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从狼烟北平开始 > 第36章 戏楼藏锋与市井暗潮

从狼烟北平开始 第36章 戏楼藏锋与市井暗潮

作者:周赫煊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10:42:16

晨雾还没散尽,周明远已蜷缩在广和楼后门的煤堆里。棉袍上的硝烟味混着煤屑味,呛得他不住咳嗽,昨夜炸开粮库时蹭破的伤口被寒风一激,疼得钻心。他望着戏楼朱漆大门上 “盛世元音” 的匾额,檐角垂落的冰棱正一滴一滴砸在青石板上,溅起细小的水花 —— 这是方景林在电报里说的接应点,暗号是 “要听《锁麟囊》”。

“砰” 的一声,侧门被撞开。文三儿抱着个豁口的粗瓷碗跌出来,碗里的混合面撒了一地。几个伪军正揪着他的耳朵狞笑,领头的歪嘴汉奸踹了踹他的洋车:“跑啊?再跑就把你这车劈了当柴烧!” 周明远认出这是宪兵队的 “催粮队”,昨夜粮库被炸后,他们在城里疯了似的抢粮,连拉洋车的脚力都不放过。

文三儿突然瞥见煤堆后的衣角,眼睛一亮,故意把洋车往煤堆这边拽:“官爷饶命!这车是周先生寄放的,他可是……” 话没说完就被汉奸扇了个耳光,鼻血瞬间流到下巴。周明远攥紧短刀,却看见文三儿冲他挤了挤眼,嘴角还沾着血沫 —— 这是《狼烟北平》里常见的市井智慧,用胡话转移注意力。

“让开!” 戏楼里突然传出段小楼的吼声。他穿着件洗得发白的短褂,手里拎着个断弦的月琴,被两个日军推搡着出来。月琴摔在地上,琴身裂成两半,琴弦弹起的木屑溅到周明远脸上。“程老板呢?” 段小楼梗着脖子,喉结滚动,“要唱戏也行,得先给北平的百姓分粮!” 这话让日军勃然大怒,枪托狠狠砸在他背上,他却硬生生没弯腰,像极了戏里不肯屈降的霸王。

煤堆后传来细微的响动。周明远转头,看见程蝶衣裹着件灰布棉袍,正从通风口往外递东西。他脸上未施粉黛,眼角的细纹里藏着煤烟,手里捧着的戏服却叠得整整齐齐,正是那件绣着鸳鸯的虞姬戏服。听见段小楼的吼声,程蝶衣的手顿了顿,指尖划过戏服上的金线,那姿态竟与电影里他抚摸宝剑时的神情如出一辙。

“搜!” 日军少佐拔出军刀,指着戏楼。伪军们蜂拥而入,砸东西的声响混着戏服撕裂的脆响传来。程蝶衣突然挺直脊背,声音清亮如穿云箭:“戏服是梨园的根,你们砸得毁行头,砸不毁戏魂!” 他的嗓音带着程派特有的水磨腔,即便裹着粗布棉袍,也难掩那份从戏文里浸出的孤高,像极了史料里程砚秋罢演退隐时的决绝。

周明远趁机摸到通风口下。程蝶衣的目光越过伪军的头顶,精准地落在他身上,嘴唇微动:“东墙第三块砖。” 话音刚落,就被伪军揪住头发往外拽。他踉跄着回头,戏服掉在地上,露出藏在衣襟里的半截剃刀 —— 那是用来剃须的工具,此刻却成了反抗的武器,正如梅兰芳蓄须明志时藏在枕下的剪刀。

段小楼突然扑过去,将程蝶衣护在身后:“要抓就抓我!他是唱旦角的,经不起打!” 两人的身影在晨光里交叠,竟与《霸王别姬》电影里段小楼护着程蝶衣的镜头重合。日军的枪托砸在段小楼肩上,他闷哼一声,却依旧死死挡着,戏服上的金线被扯断,飘在空中像细碎的星光。

周明远摸到东墙,指尖触到松动的砖块。拆开油纸包,里面是方景林的情报和半袋炒面。情报上用铅笔写着:“肖建彪供出画轴藏处,日军在广和楼设伏。” 炒面的香气混着墨味,让他想起文三儿刚才撒在地上的混合面,喉咙一阵发紧。远处传来日军的哨声,显然是发现了粮库爆炸的主谋线索。

“周先生!这边!” 文三儿突然推着洋车冲过来,车座下藏着把斧头。他猛地将洋车撞向伪军,趁着混乱拽着周明远往胡同里跑。洋车的铃铛叮当作响,混着日军的枪声,在狭窄的胡同里回荡。跑过戏楼拐角时,周明远回头,看见程蝶衣正被押上卡车,他怀里紧紧抱着那件虞姬戏服,阳光照在他脸上,竟比戏台上的油彩更显悲壮。

胡同深处的四合院,方景林正对着电台发报。他的巡警制服沾着血渍,帽檐压得很低:“刚才接到消息,犬养平斋要在广和楼办堂会,逼程蝶衣唱《贵妃醉酒》。” 电报机的滴答声里,传来远处戏楼的锣鼓声,那是伪军在逼迫学徒们唱戏,唱腔走调,却透着无尽的悲凉,像极了沦陷的北平城。

