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 > 第101章 全国赛备战中

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 第101章 全国赛备战中

作者:清雪沐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7:21:05

第一百零一章 全国赛备战中

苏婉晴的出现,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虽未激起惊涛骇浪,却也让封瑶心中那片关于前世的湖面,漾开了几圈不易察觉的涟漪。她清晰地记得,前世的苏婉晴是何等耀眼的存在——家学渊源,自身天赋极高,在计算机和社会语言学交叉领域初露锋芒,是少数能在学术层面与徐卓远并肩而行、甚至偶尔能激发他辩论**的女生。彼时,那些关于他们“珠联璧合”、“惺惺相惜”的隐约传闻,曾像细密的针,一次次扎进敏感自卑的封瑶心里,成为她不断自我否定、觉得自己与徐卓远的世界格格不入的又一重枷锁。那时的苏婉晴,对于封瑶而言,是遥不可及的、带着光环的“他者”,象征着一种她无法企及的智识高度和般配。

但这一世,封瑶只是微微蹙起的眉头很快便舒展开来。她站在窗边,没有像前世可能的那样下意识地躲避或自惭形秽,而是隔着一段距离,坦然地向对方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她的目光平静,带着一种历经沉淀后的从容。苏婉晴似乎没料到她会如此直接,那双锐利而明亮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讶异,愣了一下,随即也幅度极小地点了下头,然后便收回视线,步履匆匆地消失在林荫小径的拐角,那背影依旧带着几分清冷与孤高。

“是巧合,还是……她也是为全国赛而来?”封瑶心下思忖,却并无多少慌乱。如今的她,早已不是那个会因为一点风吹草动就怀疑自己、患得患失的女孩。她信任徐卓远,更信任他们之间历经磨难、共同成长所沉淀下的情感纽带。苏婉晴的出现,或许会带来一些挑战,但更多的,可能只是让她更清晰地看清自己此刻的拥有是多么坚实,以及自己早已不是那个需要仰望任何人的封瑶。

她将这个小插曲暂时按下,如同整理书页般轻轻拂过心绪,转身回到书桌前。母亲那通充满歉意与支持的电话带来的触动,与徐卓远坚定温暖的回复交织在一起,被她小心地收藏心底。那是支撑她穿越迷雾、无畏前行的宝贵力量。

全国赛的备战进入白热化阶段。封瑶整合了那晚与周明轩讨论的灵感,以及团队内部多次头脑风暴和激烈辩论后磨合出的方案,将项目的核心精准聚焦于“基于社会语言学变量与动态文化权重适配的多模态模型偏见消减框架”。这个名字虽然学术,但其内核却充满了封瑶特有的、对人文与科技交叉地带的敏锐洞察和深切关怀,旨在让AI更能理解并尊重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这天下午,团队正在进行一次关键的模拟测试,邀请了系里几位严格着称的教授担任模拟评委。封瑶负责主讲,她条理清晰、深入浅出地将模型如何识别并消减“地域歧视性语言关联图像”的机制阐述完毕,赢得了在场几位教授的微微颔首。就在气氛稍缓的间隙,一个不算和谐却清晰有力的女声在听众席后排响起:

“很精彩的构想,封瑶同学。”站起身的,正是苏婉晴。她不知何时悄然进入了实验室,此刻正目光灼灼地看着台上的封瑶,眼神中带着审视与探究,“不过,我有一个疑问。你提到的‘动态文化权重模块’,其判定依据本身,是否也可能引入新的、甚至更隐蔽的偏见?比如,你如何确保模型对‘潜在文化圈层’的划分是准确且非刻板的?这会不会陷入一个‘用偏见去纠正偏见’的循环,或者说,本质上是一种算法层面的文化本质主义?”

问题一针见血,直指方案可能存在的逻辑软肋和伦理困境。实验室里瞬间安静下来,落针可闻。团队成员的心都提了起来,连刚结束演示保障、从后台走过来的徐卓远,也停下了脚步,目光沉静地看向了封瑶,眼神里是信任,也是等待。

封瑶心中微凛,苏婉晴果然名不虚传,这个问题提得极其专业且犀利,恰好点中了他们在设计过程中反复争论和试图优化的核心难点。但她并未露怯,反而迎着苏婉晴那带着几分挑战意味的目光,展颜一笑,那笑容里带着对自己团队的信心和对问题本身的尊重:“感谢苏同学的提问。这个问题非常关键,一针见血,也是我们团队反复推敲、迭代了数个版本试图解决的核心难点。”

