼端着咖啡,声音不大不小,却足以让半个楼层的人都听见:“我说什么来着?某些人啊,刚有点名气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放着台里的大节目不做,大白天跑去给不三不四的人主持婚宴,真是掉价!也不嫌脏了我们金牌主持的身份。”

她身边的几个小跟班立刻附和:“就是,曼姐,也不知道图什么,那种小场子能给几个钱?”

“钱?格局小了不是?”江曼冷笑一声,意有所指,“说不定是看上哪家的新郎了呢。毕竟,她最擅长的不就是这个吗?”

尖酸刻薄的议论如同一根根无形的毒针,精准地刺向每一个路过的人。

这话一字不落地传进苏霓耳中时,她正坐在自己的工位上,指尖划过手机屏幕,上面显示着母亲的第三个未接来电。

她没有像任何人预料的那样勃然大怒,甚至连眉梢都没有挑一下。

那些曾经能轻易刺痛她的言语,如今听来,只觉得可笑又可悲。

与真正的生存困境相比,这些办公室的口舌之争,不过是风暴来临前无聊的嗡鸣。

她平静地关掉未接来电提醒,转而拨通了陆承安的电话,声音冷静得像是在讨论天气:“承安,帮我个忙。”

电话那头的陆承安似乎有些意外她的平静:“你说。”

“我想注册一个个体工商户,就用我自己的名字。”苏霓的目光落在窗外灰蒙蒙的天空上,眼神却异常明亮,“名字我都想好了,叫‘霓语文化服务部’。我要合法纳税,光明正大地赚每一分外快。”

这番话掷地有声,陆承安沉默了两秒,随即笑了:“好。资料我来准备,你只需要本人到场签字。苏霓,你比我想象的,还要快。”

快?

不,这一点也不快。

如果不是被逼到悬崖边上,谁又愿意迎着狂风起跳?

次日清晨,天还没大亮,苏霓就带着连夜手写整理的材料,走进了街道工商所。

接待她的是一位戴着老花镜的杨会计,他看着苏霓那张在电视上熟悉的面孔,眉头立刻皱了起来:“电视台的主持人?小同志,我劝你一句,年轻人还是要踏实本职工作。搞副业,风头太盛,容易惹事。”

苏霓没有争辩,她知道空口白话毫无说服力。

她只是将一份装订整齐的文件轻轻推到杨会计面前——《本地商务活动主持市场调研简报》。

杨会计狐疑地翻开,随即眼神就变了。

这份简报,从本地中小企业年会、私人宴会、社区活动的需求量,到不同层次主持人的市场价位,再到潜在的客户群体画像,数据详实,案例清晰。

最令人震撼的是最后一页,苏霓甚至根据预估的业务量,精确计算出了“霓语文化服务部”未来一年可能贡献的税收额。

“杨会计,”苏霓的声音不卑不亢,带着一股穿透人心的力量,“我不是来钻空子、蹭政策的。我是来创造价值,甚至在未来,创造岗位的。”

杨会计扶了扶眼镜,镜片后的双眼重新审视着眼前这个年轻却沉稳的女人。

他从事这个工作几十年,见过无数投机取巧的商贩,却第一次见到一个还没开业,就把税收贡献算得明明白白的“个体户”。

他沉默了足足一分钟,最终拿起桌上的红色印章,重重地敲在“加急办理”的戳子上。

“今天下午,你来取执照。”

执照到手,第一单业务也随之而来。

并非什么高端商务活动,而是社区里热心肠的刘婶介绍的。

一对双双下岗的职工子女结婚,预算紧张,只在社区老年活动中心摆了五桌,请了五十来个亲朋好友,背景板还是新人自己用彩带和气球扎的。

苏霓推掉了当晚一个无关紧要的应酬,换下干练的职业套装,穿上了一件素雅的淡青色旗袍,不施粉黛,只薄薄涂了一层口红。

她没有用那些华丽空洞的辞藻,而是用最温暖、最真诚的语言,将新人从厂子弟学校相识,到后来父母下岗,两人相互扶持、共渡难关的故事娓娓道来。

她的声音里有一种魔力,能让最平凡的日子,都散发出熠熠生辉的光芒。

台下,宾客们眼眶湿润,掌声经久不息。

角落里,几位来参加远亲婚礼的港资企业家属,悄悄用手机录下了这段主持视频,发给了他们在香港的老板,并附上了一句话:“这位主持人,能把苦日子说出光来,是个人物。”

这阵风很快也吹回了电视台。

江曼如获至宝,第一时间冲进总监钱文彬的办公室,添油加醋地举报苏霓“私接外活、吃里扒外,严重损害电视台声誉”,并把话说得极重:“台里花资源捧她,她却去那种地方自降身价,影响太坏了!必须严查!”

