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 > 第147章 照进裂缝的光

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 第147章 照进裂缝的光

作者:清雪沐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7:21:05

第一百四十七章 照进裂痕的光

决赛前夜的月光,清冷而澄澈,如同水银般透过图书馆高大的玻璃窗,漫溢在静谧的空气里。封瑶独自坐在靠窗的老位置,指尖反复摩挲着那枚银质书签。冰凉的金属已被她的体温焐热,上面刻着的那行字——“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微光。

心中涌动的,是难以言喻的暖流与一丝恍若隔世的酸楚。

前世的她,也曾将这句话虔诚地刻在日记本的扉页。那时,这更像是一种在无边绝望中紧紧抓住的、虚无的哲学慰藉。她眼中所见的,尽是自身无法弥合的“裂痕”——原生家庭那看似无法跨越的疏离鸿沟,人际交往中如影随形的笨拙与不安,以及那份对徐卓远深藏心底、却因自卑而从未敢宣之于口,最终演变为剧烈自我否定的苦涩爱恋。那些裂痕,在她眼中只是自身不够完美、甚至存在缺陷的明证,她蜷缩在阴影里,从未真正相信,光会愿意眷顾这样的自己。

而这一世,徐卓远亲手将这枚书签送还到她手中。同样的文字,意义却已天差地别。她不再需要空洞的安慰,因为她真切地感受到了光的温度——来自他专注而温柔,仿佛能穿透一切伪装的注视;来自父亲封卫东电话那头,笨拙却努力表达的关切,那声“注意身体”犹在耳畔;来自母亲林韵日益增多、发自内心的笑容;甚至,来自那位曾经的“对手”周昀,那份在激烈竞争后,带着尊重与认可的点头致意。

这些细碎的光点,正一点点填补、照亮她曾经视若疮痍的裂痕。

“怎么了?”身旁传来徐卓远低沉的声音,他合上手中的书,敏锐地察觉到了她长久的沉默。图书馆的灯光在他轮廓分明的侧脸上投下柔和的阴影。

封瑶抬起头,眼中水光潋滟,却不再是悲伤,而是映着月光与灯辉的明亮笑意:“只是在想,以前我觉得这句话是身处黑暗时无奈的自我安慰,现在才明白,它或许是对勇敢者的预言。”她将书签小心翼翼、仿佛对待稀世珍宝般,夹进明天决赛演示稿的扉页,让那句话与他们的项目“心域”紧密相依。“卓远,谢谢你……”她顿了顿,声音轻柔却无比清晰,“谢谢你看到了……那个由裂痕与光芒共同构筑的、不再试图伪装完美的、完整的我。”

徐卓远的心被一种前所未有的、饱满而滚烫的情绪占满,几乎要溢出来。他伸出手,轻轻覆上她握着书签的手,掌心温暖而稳定:“是你让我学会,如何去‘看见’。”他指的,不仅仅是看见她,更是看见情感的价值,看见技术背后的人文温度,这是重生以来,封瑶教会他的最重要的事。

两人相视一笑,万千情愫在静谧的空气里流淌,无需更多言语。收拾好东西走出图书馆,初夏的夜风带着暖意和草木清香拂面而来,吹散了最后一丝紧张。在通往宿舍楼的分岔路口,徐卓远忽然叫住她。

“明天,”他的声音在夜色中格外清晰,“无论结果如何,晚上我都订好了餐厅,‘静云轩’。”

封瑶微怔。“静云轩”是他们初次正式交谈的地方,意义非凡。随即,她眼中闪过了一丝然。这不仅仅是庆功宴,更像是一个等待已久的仪式,为他们共同走过的这段惊心动魄又充满温暖的重生之路,也为他们之间那层早已在心照不宣中捅破,却尚未正式言明的窗户纸。

“好。”她点头,笑容在月光下温柔而坚定,如同许下一个郑重的承诺。

回到宿舍,封瑶的心依旧无法完全平静。父亲那通跨越前世今生隔阂的电话带来的余温还在胸腔回荡,书签带来的触动未消,而对明日决赛的期待与一种奇异的从容交织在一起。她打开电脑,想最后梳理一下演示思路,一封新邮件提示恰在此时弹了出来。

发件人:苏晴,星晖科技。

封瑶的心跳下意识地加快了一拍。她点开邮件,正文依旧是苏晴一贯简洁专业的风格,表示李铭先生对上次关于“心域”的交流印象深刻,随信附上了一些星晖“晨曦计划”的详细资料和部分内部技术文档参考,希望能对“心域”的决赛及后续发展有所帮助。

但这并非重点。封瑶的目光迅速下移,落在了邮件最后那看似轻描淡写的一段话上:

“另,李铭先生嘱我转达,他的好友,青屿资本的创始人沈青川先生,近日恰在北京,对教育科技与心理交叉领域颇感兴趣。若你们不介意,他可帮忙引荐,在决赛后进行一次非正式会谈。盼复。”

青屿资本!