周明远拆开炒面,分给文三儿半袋:“犬养平斋为什么突然要听戏?” 方景林拿出张日军传单,上面印着 “大东亚共荣戏曲会” 的字样:“粮库被炸,他们想借戏楼粉饰太平,跟当年梅兰芳被逼迫演出一个路数。” 他的指尖划过传单上的日军印章,眼神里满是怒火,“而且,他们怀疑《兰竹图》藏在戏楼的戏台底下。”

深夜的广和楼一片死寂。周明远贴着墙根移动,戏台上的幕布被风吹得猎猎作响,露出后面残破的 “霸王别姬” 布景。他想起程蝶衣白天的眼神,突然明白那份孤高不是戏子的矫情,而是乱世里的风骨。戏台底下,果然藏着日军的暗哨,手电筒的光柱在黑暗中晃动,照得台板上的木纹格外清晰。

摸到戏台中央,周明远的指尖触到凸起的木钉。按照程蝶衣白天的暗示,他转动木钉,台板缓缓打开。里面没有《兰竹图》,只有一捆戏服和一张纸条,上面是程蝶衣的字迹:“戏魂在,国魂在。” 墨迹未干,显然是刚写不久。他突然听见戏楼外传来脚步声,赶紧将戏服塞进暗格,台板合上的瞬间,正好遮住日军的手电筒光柱。

“谁在上面?” 日军的喝问声传来。周明远躲到幕布后,看见犬养平斋带着伪军走进来。他穿着和服,手里把玩着一把军刀,刀鞘上的樱花图案在月光下泛着冷光。“程蝶衣呢?” 犬养平斋的声音带着傲慢,“告诉他,要么唱戏,要么炸了广和楼。” 这话让周明远想起电影里日军逼迫程蝶衣唱戏的场景,怒火瞬间烧遍全身。

突然,戏楼外传来戏腔:“海岛冰轮初转腾……” 是《贵妃醉酒》的选段,却带着几分悲壮。周明远扒开幕布,看见程蝶衣站在月光里,穿着那件虞姬戏服,脸上施着精致的油彩。段小楼站在他身边,手里握着那把断弦的月琴,两人的身影在月光下格外清晰,像极了戏台上的霸王与虞姬。

“我唱。” 程蝶衣的声音清亮,却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他抬手做了个 “云手” 的动作,身段依旧柔美,眼神里却满是决绝。唱到 “人生在世如春梦” 时,他突然将藏在戏服里的剃刀扔向犬养平斋,剃刀划过空气,带着凌厉的风声。犬养平斋躲闪不及,脸上被划开一道血口,军刀 “当啷” 一声掉在地上。

段小楼趁机抄起月琴,砸向身边的伪军。周明远从幕布后冲出,短刀精准刺入日军的咽喉。三人背靠背站着,戏台上的布景被风吹落,露出后面 “还我河山” 的标语 —— 那是戏班学徒们偷偷写的,墨迹虽淡,却透着不屈的骨气。日军的枪声响起,程蝶衣的戏服被打穿,金线飘在空中,像极了电影里他最后拔剑自刎时的凄美。

“走!” 周明远拽着两人往后台跑。穿过化妆间时,看见镜台上摆着梅兰芳的剧照,照片上的梅先生蓄着胡须,眼神坚定。程蝶衣抓起桌上的胭脂盒,砸向追来的日军,胭脂粉撒在空中,像红色的雪。段小楼用断弦的月琴抵挡,琴身被枪托砸烂,却依旧不肯松手,正如他不肯放弃戏班的弟兄。

胡同里,方景林和文三儿正等着。文三儿的洋车停在拐角,车座下藏着两把斧头。看见他们跑出来,文三儿赶紧挥挥手:“这边!我知道一条近路!” 洋车的铃铛叮当作响,混着日军的枪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跑过戏楼时,周明远回头,看见广和楼的匾额被日军点燃,火光冲天,却依旧挡不住程蝶衣那清亮的戏腔:“劝君王饮酒听虞歌……”

四合院的地窖里,程蝶衣正擦拭着戏服上的弹孔。段小楼坐在一旁,手里拿着那把断弦的月琴,眼神里满是愧疚:“都怪我,没能护住戏班。” 程蝶衣摇摇头,声音轻柔却坚定:“戏班没了可以再建,戏魂没了,就真的没了。” 他的指尖划过戏服上的金线,那姿态让周明远想起电影里他对戏的执着,喉咙一阵发紧。

方景林递过来两碗热水:“犬养平斋已经下令封锁全城,我们得尽快把你们送到城外。” 周明远看着程蝶衣和段小楼,突然明白他们不是戏子,而是战士 —— 用唱腔作武器,用戏服作铠甲,在乱世里守护着中国人的骨气,正如那些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士兵。

深夜的北平城,戏楼的火光渐渐熄灭。周明远站在地窖口,望着远处的星空,想起程蝶衣的戏腔、段小楼的守护、文三儿的勇敢、方景林的坚守。这些身影在他脑海里交织,构成了北平城的脊梁。他知道,只要这脊梁不弯,抗战就不会失败,北平就不会倒下。远处传来鸡叫,天快亮了,新的一天即将开始,而他们的战斗,也还在继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