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长姐回家,带领全家走上人生巅峰 > 第307章 加班两小时的价值

叶青萝没想到老太太会想要增加人手,是她考虑不周了。

她道:“那几家老太太都是奶奶熟悉的人,奶奶觉得可用那就用,一天工钱多少、三个时辰怎么安排好?”

“别到时忙了作坊又忙不过来家里,上工迟到、下工要早,可别吵起来影响她们往日的交情。”

说到这个,叶刘氏笑了,道:“放心吧,你奶精着呢,那些人能不能行这个月用几天就知道了。”

“这个月不还集中做小件儿嘛,若不行就不会让她们接触到斗篷料子。”

“一天二十文的工钱只做三个时辰,家里正劳力也就这个价,老太太在外头可没这么好的事儿做。”

“又都是附近的,便是冰天雪地时上工都容易,到冬天外头不好找活儿时,她们的工钱对家里就是一大贴补了。”

“你奶说,若是她肯定会把握机会好好干活赚下这笔钱的。”

“也因是几十年邻里知根底,会更识趣有眼力劲儿,不会犯错招人嫌,也失了自己的脸面。”

“她能这么想,其他人也会。增加人手能加快裁衣料的速度,两边作坊的进度就有保障了。”

“我和你大伯娘也能腾出时间干别的活儿,也能缝制衣裳,我俩合起来算一个工也能赚回一点请老太太们的工钱了。”

老太太把什么都合计好了,叶刘氏自然觉得可行,回来告诉闺女,若闺女不同意她都想劝闺女同意。

没想到叶青萝爽快地答应了,相信老太太会看人。

二十文的工钱并不多,但裁衣料是靠半生接触针线的经验,又是重复裁同一种款式,说不上什么技巧了。

叶青萝还是提醒了一句:“加上奶奶正好六个老太太,小物件儿正好六种,每人负责一种,重复裁同一种也熟能生巧,不容易出错。”

叶刘氏点头,笑道:“是该如此,到时斗篷料子也一人负责一个颜色的料子。”

目前只赶读书男子的斗篷款,六种布料颜色会有三种身高体型。

以五岁启蒙入学开始,五到七岁、八到十岁、十一岁到十三岁、十三岁到十六岁、十六岁到二十岁、二十岁到二十五岁。

二十五岁身高基本固定。

主要还是区分了六种身高,至于胖瘦是否合身,也只按大多数人体形决定了两种伸缩的胖瘦款。

过胖和过瘦没有款,但会根据店铺回馈赶制补救,若客人没有合适的回家去自己找人做一套出来……

这本来就是预料之中会被别人学了去的结果,这世界里没有专利没有版权没有商标,除了抢商机赶货还能怎样?

干豆皮还有个手艺秘方,也不会独家太久就会被有心之人琢磨出来的。

成衣这种明面上的东西,会针线的人看一看就差不多学会了。

这也是起步就要赶货的主要原因了。

叶刘氏说完增加裁衣料的人手后,又反馈了作坊妇人们也想要晚上赶工一个时辰的提议。

干货作坊都在赶货,是为了在下雪前尽快赶一批货给东家往各地铺面,以免风雪天路难行。

成衣做好不也是要铺货的?这又是冬天合用之物,眼看着冬天来了,当然也要尽快赶货。

妇人们的提议初衷是为作坊为东家着想,当然赶货增加时间也有钱的。

她们想着晚上回家也没什么做,无非就是给自家再做点针线,可农家人哪来那么多新衣添置?无非就是绣些小件儿攒起来去镇上卖。

卖那点劣质小绣品又有几个钱?

以前不觉得,在成衣作坊这些天每天摸着的都是以前半辈子没摸过的好料子。

自然明白以前那种绣品卖不起价不只是绣庄压价的原因,那质量有钱人不爱要本来就卖不起价。

好与坏都是相互的,只可惜了自家绣花手艺。

如今成衣作坊每天摸着好料子穿针引线忙,忙得舒心都不觉得累了。

既不用洗衣做饭带娃,又不用下地喂猪喂鸡,每天干干净净地坐在暖和的屋里,做熟了偶尔聊下家常说笑几句也不碍事儿。

虽不似以前串门儿也没在老桂花树底下聚着闲话,但如今每天做工都是实打实的进账呢。

这几天赶的小物件儿都是按三十文算工钱的,等以后做成衣还有绣花正式分组了,不同组是按不同手艺分的,工钱也不一样呢。

绣艺好的赚得多,但绣花也费时间一些,就各凭本事按勤快用心的表现来赚钱吧。

到时估计都不敢多说话生怕手上活计慢了,慢了也罢了,若缝错了毁了布料可是要赔钱的。

一开始听着都还觉得惊吓,但这些天用好料子缝着小物件儿,倒也没觉得多吓人了,一个个都安稳着呢。

于是就想着晚上再做一点,多赚几个子儿。

叶刘氏说完这个又道:“裁衣料的事你奶是认为很有必要,其他人夜里还要赶工这个……”

“你奶是怕同意赶工,这些人白天就不上心想拖到夜里继续,明明白天就能做好的事情,结果还要多一个时辰才能做完,赚咱们的工钱呢。”

“再个,夜里想要好好做针线活儿,就要增加灯油了,那种大灯笼每个屋子都要,又都是布料,怕防火不方便。”

叶青萝正盘算着加班两小时的价值,听说大灯笼立刻便道:“屋里不用那种大灯笼,多点两盏油灯。”

农妇夜里忙完回屋做针线不也是用油灯?有些人家为了省灯油都会在堂屋点上一盏,家里人做什么都聚在一块儿。

若月色好就在院子里,再不行就早早歇下了,夜里歇得早白天有精神干活儿,也不浪费时间。

除了大户人家谁家用得起灯笼?

便是镇上市井小户,除了檐灯照路,屋里也少用烛台的,主流灯油都是桐油,要不要节省或添多少水全看各家。

桐油灯本身也比其他灯油亮一点没那么晃眼,已是很适用的照明工具了。

成衣作坊要加班可是几屋里全都要点上好几盏油灯的,比干货作坊消耗要大,增加一个时辰又能做多少活儿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