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接下来的几天,实验室的氛围确实在悄然发生着变化。那种曾经令人窒息的、如同精密仪器内部般的绝对静谧,被一种更富生气的、带着思考温度的专注所取代。键盘的敲击声不再显得突兀,偶尔夹杂着封瑶凝神时无意识的笔尖轻叩桌面的细响,或是徐卓远快速翻阅文献时纸张的摩擦声。他依旧沉默寡言,下达指令言简意赅,如同最精简的代码,但封瑶凭借重生后磨砺出的敏锐洞察力,捕捉到了那深潭之下微澜渐起。
他审视她工作时,那曾经纯粹是权衡、评估利弊的眸子里,那种冰冷的计算意味淡了些许。偶尔,在她迅速理解并执行了一个复杂指令后,或是她提前预判到某个实验步骤可能的风险并提出备选方案时,他眼底会掠过一丝极难捕捉的、类似于认可的光芒,短暂得如同星子划过夜空,却足以让封瑶内心振奋。
这种变化,在林朗送来接口模块测试结果后,变得更加明显。测试数据出乎意料的好,不仅达到了预期,甚至在极端模拟环境下的稳定性和数据传输精度都略有超出。徐卓远盯着屏幕上的曲线图,指尖在桌面停顿了片刻,随即干净利落地将数据打包,发送给林朗。而邮件正文里,除了必要的数据说明外,破天荒地附上了一句:“设计优良,致谢。”
这简短的四个字,让在一旁整理资料的封瑶都微微讶异。她清楚地记得,前世徐卓远与合作者沟通,评价最高也不过是“符合要求”或“无重大瑕疵”。“优良”和“致谢”同时出现,几乎可以算是他情感表达上的“溢美之词”了。
她趁着徐卓远去隔壁精密仪器间进行每日例行校准的空隙,给林朗发了条信息,转达了徐卓远的肯定,并再次诚挚地感谢他的鼎力相助。
林朗的回复快得像是一直守在手机旁:[!!!能让徐神说出‘优良’还带致谢,我这趟腿跑得值!封瑶学妹,你们项目组这效率也太吓人了,这么快就出结果了?以后有什么硬件方面的需求,随时招呼,千万别客气!]
他的热情与友善,像一缕活泼跃动的阳光,透过实验室厚重窗帘的缝隙,硬生生挤了进来,在这片曾被绝对理性统治的空间里投下了一小片暖融融的光斑。封瑶看着屏幕上跳跃的文字,唇角不自觉弯起,回了句“[谢谢学长,一定!]”。她心中对这位看似玩世不恭实则极其靠谱的学长好感倍增。同时,她也更清晰地意识到,徐卓远并非真的排斥所有外界联系,他只是极度挑剔,壁垒森严,只认可真正有价值、能经得起他严苛标准检验的人和事。林朗,正是凭借其过硬的专业能力和高效的成果,硬生生为自己赢得了一张踏入这片禁区的“临时通行证”。
转折发生在这天下午。
封瑶正在处理一批新采集的、复杂度极高的脑电信号预处理数据。这批数据来自一位情绪波动较大的被试,信号中混杂了强烈的肌电伪迹(肌肉活动干扰)和眼电伪迹(眨眼干扰),更棘手的是,数据显示被试在实验过程中有几次难以察觉的轻微头部移动,导致了复杂的基线漂移。她尝试了几种常规的独立成分分析(ICA)和回归算法,效果都不理想,总是有顽固的噪声残留,严重干扰了对有效脑电信号的提取。
她凝眉思索,秀气的眉宇间拧成了一个浅浅的“川”字,手指无意识地在冰凉的鼠标垫上轻敲,陷入了僵局。如果无法有效去除这些伪迹,这批关键数据很可能就要报废,直接影响项目下一阶段的进展。
“遇到问题了?”徐卓远的声音忽然从侧后方响起,平静无波。
封瑶心中微微一紧,不是紧张,而是一种被高度专注领域内的王者注视时产生的本能微悸。她迅速稳住心神,强迫自己将注意力集中在问题上,而不是他突如其来的靠近。她侧身让出部分屏幕视野,指着那段让她束手无策的噪声信号区域,语速稍快但清晰地解释:“徐师兄,你看这里。肌电和眼电混杂严重,频带重叠度高,传统的ICA分离效果不佳,盲源分离后信号失真明显。我尝试了回归方法,但这段基线漂移应该是头部移动引起的,非线性很强,常规滤波去不干净。”
徐卓远没有立即回答,而是俯身靠近屏幕。他身上那股清冽的、如同雪后松林般的气息,混合着实验室里淡淡的电路板焊锡和臭氧的味道,瞬间以一种不容忽视的存在感笼罩了封瑶的感官。他的视线如同高精度扫描仪,快速而专注地掠过屏幕上起伏跌宕的数据曲线。
片刻后,他修长的手指越过她的肩膀,在键盘上敲击了几下,调出深层的参数设置面板。他的动作精准而高效,没有一丝多余。
“ICA的停止准则设置过于宽松,成分判别阈值需要调整。”他边说边快速修改了几个参数,“对于这种混杂移动伪迹的情况,可以试试这个组合策略:先用小波变换进行多分辨率分析,针对性剥离高频肌电成分,注意选择合适的小波基和分解层数。然后,针对这段非线性基线漂移,启用这个自适应滤波算法,参考信号可以从……”他略微停顿,似乎在脑海中瞬间完成了模型构建,“可以从陀螺仪记录的头部运动数据中提取,注意窗宽的设置,过大会平滑有效信号,过小则去噪不彻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