封瑶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几乎能听到血液在耳畔鼓动的声音。这可是在投资界以眼光毒辣、出手精准,且极其注重项目社会价值而闻名的顶级风投机构!其创始人沈青川更是一个传奇人物,背景深厚,投资风格独树一帜,经他之手点石成金的项目,无不在各自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星晖的李铭不仅亲自认可,竟还主动为他们牵线更顶尖、更契合的投资人?

这已不仅仅是橄榄枝,几乎是递来了通往更高舞台、更广阔天地的入场券。

她立刻拿起手机打给徐卓远。电话几乎是秒接,显然他也还未休息。

“卓远,收到苏晴的邮件了吗?”她的声音因激动而略带一丝急促。

“刚看到。”徐卓远的声音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与了然,“瑶瑶,看来‘心域’的价值,比我们最初预想的还要大。李铭这是在提前下注,看好我们的长期潜力,同时,也是在做顺水人情给沈青川,帮他发现潜在的金矿。”

“那我们……”封瑶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

“接受。”徐卓远斩钉截铁,没有丝毫犹豫,“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沈青川和他的青屿资本,能带给‘心域’的远不止是资金。但眼下,”他话锋一转,语气恢复了一贯的沉稳,“我们必须集中全部精力,应对好明天的决赛。这才是我们赢得这一切关注的基石。别担心,我们准备得足够充分了。”

挂了电话,封瑶在书桌前静坐了片刻。徐卓远总是能在关键时刻保持清醒,将她从纷乱的思绪中拉回现实。是的,不能分心。所有的外部认可,都源于项目本身不可替代的核心价值。她重新坐直身体,开始仔细阅读苏晴发来的资料。星晖在多模态情绪融合计算和前沿**保护框架方面的研究果然深入,其中几个巧妙的算法思路和架构设计,给了封瑶新的灵感。她迅速将要点记录下来,打算明天上场前再和徐卓远最后碰一下,或许能为演示增添一抹亮色。

直到深夜,万籁俱寂,封瑶才躺到床上。她以为自己会因紧张和兴奋而辗转难眠,但出乎意料,内心在经过短暂的波澜后,竟是一片澄澈安宁。重生以来的一幕幕在脑海中清晰浮现——从最初的小心试探,到鼓起勇气的主动改变;从与父亲关系的破冰,到与母亲相处的日渐融洽;从与徐卓远初识的默契,到如今并肩作战的信任与依赖……她清晰地感觉到,自己不再是前世那个蜷缩在角落、用冷漠包裹自怨自艾的封瑶了。她真正接纳了属于自己的所有过去,无论甘甜与苦涩,也终于勇敢地张开双臂,拥抱了这个由她亲手参与创造、充满无限可能与温暖的现在。

第二天,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现场。

灯光璀璨,座无虚席。空气仿佛都因紧张与期待而微微凝滞。评委席上,学界泰斗、业界精英和知名投资人正襟危坐,气氛庄重而严肃。

抽签顺序上,“智瞳”团队排在“心域”之前出场。周昀穿着一身剪裁合体的深色西装,演示流畅自信,逻辑清晰缜密。他们基于复杂数据分析的校园安全预警系统,技术扎实,商业模式成熟,现场演示效果极具冲击力,赢得了评委们频频点头和观众席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最终得分被亮出——96.5分!一个极高的分数,暂列第一。

无形的压力如同实质的山峦,轰然向候场区的封瑶和徐卓远压来。封瑶下意识地握紧了拳,感觉到手心微微沁出湿意。周昀的表现近乎完美,他们的“心域”能否在技术和理性之外,打动这些见多识广的评委?

就在这时,一只温暖干燥的手轻轻覆盖了她紧握的拳。是徐卓远。他没有看她,目光依旧平静地注视着台上正在致谢的“智瞳”团队,声音低沉却带着一种奇异的、抚慰人心的力量:“记得科恩的那句话吗?裂痕不可怕。”他顿了顿,终于侧过头看她,眼神深邃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辰,“我们和‘智瞳’不一样。他们的强大在于‘智’,而我们的光,来自‘心’。”

简单一句话,像一阵清冽甘泉化作的清风,瞬间涤荡、抚平了封瑶心中所有的焦躁与不确定。是啊,“智瞳”强大而理性,如同精密运转的仪器;但“心域”温暖而共情,旨在构建心灵的避风港。她们本就赛道不同,价值维度也不同,无需在别人的赛道上感到惶恐。

她反手用力握了握徐卓远的手指,然后松开,深吸一口气,眼神重新变得如同淬火后的钢材,坚定而闪烁着柔和的内光。

“下面,有请下一组参赛团队,他们的项目是——‘心域:基于情感计算的沉浸式心理陪伴平台’!团队成员:封瑶、徐卓远!”

