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八零飒爽女主持,开局惊艳全场 > 第183章 保险箱里的遗言

指令在苏霓冷静的声线中下达,瞬间点燃了整个临时指挥中心。

许文澜的手指化作一道道残影,在键盘上疯狂舞动。

她像一个顶级的数字幽灵,无声地渗透进城市银行系统的层层防火墙,目标直指那个尘封了近三十年的保险箱。

数据流如瀑布般在她眼前倾泻,一行行代码被迅速拆解、重组。

不到十分钟,一声清脆的“滴”声响起,一份加密的电子档案被强行解锁。

结果呈现在屏幕上时,连久经沙场的许文澜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保险箱的开户日期赫然是1992年6月。

开户人:铜岭市矿务局财务科,周志明。

这个名字,正是监控录像里那个神秘老人自报的姓名!

他没有撒谎。

更让所有人头皮发麻的是,在数字化的开户凭证扫描件上,除了清晰的指纹外,还有一行龙飞凤舞的手写签名。

许文澜立刻调出那份被烧得残破不全的会议记录照片,进行笔迹重叠比对。

“吻合!百分之九十九点八的吻合度!”她猛地抬起头,眼中是难以置信的震惊,“苏姐,签名和焦尸会议记录上的笔迹,出自同一人之手!”

然而,更诡异的事情接踵而至。

在银行的人事与账户关联系统中,周志明这个名字的旁边,被一个鲜红的戳记标注着——“1995年,死亡注销”。

可银行最底层的原始档案库里,这个账户的状态却从未变更,三十年来,它就像一个被世界遗忘的火山,始终处于“休眠激活”状态。

一个“已死”之人的账户,却在等待着被唤醒。

“立刻查这个周志明的所有背景!”苏霓的命令果断而迅速。

林晚那边早已行动起来。

她翻遍了铜岭市档案馆的故纸堆,终于找到了一份九十年代矿务局财务科的人员名单。

周志明,副科长,主要负责全局工人工资造册发放与财务账目备份。

这是一个手握核心数据,却又毫不起眼的位置。

通过辗转联系,林晚找到了一位早已退休、在公园里遛鸟的老会计。

电话那头,老人的声音带着浓重的时代印记:“小周啊……记得,怎么不记得。那孩子,人孤僻得很,平时不爱说话,但做事比谁都顶真,一是一,二是二。尤其是对底下工人的事,上心得不得了。”老人顿了顿,似乎在回忆什么,声音压得更低了,“矿难前一天晚上,我还看他在办公室里转圈,嘴里一直念叨,像是跟自己过不去一样。我问他咋了,他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说了句怪话。”

“什么话?”林晚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他说,‘我不能让他们把活人都算成死人’。”老人叹了口气,“第二天矿就炸了,他也跟着不见了。家里人以为他死在了井下,单位也快刀斩乱麻,直接给他办了死亡注销。谁能想到呢……”

一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劈开了笼罩在众人心头的迷雾。

苏霓的周志明很可能在矿难前就察觉到了巨大的阴谋,他知道有人要对矿工们下手,甚至可能是一场人为的灾难。

那句“不能把活人算成死人”,或许指的不仅仅是矿难的遇害者,更是那些被侵吞的血汗钱!

他在被灭口或被控制之前,将最核心的证据藏进了这个保险箱,并用自己的“死亡”,为这个秘密上了一道最坚固的锁。

但新的问题来了,一个被官方认定死亡三十年的人,如何才能合法合规地打开他的银行保险箱?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负责在外围突破的赵小芸传来了突破性的消息。

她像一个不知疲倦的工蜂,跑遍了市人民银行和三大国有银行的档案室,在成堆发霉的牛皮纸袋里,终于翻出了一份被遗忘在角落里的、九十年代初期的内部业务通报。

通报内容是为了应对当时特殊的经济环境,防止部分“敏感资金异常流动”,针对极少数特殊账户,设立了一种双重要件开启机制。

赵小芸的呼吸瞬间变得急促,她在那份通报的附件名单里,疯狂地寻找着。

终于,她看到了那个名字——周志明。

而在他账户的备注栏里,赫然写着一行小字:“仅限亲属或指定持信人,凭‘井底三更’开启。”

“‘井底三更’!苏姐,这是密码!”赵小芸的声音激动得发颤,“他留下的不是遗言信物,是口令!一句口传的密码!”

“井底三更……”苏霓默念着这四个字,一股寒意从脊背升起。

井底,暗无天日,三更,夜深人静。

这不正是那137名矿工最后的处境吗?

这句密码,本身就是一句血泪的控诉!

