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末世之开局我能召唤A10 > 第111章 重建岭南

末世之开局我能召唤A10 第111章 重建岭南

作者:满目星河河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02:04:04

随着“基石”计划的一万三千名特派专员全面投入工作,一场比军事清算更为复杂和深刻的“民生战役”在广袤的区域内同步打响。

这些专员,携带着统一的政策、充沛的物资以及“远征”系统赋予的权威,如同强韧的神经末梢,开始编织一张覆盖根据地的秩序之网。

岭南省,作为人口最密集、受损程度各异且情况最复杂的主大陆,是“基石”专员投入兵力最多也最具挑战性的战场。

陈肃所在的队伍,乘坐着加固的军用卡车,在装甲车的护卫下,沿着刚刚修复不久的公路,驶入了鹏城市区。

眼前的景象比预想的更为破碎:高楼大厦如同被巨兽啃噬过,街道上废弃车辆堆积如山,空气中依旧弥漫着淡淡的硝烟和腐臭混合的气味。

但他们没有时间感慨,车队直接开赴预设的鹏城市临时管理委员会驻地,一座原本的区级政府大楼,如今已被工程兵清理加固,楼顶飘扬着红旗和“远征”系统的徽标。

陈肃被任命为民政处副处长,主要负责灾民安置与社区重建协调。

他的办公室甚至没有完整的窗户,只用塑料布临时遮挡。

但他毫不在意,抵达后一小时,他的战术平板就已经接入了鹏城地区的“远征”子网络,屏幕上流淌着源源不断的数据流:各安置点人口统计、物资库存清单、基础设施损坏评估报告、待处理事件队列……

他的工作风格如同他的性格——严谨、高效、不留情面。

第一次主持辖区安置点负责人会议时,他直接指出了三个安置点在物资分发记录上的模糊不清,并要求在两小时内重新核算上报。

“一粒米、一片药,都必须有清晰的去向,远征系统记录一切,任何纰漏都会影响整体配给效率,进而威胁到每一个人的生存。”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

有人私下抱怨他“不近人情”,但当他协调来的第一批额外药品和防水帆布及时解决了一个安置点的燃眉之急后,这种抱怨便少了很多。

陈肃并非没有“人情味”。

在一次走访中,他发现一个由几位老人自发组织的、收留了十几个孤儿的“非正式庇护所”,条件极其恶劣。

按规定,这种未登记的庇护所需立即解散,人员并入官方安置点。

但陈肃没有简单地一拆了之。

他一方面调拨紧急物资改善孩子们的即刻生存条件,另一方面亲自与几位老人沟通,肯定他们的善举,并详细解释了官方安置点在安全、医疗和教育上的保障。

最终,老人们被说服,孩子们被妥善转移。

陈肃还根据其中一位老人曾做过厨师的经历,在系统里为他登记了技能,分配到了安置点的食堂工作。

这件事在基层工作人员中传开,让大家意识到,这位冷面的陈处长,在恪守规则的同时,也懂得变通和体恤。

与陈肃的沉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样在岭南省宣传厅工作的苏婉。

这个充满活力的年轻女子,仿佛有耗不尽的热情。

她不像其他专员那样长时间坐在办公室,而是带着她的宣传小队,扛着便携式广播设备,深入各个安置点和重建工地。

“乡亲们!工友们!我们清理的不是废墟,是我们未来的家园!我们流下的每一滴汗,都会变成孩子碗里的饭,变成照亮夜晚的灯!”

她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出,带着一种感染人心的力量。

她组织幸存者中的文艺骨干,编排简短的活报剧,讲述军队如何英勇作战,讲述新秩序下的希望。

她还创办了手抄的《鹏城复兴快报》,虽然简陋,却及时传递着政策解读、生产捷报和好人好事。

苏婉的工作并非一帆风顺。

在一次宣讲中,她遭遇了少数幸存者的质疑,他们抱怨配给不足,怀疑未来的承诺。

苏婉没有回避,她耐心解释当前物资的紧张状况和“贡献点”制度的必要性,并拿出平板,展示新宁市和桂柳市恢复生产的实时画面和数据。

“困难是暂时的,但希望是真实的!看看我们的军队,看看我们运来的物资,再看看你们自己,你们不是孤独的,我们是一个整体!”

她的真诚和展现的事实,最终化解了大部分的怨气。

苏婉的热情,像一缕阳光,照进了许多幸存者阴霾的内心。

在岭南省的广大乡村和城镇结合部,特派专员们的工作更加艰难和危险。

他们通常以三到五人的小组形式行动,配备步枪和手枪,在少量内卫部队或当地驻军的护卫下,深入那些军队尚未完全细致清扫的区域。

他们的任务是登记幸存者,宣讲政策,建立最基层的行政小组(通常是村或社区级),并初步评估当地的资源和威胁。

这些小组携带的药品、压缩饼干和净水药片,往往成为打开局面的“敲门砖”。

面对警惕甚至敌视的目光,专员们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勇气。

他们严格执行“先保障安全,再开展工作”的原则,每到一处,先建立临时防御点,再由熟悉当地情况的护卫士兵或已归顺的幸存者引导,逐步接触民众。

“远征”系统的终端是他们最强大的工具。

录入信息、拍照、指纹采集、虹膜扫描……一套流程下来,幸存者的基本信息便被纳入管理体系。

系统会快速进行初步筛查,标记出有特殊技能的人员或存在潜在风险(如曾有严重犯罪记录,或言行中对新秩序表现出强烈抵触)的个体。

对于后者,内卫部队会进行更详细的背景审查和监控。

内卫部队的存在,是秩序建立的坚强后盾。

他们不仅保护专员的安全,更负责执行纪律和镇压任何破坏行为。

在穗州市的一个大型安置点,曾发生一起因谣言引发的哄抢物资事件。

几名带头闹事、并打伤了维护秩序工作人员的暴徒,被内卫部队迅速控制。

经过“远征”系统辅助的快速审讯,结合现场记录和人员数据库比对,主犯被确认在末世初期有多次劫掠、伤人的恶行。

为了稳定人心,彰显法纪,经鹏城临时管理委员会批准,在安置点内召开了公审大会,主犯被当场执行枪决。

这一雷霆手段,极大地震慑了潜在的不法分子,确保了大多数守法幸存者的安全与环境稳定。

专员们则紧随其后,加强宣传解释,安抚民众情绪,强调新秩序下“公平”与“法治”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对旧时代政府人员的甄别和使用也在同步进行。

在岭南省临时行政公署的指导下,各地专员着手寻找和考察那些幸存下来的、口碑较好、能力尚可的前政府官员、基层干部、教师、医生等。

经过“远征”系统的严格政审和专员的面谈评估,其中合格者被邀请重新出山,参与到基层管理中。

这种“外地专员 本地骨干”的模式,有效地缓解了人手不足,也增强了政策在本地执行时的适应性和接受度。

随着贯穿岭南和广南铁路线优先修复,来自新宁市的精密仪器、通讯设备、优良作物种子,以及来自桂柳市和天宾市的建材、工具、改装车辆,开始源源不断地通过铁路运抵岭南各地。

物资的充沛,极大地支持了专员们的工作。

看到承诺的物资真的变成了碗里的热饭、身上的暖衣、手中的工具,幸存者们对新秩序的认同感与日俱增。

岭南主大陆这片曾经破碎的土地,在军事力量的保障和特派专员们孜孜不倦的努力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新粘合焕发生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