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时间,转瞬即逝。
这三天里,赵小白几乎足不出户,全心投入到行前准备中。他清点了一下自己的家底,将在拍卖会反杀劫修所得以及自身储备的灵石、材料尽数利用起来,在万宝城几家信誉良好的大店铺,采购了大量所需物资。
重点自然是丹药。他亲自开炉,凭借高超的丹道造诣,炼制了数种应对特殊情况的丹药:有能短时间内抵御阴邪瘴气的“清瘴丹”,有可稳定心神、对抗幻象的“冰心丹”,有能快速补充筑基期修士大量灵力的“回元丹”,甚至他还特意尝试改良了一种二级丹药“避雷丹”的丹方,虽然无法完全免疫雷霆,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雷电入体的伤害,并加速对残余雷力的化解。此外,各种疗伤、解毒的常规丹药更是备足了分量。
除了丹药,他还购置了几套品阶不错的阵旗阵盘,既有隐匿行踪的,也有具备一定防御能力的,以备在危险环境中临时构筑营地之用。一些记载东海海图、海兽习性、以及雷暴海周边区域传闻的玉简,也被他买下,仔细研读。
当晨曦微露,第三日的辰时来临,赵小白退掉了迎仙居的房间,身形如一缕青烟,汇入早起的人流,向着城东码头方向行去。
城东码头与城内的繁华喧嚣截然不同。空气中弥漫着咸腥的海风气息,夹杂着渔获、桐油和淡淡铁锈的味道。巨大的港口停泊着各式各样的船只,有凡俗渔民使用的木质帆船,但更多的则是造型各异、闪烁着各色灵光的修真海船。这些海船或以坚固的灵木打造,或以某种妖兽骨骼为主体,船身铭刻着御风、辟水、防御等阵法符文,大小不一,小者仅如房舍,大者堪比移动的宫殿楼阁。
喧闹声、号子声、海浪拍打岸堤的哗哗声、以及海鸟的鸣叫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派忙碌而充满生机的景象。许多修士在此登船或下船,有的组成固定团队,有的则是像赵小白这般单独前来,寻找合适的船只。
赵小白目光扫过,很快便锁定了苏沐雨提及的“乘风号”。那是一艘长约三十余丈的中型海船,通体由深褐色的“铁杉木”打造,船身线条流畅,闪烁着沉稳的土黄色灵光,显然防御阵法不俗。船帆并非布帛,而是某种银色妖兽皮炼制而成,其上风系符文流转,一看便知速度不慢。此刻,已有不少修士正在登船。
他一眼就看到了站在船舷边的苏沐雨。她今日换了一身便于行动的深蓝色劲装,勾勒出挺拔矫健的身姿,青丝依旧简单束起,背上多了一个狭长的包裹,隐隐有雷纹闪烁,似是她的兵刃。她正与一名穿着船长服饰、面容沧桑、留着络腮胡的中年汉子交谈着,那汉子修为在筑基中期,气息沉稳,应该就是“乘风号”的船长。
看到赵小白走来,苏沐雨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对那船长说了句什么,便迎了过来。
“赵道友,准时。”苏沐雨笑道,目光在赵小白身上一扫,敏锐地感觉到他气息比三日前似乎更加圆融内敛,心知他这三日定然做了充分准备。
“苏道友久等了。”赵小白抱拳,随即看向那走过来的船长。
“这位就是赵白道友吧?鄙人姓张,是这乘风号的船长。”络腮胡船长抱拳行礼,态度不卑不亢,“苏仙子已与我说过,二位此行目的地是雷暴海外围的‘雷鸣岛’。航线我们熟悉,但雷暴海附近近来不甚太平,异象频发,海兽也躁动许多,风险不小,船资需一百下品灵石一人,抵达雷鸣岛后结清,如何?”
这个价格对于这条危险航线而言,算是公道。赵小白点头同意,与苏沐雨一同缴纳了部分定金,便在张船长的安排下,登上了乘风号。
船上空间比从外面看要宽敞一些,运用了简单的空间拓展技术。乘客约有二三十人,修为多在筑基期,炼气期只有寥寥数人,且看上去像是某些筑基修士的随从或子侄。众人神色各异,有的闭目养神,有的低声交谈,有的则警惕地打量着新上船的乘客。显然,前往雷暴海区域的,大多都不是易于之辈。
赵小白和苏沐雨被安排在了相邻的两个独立舱室,虽然狭小,但干净整洁,设有基本的隔音和防护禁制。
不多时,伴随着张船长一声浑厚的“起航!”,乘风号船身微微一震,笼罩船身的土黄色灵光变得浓郁,银色船帆无风自鼓,吸纳着天地间的风灵力。海船缓缓驶离码头,速度逐渐加快,破开蔚蓝色的海水,向着东方那水天相接之处驶去。
站在船舷旁,看着万宝城那巨大的轮廓在视野中逐渐缩小,最终化为海平面上的一个黑点,直至彻底消失,赵小白心中升起一种远离尘嚣、奔赴未知的奇异感觉。海风猎猎,吹动他的青衫与发丝,带来一股前所未有的开阔与自由。
苏沐雨也站在他身旁,同样眺望着远方,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
最初的几天,航行颇为顺利。碧空如洗,海面平静,只有偶尔跃出水面的低阶海鱼,为旅途增添几分生气。赵小白和苏沐雨大部分时间都待在甲板上,或是各自打坐修炼,或是倚着船舷交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