“陆承安!”苏霓立刻接通了法律顾问的通讯。

“明白。”陆承安的声音沉稳如山,他早已准备好了一切。

他带着由许文澜、林晚和赵小芸提供的完整证据链,依法向市高级人民法院递交了紧急调查令申请。

证据链条清晰而震撼:从周志明的伪造死亡证明,到背后势力三十年来持续冒领的养老金,再到通过海外空壳公司转移幸存活口的可疑资金流……所有线索都指向一个结论——这个保险箱,极有可能是三十年前那场惊天矿难中,唯一幸存的、未经篡改的原始财务凭证存储点!

法庭辩论激烈异常,对方律师以“公民金融**神圣不可侵犯”为由激烈抗辩。

但陆承安只用一句话就击溃了对方的防线:“当个人**被用作掩盖137条人命的罪恶时,它就不再神圣,而是成为了帮凶!我们申请的不是侵犯,而是基于重大公共利益的抢救性调查!”

最终,法官敲下了法槌。

特批开启!

但附加了严苛的条件:必须由法院、银行、公证处三方人员共同监督,开启过程全程录像,并且只能提取与铜岭矿难直接相关的物证。

拿到调查令的那一刻,整个团队都沸腾了。

苏霓立刻带队,准备前往银行金库,进行这历史性的一刻。

然而,就在车队即将出发时,一个更令人瞠目结舌的电话打了进来。

是市局指挥中心。

“苏主任,你们要找的那个周志明……他没有跑。”电话那头的声音充满了不可思议,“他报警后,就一直待在研究所对面的街心公园里,一步没动。我们的人赶到后,他只说了一句话。”

“什么话?”苏霓的心脏猛地一跳。

“他说,‘我要见苏主任’。”

半小时后,在市局的临时会谈室里,苏霓见到了这个活在传说中的男人。

他比监控里显得更加苍老,但眼神却清明得像一汪深潭。

经过身份核实和紧急心理评估,确认他精神状态完全正常,具备完全行为能力。

三十年来,他隐姓埋名,在城郊的一家殡仪馆做守夜人。

那里安静,与世隔绝,却又能通过一台老旧的收音机,听到整个世界的声音。

他像一个守墓人,守护着一个巨大的秘密,等待着一个能听懂他故事的人出现。

“我一直在等着,等着有人来听听这堵墙背后的声音。”周志明看着苏霓,声音沙哑而平静。

银行金库,气氛肃杀。

在数十双眼睛的注视下,周志明伸出那只布满老年斑和陈年伤痕的右手,将拇指按在了指纹识别器上。

“滴——验证通过。”

接着,他深吸一口气,凑近收音麦克风,用尽全身力气,吐出了那句埋藏了三十年的密码。

“井——底——三——更。”

沉重的保险箱门发出一声悠长的“咔嗒”声,应声而开。

箱内没有一沓现金,没有金条珠宝。

只有一叠叠用油纸精心包裹的泛黄文件,和一个被塑料袋密封的卡式录音带。

文件被小心翼翼地展开。

里面有完整的、精确到每一个人的工资拖欠明细;有每一笔补偿金的真实流向图谱,清晰地勾勒出资金是如何被层层截留,最终流入一个个无关的账户;还有一份用打字机打印的文字稿,标题是《矿难当晚紧急会议通话录音转录》。

苏霓的目光死死盯住了稿件的最后一行。

那是矿务局最高领导在得知井下发生爆炸,救援无法第一时间进入后的通话内容,只有短短一句话。

“炸了也好,省得签字了。”

冰冷,残忍,不带一丝人性。

而在所有文件的最底层,是一封信,一封写给未来世界的信。

信的结尾这样写道:“如果你们有幸看到这些,请告诉那137个兄弟,我周志明,没把他们的名字弄丢。”

信纸之下,压着那份完整的遇难者名单。

周志明颤抖的手指,如同抚摸着亲人的墓碑,缓缓划过每一个名字。

当他的指尖停在名单的末尾时,他突然抬起头,浑浊的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光亮,他指着最后一个名字,声音因为激动而变形:

“他还活着!他还活着!在南方的一家康复中心!”

镜头般的视线猛地聚焦。

只见纸上那个名字的旁边,被人用早已褪色的铅笔,轻轻地画了一个圈。

那个被铅笔画了圈的名字,如同一枚烧红的烙铁,瞬间烫穿了所有人的视网膜。

它不再是一个符号,而是一个坐标,一个活生生的、通往三十年冤屈真相的唯一入口。

此前那条引发了一切的匿名短信,终于找到了它的源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