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八零飒爽女主持,开局惊艳全场 > 第144章 最好的制度,是让人忘了它存在

深夜的江州,雨丝斜织,整座城市在湿漉漉的光影中沉浮。

国家数字治理研究中心大楼依旧灯火通明,像一座孤悬于时代潮头的灯塔。

苏霓坐在档案室中央,面前是三块并列展开的显示屏,蓝光映在她冷峻的侧脸上。

许文澜的声音从耳机传来:“所有会议录音已提取完毕,共187场,涵盖近三年‘改革筹备组’跨部门联席会议、专项汇报会及政策协调会。算法模型已完成训练,正在分析语义密度与决策有效值。”

“开始吧。”苏霓轻声道。

数据流如星河倾泻。

屏幕上,一段段语音被拆解成词频、句式结构、逻辑链完整性评分。

系统自动标记出高频雷区——“原则上支持”“视情况推进”“有关部门牵头”“后续研究落实”。

每一句看似稳妥的官话,都被打上红色预警标签。

二十分钟后,结果出炉。

平均每次会议时长两小时十七分钟,真正用于明确责任分工、设定时间节点、提出可执行方案的时间,仅占38.2%。

其余时间,充斥着重复表态、模糊推诿、套话拖延。

更有甚者,一场关于“基层减负”的专题会,无效发言占比竟高达79%。

苏霓盯着那串数字,指尖轻轻敲击桌面。

“把数据做成动态热力图。”她起身,走向主楼大厅,“我要让所有人,亲眼看见自己浪费了多少解决问题的时间。”

大屏亮起的那一刻,整栋楼仿佛被电流击穿。

红色区块如瘟疫般蔓延在时间轴上,标题赫然写着:《我们每天浪费了多少解决问题的时间》。

每一个闪烁的红点,都对应一句空话;每一道扩散的波纹,都是本可用于行动的光阴。

起初有人嗤笑:“搞这些花架子,不如踏实干活。”

可当第三天清晨,隔壁发改委项目办主任亲自登门,低声询问能否接入监测系统时,风向变了。

不到七十二小时,周边七个单位主动提交申请,要求将本部门会议纳入“表达效能评估体系”。

有干部私下感慨:“以前开会总觉得说了等于做了,现在一看数据,才明白什么叫尸位素餐。”

与此同时,陆承安出现在行政体制改革座谈会上。

会场气氛沉闷,几位地方代表轮番抱怨基层执行力薄弱,“政令不出会议室”。

他听着,不动声色地调出平板,投屏展示那张热力图。

“各位觉得执行不力?”陆承安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可我们有没有想过——当指令本身含糊其辞时,落实怎么可能不变形?”

全场寂静。

他继续道:“一份文件里出现三次‘相关单位’,五次‘适时推进’,七次‘根据实际情况’,请问下级单位如何执行?这不是能力问题,是表达**。”

有人皱眉欲辩,他却不紧不慢地推出第二页ppt:“建议启动‘政务清晰度认证计划’——凡涉及公众利益的政策文件,必须通过三项检测:主体明确、时限具体、动作可操作。未达标者不予签发,并计入部门绩效考核。”

话音落下,会议室陷入长久沉默。

散会后,三位厅局级干部先后拦住他,问如何优化公文写作模板。

一位甚至掏出笔记本,认真记下“避免无主语句”“禁用推责性副词”等要点。

回程车上,陆承安拨通苏霓电话,语气难得带了笑意:“有意思。现在连官话都在学你说人话。”

苏霓站在窗前,望着楼下陆续前来对接系统的外单位车辆,唇角微扬:“他们终于开始怕了——不是怕我手里的数据,是怕有一天,老百姓也能听懂什么是真话,什么是废话。”

就在这时,许文澜急步走入办公室,神色凝重。

“苏主任,某直辖市刚上线‘政务智能助手’试点,宣称能自动生成标准化回复,提升服务效率。”

苏霓挑眉:“听起来不错。”

“但底层逻辑有问题。”许文澜打开电脑,“我逆向分析了它的响应机制——本质是关键词屏蔽 模板填充。群众问‘宅基地审批卡在哪一步’,它回‘感谢您的关注,我们将尽快处理’;问‘养老金为何停发’,答‘相关政策正在完善中’。这不是服务,是AI式敷衍。”

苏霓眼神渐冷。

“你打算怎么办?”