两人相视点头,无需多余交流,同时起身,从容不迫地走上那片被灯光聚焦的舞台。

演示正式开始。封瑶负责讲述项目初衷和用户故事。她没有堆砌华丽的辞藻,而是选择分享了一个经过模糊处理的、源自前世的她真实经历的情绪低谷片段。她描述了在那个被孤独和自我怀疑淹没的时刻,窗外是如何阳光明媚,而内心却如何冰冷彻骨,多么渴望有一个安全、非评判性的空间,能够无条件地接纳和理解自己那些无法言说的情绪。她的声音温柔而富有感染力,没有刻意煽情,却以其真实和脆弱,瞬间将全场带入了一个需要被看见、被倾听的、隐秘的情感世界。

接着,徐卓远沉稳接棒,阐述技术实现与核心优势。他避开了艰深晦涩的技术术语,用一系列形象生动的比喻,解释了情感计算如何像一位“耐心的倾听者”,通过语音、文本、微表情等多模态数据融合,努力理解用户复杂甚至矛盾的情绪状态。他重点介绍了他们独创的、能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情绪变化的模型,以及层层设防、将用户**置于首位的安全方案。他的讲解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既展现了扎实的技术功底,又始终贯穿着深切的人文关怀。

到了最为关键的评委提问环节。一位面容严肃、眼神锐利如鹰隼的中年男评委拿起话筒,他是业界着名的技术派投资人,以提问刁钻、直击要害而闻名。

“很感人的故事,很有野心的技术构想。”他开口,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但是,情感计算目前准确率仍有天花板,误判风险如何规避?尤其是,如果系统将一个用户的深度抑郁倾向误判为轻微的、可自我调节的情绪低落,可能导致什么样的后果?以及,你们反复强调的‘**保护’,在数据采集、处理和传输的全过程中,具体如何实现技术层面的绝对安全?请用具体方案回答,不要泛泛而谈。”

问题一针见血,如同手术刀般精准剖开了项目可能存在的核心痛点与伦理困境,现场气氛瞬间变得更加紧张,所有目光都聚焦在台上两位年轻人身上。

徐卓远神色不变,上前半步,从容不迫地从技术细节入手,清晰阐述了他们采用的多源数据交叉验证机制、用户主动反馈形成的闭环优化设计,以及基于本地化优先处理和差分**技术的加密方案。他引用了附带的测试数据支撑,逻辑严谨,层层递进。

封瑶紧接着补充,她从产品伦理和用户体验角度出发,再次强调了“心域”的核心定位是“心理陪伴”与“情绪疏导”,而非替代专业的“心理诊断”或“医疗干预”。她详细说明了平台内置的完善风险识别提示系统和与专业心理咨询机构的无缝转介通道,并分享了他们在前期用户测试中收集到的、关于系统如何有效帮助用户提升情绪觉察与管理能力的真实案例反馈。

两人一刚一柔,一技术一人文,配合得天衣无缝,不仅完美地回应了评委尖锐的质疑,更进一步升华了“心域”项目的价值内涵。那位严肃的评委听完,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只是微微点了点头,但在低下头在评分板上写下数字时,笔尖似乎停顿思考了一瞬。

最终答辩结束。鞠躬致谢时,封瑶的目光下意识地扫过台下。意外地,她看到了几个熟悉的身影——不知何时悄然到来的徐文渊和叶知秋,正坐在前排,微笑着向他们投来鼓励的眼神;而在会场后排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父亲封卫东竟然也来了!他坐得笔直,双手紧握放在膝上,眼神复杂地注视着台上的她,那目光中有她从未见过的紧张、关切,以及一丝努力克制却依旧泄露出来的……骄傲?

封瑶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猛地撞了一下,一股难以抑制的热流直冲眼眶,视线瞬间模糊。她迅速垂下眼帘,借由再次鞠躬的动作稳住心神,再抬头时,已恢复从容,与徐卓远一起,稳步走下舞台。

最终分数即将公布,全场寂静无声,仿佛连呼吸都刻意放轻了。封瑶感觉到徐卓远的手轻轻搭上她的肩膀,温热的掌心传递着无声而强大的支持。她闭上眼,不再去紧张地注视大屏幕,内心在一片惊涛骇浪过后,竟升起一种奇异的、前所未有的平静。

她忽然清晰地意识到,无论那个即将揭晓的数字是多少,她都已经赢了。赢回了曾经遗失的自我,赢回了前世错过的亲情理解,赢回了可以并肩作战、灵魂共鸣的爱情,赢回了属于自己、无需外界定义的光芒。

那光芒,正从所有曾经的裂痕中,不可阻挡地、蓬勃地透射而出,彻底照亮了她脚下这片全新的、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世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