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煞教主伏诛,如同抽去了支撑魔教存在的最后脊梁。残余的抵抗在道门联盟摧枯拉朽般的清剿下,迅速土崩瓦解。负隅顽抗者被当场格杀,更多的魔修则如同丧家之犬,仓皇逃离这片他们曾经盘踞、如今却已成葬身之地的总坛,遁入东域广袤而危险的山野之中,等待着或许永无止境的追捕与最终的覆灭。
持续数年的东域道魔大战,终于在这一天,伴随着黑煞总坛的烈焰与硝烟,缓缓落下了帷幕。
结果是道门联盟的胜利,但无人欢呼雀跃。
胜利的代价,是“惨胜”二字都难以完全形容的沉重。
昔日阴森宏伟的黑煞总坛,如今已是一片触目惊心的废墟。焦黑的断壁残垣相互倾轧,碎裂的骸骨与破损的法器混杂在凝固的污血与灰烬之中,散发出令人作呕的混合气味。一些地方仍有零星的火焰在燃烧,黑烟滚滚,直上云霄,仿佛无数枉死魂灵不甘的叹息。
联盟修士们沉默地在废墟间穿行,收敛同门的遗体。那些曾经鲜活的面孔,此刻变得冰冷、僵硬,或残缺不全。有人找到了挚友,抱着尸身无声恸哭;有人寻不着熟悉的袍泽,只能对着某个可能陨落的方向,深深叩拜。压抑的悲泣声、沉重的脚步声,以及搬运尸骸时偶尔发出的声响,构成了胜利之后最令人心碎的背景音。
青岚宗的营地,气氛同样凝重。出征时意气风发的队伍,如今人数锐减。熟悉的师兄弟、师叔伯,许多都已长眠于此。活下来的人,也大多身上带伤,脸上带着难以消弭的疲惫与劫后余生的恍惚。营地一角,整齐地摆放着覆盖白布的遗体,如同一片沉默的雪原,刺痛着每一个人的眼睛。
赵小白站在自己的营帐前,望着那片刺目的白,目光幽深。他身上的伤势在丹药和自身强韧的恢复力下已好了七七八八,但内心的空寂与沉重,却非药石可医。柳如烟坠落的身影,同门倒下的惨状,以及最后那场与金丹魔修以命相搏的惨烈,如同走马灯般在他脑海中回放。他紧了紧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带来一丝尖锐的痛感,才勉强将那股翻涌的情绪压下。
“战争结束了。”他低声自语,声音里没有喜悦,只有无尽的疲惫。他参与其中,浴血奋战,甚至立下赫赫战功,但此刻,他感受不到丝毫胜利的荣光,只有一种深入骨髓的倦怠,以及对生命无常的凛冽认知。
数日后,联盟在已被清理出的黑煞教原总坛广场上,举行了一场简朴而庄严的祭奠仪式,告慰所有在此战中陨落的英灵。随后,各宗开始陆续拔营,带着阵亡者的骨灰与伤残的同门,返回各自的宗门。
青岚宗的回归,没有盛大的凯旋仪式。当灵舟舰队承载着幸存者和累累伤痕,缓缓降落在青岚山门时,迎接他们的是漫山遍野的缟素,以及无数门人弟子压抑的哭声。战争的残酷,在这一刻以最直接的方式,呈现在每一个留守宗门的人面前。
此战,青岚宗折损了一位元婴初期的太上长老,金丹长老陨落七人,筑基弟子伤亡逾三百,炼气弟子更是损失惨重。这份名单,如同一块巨石,压在每一个青岚宗修士的心头。
然而,巨大的牺牲也换来了前所未有的威望。青岚宗作为联盟主导宗门之一,在此战中展现出的决断与实力,尤其是最后关头,其弟子赵小白(丹剑子)勘破魔阵弱点,为最终胜利奠定基础的事迹早已传开,使得青岚宗在东域的声望一时无两,隐隐有成为正道魁首之势。周边原本摇摆的势力纷纷遣使来贺,表示亲近与归附。
战争阴云散去,但宗门的重建、伤员的救治、对魔教余孽的清剿、以及势力范围的重新划分,千头万绪,都需要时间和精力去处理。
半月后,宗门赏功殿。
大殿内气氛肃穆。宗主玄玑真人高踞上首,两侧是各峰峰主以及参与此战的核心长老。下方,则站着数十位在此次大战中立下显着功勋的弟子,赵小白赫然站在最前列。他依旧穿着那身洗得发白的青岚宗内门服饰,神情平静,看不出太多情绪。
论功行赏开始。执事长老手持玉册,声音洪亮地念诵着一个个名字及其功绩,颁发的奖励包括灵石、丹药、功法、法器,乃至进入秘境修炼的资格。每念到一个名字,都有羡慕与敬佩的目光投去。
终于,轮到了赵小白。
“弟子赵小白,听封!”执事长老的声音带着一丝郑重。
大殿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个年轻的筑基弟子身上。
“弟子赵小白,于黑风隘口之战,勇猛果敢,力斩筑基后期魔修,协攻金丹魔修,扭转战局;于枯骨林之战,以丹道之术,破万鬼噬魂大阵,救出被困同门;于总坛决战,身先士卒,纠缠金丹魔修而不败,更以超凡见识,勘破‘万魔蚀骨大阵’能量淤积之薄弱节点,指引攻坚队一举破阵,为覆灭黑煞教立下首功!经宗门决议,评定其功勋为——甲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