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锣密鼓的第三关——心性考核,已然来临。
与前两关那人声鼎沸、万众瞩目的场景截然不同,心性考核的场所,设在了青云峰后山一处名为“静心潭”的禁地。此地寻常弟子根本无权靠近,四周古木参天,绿荫如盖,唯有一汪深不见底、水色幽碧的寒潭静卧其中,潭水不起丝毫波澜,仿佛能吞噬一切声响与光线,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令人心神不自觉沉静的奇异力量。
通过前两关筛选,最终有资格参与心性考核的弟子,已不足百人。能走到这一步的,无不是各峰菁英,修为至少也在筑基中期,心志、天赋皆为上之选。然而,站在这幽静的潭边,感受着那无处不在的沉寂压力,即便是萧辰、樊妙晴这等人物,神色间也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熊霸收敛了平日里的豪放,王铁柱更是紧张得手心冒汗。
赵小白立于人群之中,目光扫过那深邃的潭水,心中亦是凛然。他能感觉到,此地布置有极其玄奥强大的阵法,不仅能隔绝内外,更能直接影响人的心神。
“肃立,凝神。”
一个苍老、平和,仿佛自遥远时空传来的声音,毫无征兆地在每个人耳边响起。这声音并不响亮,却带着一种直透灵魂的力量,让所有人心头一清,杂念顿消,不由自主地按照吩咐,屏息凝神,站直了身体。
下一刻,静心潭上空,空间微微荡漾,一道身影悄然浮现。
来人身着朴素的灰色道袍,身形清瘦,面容古朴,看不出具体年岁,唯有一双眼睛,仿佛蕴藏着无尽星空,深邃、浩瀚,又带着洞悉世情的沧桑与淡漠。他周身没有丝毫灵力波动外泄,就那样静静地悬浮在那里,却仿佛成为了整个天地的中心,连那幽深的静心潭,都似乎因他的出现而变得更加沉寂。
元婴期太上长老!
无需介绍,在场所有人,包括心高气傲如萧辰,都在感受到那股无形道韵的瞬间,低下了头颅,躬身行礼,心中充满了敬畏。这是生命层次上的绝对差距,是真正站在此界顶端的存在。
“免礼。”
太上长老目光平静地扫过台下众人,那目光仿佛能穿透皮囊,直视灵魂本质。所有人都感觉自己在那一瞥之下,仿佛毫无秘密可言。
“真传弟子,宗门脊梁。天赋、战力固然重要,然,心性、道心,方为根本。”太上长老的声音依旧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道心不坚,纵有通天之资,亦如沙上筑塔,终将倾覆。心术不正,纵有擎天之力,亦为宗门大患,遗祸无穷。”
“今日,由老夫施展‘问心术’,映照尔等本心。无需抵抗,亦无法抵抗。敞开心扉,直面己身。凡对宗门心怀叵测、道心有瑕、意志不坚者,自会显现。”
说罢,太上长老缓缓抬起右手,对着下方众人,虚虚一按。
没有任何惊天动地的异象,也没有狂暴的能量冲击。
但就在他手掌按下的瞬间,赵小白只觉得周身空间微微一凝,眼前的一切景象——幽潭、古木、同门、乃至那位太上长老——都如同水中的倒影般,开始模糊、扭曲,最终彻底消散。
他发现自己陷入了一片绝对的黑暗与寂静之中。
五感被剥夺,神识被压制在识海深处,无法离体分毫。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了他孤零零的“意识”存在。
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孤寂、迷茫,甚至是恐惧,开始不受控制地滋生。这是生命对于未知、对于虚无最本能的反应。
“我是谁?”
“我在哪里?”
“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种种哲学般的叩问,如同魔音,在空寂的黑暗中回荡,冲击着他的心神。
赵小白谨守灵台一点清明,他知道,考验已经开始了。这最初的黑暗与孤寂,便是对意志力的第一重考验。他回想起自己从青山村走出,回想起杂役峰的艰辛,回想起一次次险死还生的搏杀,回想起药老的指引,回想起与樊师姐的约定……这些经历,如同磐石,稳固着他动摇的心神。
“吾之道,在于争!争一线天机,争长生逍遥,争无愧于心!”他在心中默念,对抗着那无边的虚无。
不知过了多久,黑暗渐渐退去。
眼前景象变幻,他发现自己回到了青山村,回到了那个懵懂无知的少年时期。父母慈祥的笑容,玩伴们的追逐打闹,炊烟袅袅,鸡犬相闻,一派祥和安宁。
“小白,回来了?快,娘给你做了你最爱吃的烧饼。”
“小白哥,今天我们去后山掏鸟窝吧!”
“孩子,平平安安就好,莫要去想那遥不可及的仙道了……”
温馨的画面,关切的话语,如同最柔软的绳索,缠绕着他的心,一种强烈的留恋与安逸感涌上心头,诱惑着他放弃那充满荆棘与危险的仙途,回归这平凡却温暖的怀抱。
这是对“尘缘”的考验,对“出世之心”的拷问。
赵小白看着父母那熟悉而真切的面容,心中涌起酸楚与不舍。但他知道,这一切皆是虚妄。他的道,不在这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