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长姐回家,带领全家走上人生巅峰 > 第514章 在不同层次结交的人脉圈子

是苏云臻的回信。

苏大哥首先表示妹妹终于给他写信了很高兴,而后惊讶福顺酒楼竟然卖铺走了,同样惊讶叶家这就在镇上开酒楼了。

至今还不知道叶家发家全靠叶青萝带领,只当叶家原本也有家底,又有刘有顺这样的大厨过来自然没有问题。

苏云臻表示会和爹说这事儿,但让叶青萝不必担忧什么。

和叶青萝想的一样,苏云臻说那铺面原本就是一家大酒楼,如今不过是换了个招牌和东家易主,不还是大酒楼?

苏家也没那么霸道不许别人在自家对面做生意。

自然苏家也不会在镇上街对街开两家大酒楼,正常经营便是,还说等他以后回镇上了,要妹妹在叶家酒楼请他这个兄长吃饭。

叶青萝就着夕阳迅速看完信就把意思说了一遍,叶青彦听后很客观地称赞了苏云臻确实大气。

刘有成把兄妹俩送到仙桂村口,看着他们进村这才转头回刘家畈。

当晚,叶青萝又给苏云臻写了一封信。

说叶家在府城西南街柳枝巷租到宅子做糕点散卖生意,三月中旬她会去府城小住的事,并提醒再寄信就寄到福味楼。

从苏家大哥来信可以看到他对新的兄妹关系适应得很好,也能看出他处世的大气,她很高兴自己选择了第三条路。

去到府城当然要拜见长兄,这是礼节。

而她同样想要借助长兄带带新人二堂哥,熟悉府城、进入府城圈子。

当然前提是二堂哥这次能一举考中秀才。

童生是踏入科举之门,秀才是考生结交的名牌,中举才算真正获得科举一争高下的机会。

在不同层次结交的人脉圈子也是不一样的。

当然二堂哥自己也会结交同考,当初县试时不就认识了宋知谦几人,后来几人府试一起同行再后来去沈家私塾读书又成了同窗吗。

只不过有苏云臻带着,朋友圈能拓展得更大更顺利些罢了。

第二天早上,刘有成过来接了叶青彦和叶青萝去镇上,叶青枫要忙其他事情不得空。

而今天不只是沐休,也是叶青彦请夫子吃饭的日子。

虽说还不知院试会是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在家早就商量过这事情,考上秀才就去府学读书,没考中就去清风学院。

镇上私塾能教的、大书房里能读的,叶青彦都读得差不多了,剩下就是积累读书底蕴,哪怕就在家里读书也行。

但为了更好的前程,叶青萝主张去大书院,除了接触更多名师,也能进一步拓展读书圈子的人脉。

读书科举路,没钱是没钱的读法,有钱是有钱的读法。

所以,叶青彦提前去府城就要辞别沈家私塾的夫子们,若是以前就送些糕点一一辞行。

私塾夫子们知道这是学生家的酒楼,以后若有宴客需求也会优先考虑。

上午,叶青萝继续教两个表哥做面点小食,以后做得好了还可提供打包外带的生意。

也就是说,可以在酒楼增加糕点、面点等各种小吃食的点餐打包自行带走的服务,不一定只有茶楼才有糕点卖。

叶青萝教这些手艺都是教基本方法和制作原理,以后同一道吃食被做出了几种吃法也不奇怪。

叶青彦和宋知谦陪着几个夫子来酒楼直接上二楼包厢,叶青萝先安排了几碟糕点和面点小吃食,再奉上好茶,又装了一盘瓜子。

现在还是上午,奉上茶点供读书人说话使用。

等叶青彦那边让伙计来传话之后,才开始上酒菜,陆续上菜就上了十二道菜,很是隆重了。

夫子们受了礼待也会对这么有心的学生上最后一课。

不只对科考经验多有提点,甚至可能会将自己在府城的一些人脉也告诉他们。

考生去了考场之上就是凭本事提笔了,但在科考期间却有很多出门在外需要注意的小经验。

科考期间会有各种人靠近你,使坏的、兜售生意的、猜考题的、卖内幕题的……那时候一定要保持理智和戒备,天上没有馅饼掉。

这些话,夫子在塾里也会常说,但没私下对满意的学生叮嘱更多更细致。

叶青彦到沈家私塾读书后,跟着同窗们的习惯和私塾的惯例确实学到了不少人情面子事,就像给夫子送节礼、年礼、寿礼……

都是必不可少的同窗们示好夫子的小手段,他也不敢落后。

而同窗们表面散漫背地里却在偷偷苦读的事,他进私塾很快就发现了,自然更加不敢落后。

而他连表面散漫都不敢,不敢浪费点滴时间耽误读书。

自然,他这种有几分读书天赋又肯勤学苦读还懂世故变通的学生,是夫子们最喜欢的学生。

今天夫子们肯接受叶青彦的邀约而来,本身就是满意这个学生而愿意给面子,自然一顿饭吃下来已是师生皆大欢喜。

他们来得早,先茶点后酒菜,微醺不算醉,话到投机气氛正好,不过终有散席时,叶青彦和宋知谦陪着夫子们走小巷回东南街去。

夫子们说要散散酒,一路走二街、穿小巷很快就到了沈家私塾,他们将人送进门这才作揖告辞。

而后叶青彦和宋知谦站在私塾门外相视无言,却是齐齐松了一口大气。

沈夫子当年也在府学读书,有老夫子和同窗在府学做授业夫子。

还有两位老夫子门下的师兄如今在京城为官,虽是个五品阶,也是很多读书人攀不起的前程了。

当然府学出来的科举人不计基数,历年历代都有入朝为官或外放地方的,只是沈夫子不熟悉没有多说。

其他夫子也有府学读过一年半载的,也有县学读过两年的……

都是最后科举屡试不中或是家中长辈身故误了考期的,也有考过几次没中举就做个授业先生养家糊口的。

也有见过科举残酷不擅长应考最终放弃科举一路,读书写文章写话本当夫子,能够养家糊口、生活安逸就满足了的。

这些夫子以往在塾里可不会说这些,如今酒过三巡倒将两个学生当作后辈朋友说了不少体己话。

对叶青彦和宋知谦也是大长见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