许文澜笑了,带着技术人的锋利:“我已经引导‘蜂巢镜像’社区开发者,发布一款开源对比工具。输入同一诉求,同时跑他们的AI和我们的语义解析模型,输出结果并列展示。”

两天后,上百个真实案例在网络上疯传。

“母亲癌症晚期申请异地报销,系统回复:‘您反映的情况很重要’”

“孩子落户被拒,追问原因,得到:‘此事涉及多部门协同’”

而对比栏中,另一套系统则直接指出:“依据《城乡居民医保管理办法》第十二条,参保人跨省就医备案可通过线上平台提交材料,当前滞留环节为xx县医保局初审岗超期未处理。”

#AI敷衍症#话题冲上热搜榜首。

该项目紧急宣布暂停升级,负责人被约谈。

夜深人静,苏霓独自回到办公室,发现赵小芸还留在工位,正整理一叠西部调研行程表。

“明天就要出发了?”她问。

赵小芸点头,目光沉静:“听说那边有些村子,到现在还不太会用政务平台。但我觉得……也许他们比谁都懂该怎么保护自己。”

苏霓怔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

有些地方,信任尚未建立,规则仍在摸索。

但在沉默之中,人们已经开始学会——留下声音。

赵小芸踏上西行列车时,天刚蒙蒙亮。

车窗外的山影如墨线勾勒,蜿蜒向未知深处。

她背包里装着一台轻便摄像机、几本苏霓亲自圈注过的《基层沟通实务手册》,还有一份密密麻麻写满问题的调研提纲——这不是走形式的“送温暖”,而是要从最沉默的土地上,挖出真实的声音。

第一站是川北一个偏远乡镇。

泥墙灰瓦的老村委会门口,几个村民正围坐着晒太阳。

村干部老周见到调研组,没有客套寒暄,反而熟练地掏出手机点开录音功能,清了清嗓子:“今天是2023年4月17日,上午九点二十三分,张德顺大爷来访,反映宅基地界址纠纷问题,请您开始陈述。”

赵小芸一愣,随即眼底掠过笑意。

只见老人不慌不忙,坐直身子,开口便是:“我是青山村三组张德顺,身份证号xxxxxx,住址在村东坡老核桃树下那块地。1998年承包合同写的四至清楚,但现在邻居李家硬说南边两米归他们,已经堆了砖墙堵路。事情发生在去年腊月二十,镇土管所来量过一次,但没给书面答复……”

条理清晰,要素齐全,连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像模像样地“报幕”起来。

赵小芸悄悄按下拍摄键。

镜头里,村干部一边听一边在台账上快速记录,末了承诺:“三个工作日内给您初核结果,同步上传政务平台可查。”老人点头,脸上竟无半分怨气。

这一幕被剪成一分钟短视频,配文发布:“最好的制度,是让人忘了它存在。”

没有口号,没有煽情,只有阳光下的对话和一本翻开的台账。

可正是这份平静的力量,击中了无数人的心弦。

不到十二小时,视频冲上热搜前三。

应急管理部官微转发,只附一句话:“这比任何培训都管用。”随后,多个省级政法账号跟进推送,“录音 结构化陈述”模式迅速成为基层接访新标准。

消息传回江州,苏霓正在会议室审阅一份数据模型更新方案。

许文澜推门进来,嘴角带笑:“赵小芸拍的那个视频,现在连西北某边境县都在学——牧民放牛前先对着手机说‘我是xxx,草场编号xxx,今日发现边界铁丝网被损毁’。”

苏霓指尖一顿,眼中浮起一丝难得的暖意。

她没说话,只是转身走向电脑,登录政务语言健康监测系统后台。

指尖轻点,原本仅限内部使用的“公众表达效能评分”模块,正式开放为全民查询入口,并自动生成全国城市排名榜单,实时更新。

当晚,风暴悄然掀起。

十几个地市应急办连夜召开紧急会议,逐句修改官网通报措辞。

“高度重视”“立即行动”等虚词被批量删除,取而代之的是具体责任人、时间节点与进展状态。

某沿海城市凌晨两点仍在更新网页,技术人员苦笑:“这不是写公文,是考试上线倒计时。”

次日清晨,一位市长在全市干部晨会上拍案而起:“别再写‘高度重视’了!人家网站都能打分!老百姓一眼就看出你在糊弄!”

林晚坐在数据中心,默默整理后台留言。

一条来自西部小镇的评论让她停住手指:“原来我们也有一票——叫听得懂。”

她把这句话截图发给了苏霓。

苏霓站在落地窗前,望着城市灯火渐次熄灭,新的一天正在破晓。

她轻轻启唇,声音低却笃定:

“他们要政绩清单?好啊,那就让千千万万双耳朵,来评一评,谁在说话,谁在做事。”

屏幕上的访问量仍在飙升,而更深层的数据洪流,已悄然汇入一场更大的变革前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