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长姐回家,带领全家走上人生巅峰 > 第319章 就像一个大儒在教你读书

杜掌柜目光看向走远的叶青彦,小声道:“你二堂哥在买天一先生的文集,一册八百文。”

“天一先生的文集除了有一些文章、见闻游记还有一些读书心得、科举策论,没有分类就是按撰写顺序编结成集。”

“天一先生是名扬天下的大儒,是无数读书人尤其是考生崇敬的先生,他的文集比溪照先生的《溪山集》还要贵些。”

“不过溪照先生是这两年里闻名起来的大儒,名气、威望、资历都是比不过天一先生的。”

所以《溪山集》单册价是五百文。

书局的书五花八门各种都有,只有启蒙三百千最便宜,只要几十文一册,但也字数不多。

其次是销量最好的话本子,单册一百文,有一册即一个完整故事的,也有几册、十几册乃至二十册的长故事。

能出这么多册话本子当然也是故事受看书人喜爱的原因在,有人喜欢看才会有长故事的出路。

销量多、册数多,足以弥补价钱低的问题。

大儒的书流动范围小,买得起的做为藏书可传子孙后人,买不起的也能找人借阅,有人愿意出借的话……

叶青彦自己在攒天一先生的文集,这么贵的书价说明私塾无同窗有又或者无同窗愿借。

叶青萝点头,小声问:“多谢先生指点,那……大儒文集出到哪里了?”

杜掌柜忙道:“出到二十六册了。”

“天一先生二十年来读书不怠、学识渊博,正是应了读书人那句:读破万卷书、行破万里路,文集里最多的还是读书心得,以及历年秋闱、春闱的文章点评。”

而这也是书虽贵,读书人也想要攒一攒的原因。

一个饱读诗书的人对自己同样在读的诗书的一些看法、思路,就像一个大儒在教你读书。

可不是谁都有好运请到一个这样的大儒教你启蒙、收你为徒,而今买他的书认真研读,却能得到一些指点。

谁不愿意?

“请先生帮我把天一先生文集的最后六册给我算上,一会儿结账。”叶青萝道。

杜掌柜诧异:“别人攒书都是从头往后攒,你咋从后往前攒?”

叶青萝微微一笑,道:“先生刚才也说了,天一先生二十年来读书不怠、学识渊博。”

“目前为止,文集已出二十六册,我假想一下啊,一年出一册,多的是早年出得勤些。”

“也就是天一先生年轻时还是读书求学的年纪,读书更专注、更求学若渴也更有想法连篇时,因而想法呈现于文字之中。”

“步入中年的天一先生学识沉淀下来,思想更加深奥长远,所读之书、所阐述的观念也会更加深奥渊博。”

“若早年如清溪缓流,中年则如浩瀚深海,年纪越长、阅历越深,则见识越如苍穹、如星河。”

“若是一路从前面读过来,定然也能感受到这种学识由浅而深、由深而趋向自然玄妙的不同。”

“但我堂哥他攒书辛苦,便要攒齐大儒年轻时思想见解也不容易,等他读到大儒中年时期的思想得何年何月?”

“不如破釜沉舟从后往前学,站在高人的肩膀上先看看远方的风景,感受万千世界的深奥复杂,再回头去看高手的来时路。”

“若我堂哥有幸能读懂高手巅峰时期的半分思想,必也是半生受用的。”

叶青萝一番话,说得杜掌柜表情变幻莫测,最后竟在柜台后站起了身,朝着她抱拳作揖。

叶青萝目光一跳,连忙认真还礼,不敢受读书前辈的一礼,急忙道:“杜先生这是要吓死小女了。”

杜掌柜笑呵呵道:“有如此深刻理智之言,不愧是……咳,你的才情学识,老杜我是知晓的,只是没想到竟如此通透。”

“先生过赞,只是我……比较精明?”叶青萝故意讪笑着道,一副不敢接受夸奖的模样。

不等杜掌柜继续说什么,叶青萝忙道:“我先带弟弟们去书架那边转转。”

说完又福了福,赶紧带着三个弟弟走开了。

杜掌柜笑眯眯地看着她落荒而逃的样子,心下感慨,叶童生是幸运的。

多少读书人以收藏了天一先生的文集而自傲,仿佛在攒天一先生的书就是自己的读书优越感了。

当然其中也有不少人是真正在读书的,但又有多少真正求学的读书人根本买不起大儒一套书?

叶青彦在考童生之前就在书局接一些誊抄活儿,赚点笔墨钱罢了。

直到他考上童生、进了沈家私塾读书,成为童生就意味着拿到了科举入场资格,有了功名后他也有了机会卖诗。

不只是同窗里有人需要,有时书局这边也会接点小单子,不过书局这边养着的读书人也不少,一般轮不到外面的人。

叶青彦偶然一次遇上,从他这里接到一个写诗的机会赚了二两银子,当时就一脸欣喜买下两册《天一文集》。

后来又来买了一册,正是去年这时候吧,具体日子不太记得了。

从他每次欣喜笑容、小心翼翼将书册放入怀中来看,他自然是想攒书且会去读的。

也因此刚才见小姑娘问叶青彦想买什么书、叶青彦却拒绝了之后,他便忍不住透露了一下。

小姑娘写书赚钱,比他们这些老秀才写诗文话本赚钱还快,她有心给堂哥送书,提点一下她怎么了。

这两个月下来看到小姑娘同时写小故事和话本子,他们都有种蹉跎岁月、浪费光阴的羞耻感。

他听东家说小姑娘卖给柳林镇那小子一套江湖故事的细纲,那小子如今靠写这个故事赚钱还债呢。

而且东家已和小姑娘谈妥,会卖多几个故事细纲给他们书局,他已经和东家说了,他要写一个。

对此,他和老林都很佩服小姑娘,想法是真的多。

他们要写一套完整的故事下来,怎么也得一年半载的,可不是每天都有精力、有想法去写的。

相比那么多册的话本子,他们更愿意写诗文,只是写诗行文哪来那么多灵感和念头通达?

只能等、只能遇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