钱文彬本就因上次发布会的事对苏霓心存芥蒂,闻言脸色一沉,正欲发作,办公室的门却被敲响了。

黄志远端着茶杯走了进来,不紧不慢地拦在钱文彬面前。

“老钱,消消气。”黄志远吹了吹茶叶沫,“我刚看了苏霓的合同,当年签的是‘兼职特聘主持’,合同里明确写着,在不影响台里工作、不使用台里资源的前提下,允许个人承接商业活动。她这几天没旷工没迟到,昨天那个社区婚礼是她下班后去的,一切都合规合法,你怎么查?”

钱文彬被噎得说不出话。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他的手机在这时响了,是宣传部的一位领导打来的。

“老钱啊,跟你打听个人,”电话那头的语气十分客气,“你们台里那个叫苏霓的女主持,对,就是上次开发布会那个讲真话的。我岳父下个月八十大寿,家里人看了她最近主持的一个婚礼视频,觉得特别好,点名就要她。你给牵个线?”

挂了电话,钱文彬的脸色比锅底还黑。

江曼口中“损害台誉”的行为,转眼间竟成了上级领导眼中的“品质背书”。

苏霓这个名字,仿佛一夜之间,从一个单纯的主持人,变成了一个自带光环的品牌。

当晚,苏霓将第一笔收入,五千八百元整,一分不差地转入了新开的对公账户。

看着手机银行里显示的余额,她心中百感交集,轻轻在转账备注上敲下四个字:启动资金,到账。

就在这时,陆承安的消息弹了出来:“那个港商,曾宪阳,托人通过好几层关系在打听你的联系方式,想跟你谈一场集团的周年庆典,要求双语主持。”

苏霓的心猛地一跳,这速度,远超她的预期。

她还没来得及回复,手机又是一阵剧烈的震动。

这次,是母亲发来的一段语音留言。

她点开,刺耳的哭喊声瞬间充满了整个房间:“你这个没良心的死丫头!我跟你说家里等着钱救命,你把钱弄哪里去了?你要是不给钱,就别认我这个妈!我就当没生过你这个女儿!”

恶毒的咒骂像淬了冰的刀子,直戳心窝。

苏霓缓缓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眼中已是一片沉静的冰海。

她没有回复语音,而是直接回拨了过去。

电话接通,不等母亲再次咆哮,她用一种前所未有的冷静语气,一字一句地说道:“妈,这笔钱,我要留着开公司。下次我给您打电话的时候,就是请您来我的办公室,喝香槟。”

说完,她便挂断了电话,将手机倒扣在桌上,隔绝了那个不断向她索取、让她窒息的“家”。

夜色深沉,千里之外,港岛中环的顶层办公室里,一个气度不凡的中年男人正看着手机里的一段视频。

画面有些晃动,背景简陋,正是苏霓主持的那场社区婚礼。

男人的助理在一旁恭敬地站着,轻声说:“曾先生,这就是我侄女发来的视频。她说这个主持人很有感染力。”

被称为“曾先生”的男人——曾宪阳,起初只是随意地扫了一眼,眼神中带着一丝不以为然。

这种小场面,他见得多了。

然而,当苏霓的声音从听筒里流淌出来时,他微微一怔,手指下意识地按下了暂停,然后将进度条拉回了开头。

一遍,两遍。

他反复听着那段朴实无华的开场白,镜片后的目光渐渐变得锐利而专注。

许久,他抬起头,对助理下达了一个简短的命令:“把这个女人过去所有能找到的公开视频,全部找来。我要亲自看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