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沐雨那句“不过是比常人多了几分运气罢了”,说得轻描淡写,但赵小白却能听出其中隐含的艰辛。天赐灵根是机缘,但能将雷灵根修炼至筑基巅峰,所需的毅力、资源与面临的凶险,绝非一句“运气”可以概括。
他并未点破,只是微微一笑,抬手为苏沐雨空了的茶杯续上云雾灵茶。茶汤清冽,热气袅袅,在两人之间氤氲开淡淡的灵气与茶香。
“苏道友太过自谦。”赵小白放下茶壶,语气平和,“天道酬勤,运道亦是实力的一部分。能把握住运道,并将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修为,更是难得。”
苏沐雨闻言,明眸中闪过一丝异彩。她行走修真界多年,因其容貌与天赋,遭遇过太多或贪婪、或嫉妒、或刻意逢迎的目光与言语,如赵小白这般目光清澈、言语中正,仅就事论事者,反倒少见。她心中对这位偶然出手相助的青衫修士,不由得又高看了几分。
“赵道友此言,倒是深得我心。”她端起茶杯,以茶代酒,向赵小白示意了一下,“适才多谢道友解围,那林豹虽是个草包,但其背后的林家在这万宝城确实有些势力,纠缠起来,虽不惧,却也麻烦。”
赵小白也举杯相应:“些许小事,苏道友不必挂怀。我辈修士,路见不平,若力所能及,自当伸手。”
两人对饮一口,气氛比之初见时更为融洽。
苏沐雨性格爽利,不喜拐弯抹角,放下茶杯便直接问道:“观道友气度修为,绝非寻常散修。方才那破去符箓的一指,对灵力的掌控妙到毫巅,便是专精此道的剑修,也未必能有如此火候。道友莫非是剑宗高足?”
赵小白沉吟片刻,并未完全隐瞒,但也未全盘托出:“赵某确实涉猎过剑道,但并非剑宗弟子。所学颇杂,于丹道一途,略知一二。”
“丹道?”苏沐雨眼中讶色更浓。炼丹师她见过不少,大多专注于控火、蕴丹,气息偏于温和沉静,少有像赵小白这般,身上还带着一股内敛的锋锐之气,竟能将丹师的沉凝与剑修的锐利融为一体而不显突兀。“道友竟是丹剑双修?难怪根基如此浑厚扎实!”
她语气中带着毫不掩饰的赞叹。丹道与剑道,一者需静心凝神,沟通天地药性;一者需勇猛精进,锤炼杀伐之术。两者看似南辕北辙,想要齐头并进,难度极大,非大毅力、大智慧者不可为。
“双修谈不上,只是略有涉猎,互为印证罢了。”赵小白谦逊道,随即话锋一转,“倒是苏道友,雷灵根霸道刚猛,乃诸法之中攻伐第一,但修行之时,对经脉、丹田的负荷亦是极大。道友能修炼至如此境界,而灵韵圆融,根基稳固,实在令人佩服。”
提及自身修行,苏沐雨也来了谈兴。她虽为散修,但于雷法一道自有其骄傲与见解。“赵道友所言极是。雷霆者,至阳至刚,亦蕴含毁灭与新生之机。初时修炼,确实如履薄冰,需以自身为引,承受雷霆淬体之痛,稍有不慎便是经脉尽毁的下场。”她伸出自己的手,手指修长白皙,看似柔弱,但赵小白能感觉到其中蕴含的、足以开山裂石的恐怖力量,“后来渐渐明悟,不能一味硬抗,需以神念引导,以水德润泽,刚柔并济,方是长久之道。譬如炼丹,猛火与文火,亦需交替使用,方能成丹,是也不是?”
她竟以炼丹之理来类比雷法修行,可见思维之活络,悟性之高。
赵小白听得眼中异彩连连,抚掌赞道:“妙哉!苏道友此喻,可谓直指核心!刚不可久,柔不可守,阴阳相济,方是大道。炼丹亦是如此,药性有君臣佐使,火候有急缓文武,调和鼎鼐,本质亦是平衡之道。”他心中对苏沐雨的欣赏又增几分,此女不仅天赋异禀,悟性更是超群。
两人越谈越是投机,从灵力运转的细微之处,到突破瓶颈的心得体悟,再到对某些神通法术的见解,竟是颇有惺惺相惜、相见恨晚之感。赵小白根基来自于青岚宗正统传承与药老的绝世指点,底蕴深厚,视野开阔;而苏沐雨身为散修,于实战中磨砺,想法天马行空,常有惊人之语,往往能从一个意想不到的角度,给赵小白带来新的启发。
尤其当话题深入至丹道时,赵小白更是展现出了远超其表面修为的渊博学识。他不仅对各类灵草药性了如指掌,对于药力融合、君臣佐使的理解更是深入本质,偶尔提及的一些冷僻丹方或是失传的炼丹手法,连苏沐雨这等对丹道了解不深之人,也能感觉到其中的不凡。
“……故而,处理那‘雷击木’,并非要将其阴煞之气尽数祛除,反而可以其为核心,辅以‘阳炎草’、‘地心玉髓’,调和阴阳,炼制出的‘雷阳丹’,对于修炼纯阳功法或雷法修士突破瓶颈,效果更佳。”赵小白侃侃而谈,将一种苏沐雨此前认为几乎无法入药的灵木,指出了全新的利用方向。
苏沐雨听得美目熠熠生辉,她曾偶然得到过一小截雷击木,却苦于无法利用,只能弃之不顾。此刻听闻,只觉豁然开朗。“没想到丹道之中,竟有如此精妙的平衡之理!赵道友于丹道一途的见解,当真令人大开眼界,沐雨佩服!”她这话说得真心实意,看向赵小白的目光中,已带上了几分钦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