她从容地走到演示屏前,熟练地调出了底层架构图,激光笔的红点落在复杂的节点和连线上:“我们规避这一问题的方式,并非进行硬性的、非此即彼的文化圈层归类——那确实是另一种偏见。而是通过引入徐卓远同学主导设计的改进型图神经网络,构建一个动态演化、自我更新的‘文化特征关联图谱’。”她顿了顿,确保大家跟上思路,“简单来说,模型学习的不是‘你是A文化还是b文化’的静态标签,而是从海量、多源、带有时间戳的数据中,自主学习不同文化符号、表达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之间复杂的、动态的关联强度。所谓的‘动态权重’,是基于具体任务上下文,模型自主计算出的相关文化特征在当前情境下的影响力权重,而非预设的、固化的文化类别权重。同时,我们引入了专门设计的可解释性AI模块,确保这个决策过程是透明、可追溯、并且在关键节点允许人类专家干预和修正的。”

她的话语流畅而自信,不仅精准地回答了苏婉晴的质疑,解释了如何避免新的偏见,更顺势突出了团队协作的技术亮点,尤其是徐卓远在底层架构上的关键贡献。徐卓远站在她身侧不远处,安静地听着,目光落在她神采飞扬、自信从容的侧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与一丝隐隐的骄傲。

苏婉晴听完,环抱双臂,沉吟了片刻,眼中的锐利收敛了几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遇到真正对手时的、更加认真的审视:“动态演化图谱……结合可解释性AI进行干预……很有意思的思路,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绕开了静态分类的陷阱。”她朝封瑶点了点头,语气缓和了些,“受教了。”她没有再追问,而是自然地找了个空位坐下,拿出笔记本,似乎打算认真听完接下来的全部内容。

这个小风波并未打断备战的节奏,反而像一次高质量的压力测试,让封瑶和整个团队对方案的思考更加深入,也暴露了一些可以进一步优化的细节。模拟测试结束后,苏婉晴主动走了过来,这次她的目标明确地指向了徐卓远。

“徐卓远同学,”她开门见山,语气是纯粹的学术探讨,不带丝毫私人情感,“你负责优化的图神经网络架构,在处理高维稀疏且动态变化的文化特征关联时,具体是如何平衡计算效率和模型泛化性能的?尤其是在资源受限的边缘设备上部署的可能性。我最近的研究也涉及到类似的高维稀疏数据处理问题,希望能交流一下。”她提及了自己正在跟进的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显然是有备而来。

徐卓远神色平淡,对于学术问题,他一向严谨而客观。他言简意赅地介绍了几个关键技术点的处理方式,包括如何利用分层注意力机制进行动态特征筛选与降维,以及针对稀疏矩阵运算设计的特定优化算法,也坦诚地提到了目前在大规模实时更新图谱时面临的算力挑战。

苏婉晴听得极为专注,身体微微前倾,不时提出更深层的、涉及算法收敛性和边界条件的技术疑问。两人之间的对话专业、高效,语速很快,充满了数学符号和专业术语,完全是顶尖学霸之间思维的火花碰撞。封瑶在一旁整理资料,安静地听着,心中一片平静,甚至带着几分欣赏。她看得出,徐卓远对苏婉晴,与对团队里其他技术骨干、甚至与对待任何有价值的学术讨论对象并无不同,只有纯粹的、对技术本身的专注和交流。

深入的交谈告一段落,苏婉晴似乎才从专注的思考中回过神来,注意到一旁气定神闲的封瑶。她转向封瑶,语气比起之前模拟答辩时的挑战,多了一丝坦诚和认可:“封瑶,你的整体框架构想很了不起,将人文思考和社会关怀融入技术底层设计,而不是事后补救,这确实非常难得。”她顿了顿,似乎在斟酌措辞,然后补充道,目光直接而坦率,“我所在的t大团队也在准备全国赛,方向也是AI伦理与公平性,但技术路径不同。或许,等区域赛结果出来后,我们可以在某些公开数据集上,进行一些友好的、非官方的 benchmark 比较?互相验证,共同进步。”

这不是挑衅,而是一种来自真正竞争对手的、带着尊重下的战书。封瑶从她眼中看到了对等较量的期待,那是一种棋逢对手时将遇良才的兴奋。

“当然可以,这是一个很好的提议。期待与你们交流,互相学习。”封瑶落落大方地应下,眼神清澈而坚定。她明白,强大的对手,同样是磨砺自身、检验成果的最佳砥石。

苏婉晴离开后,实验室只剩下封瑶和徐卓远。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进来,给房间镀上一层暖金色。徐卓远很自然地接过封瑶手中沉重的笔记本电脑包,两人并肩走向食堂。

“苏婉晴很强。”徐卓远忽然开口,语气平静地陈述一个客观事实,听不出太多情绪。

“嗯,看出来了,技术功底非常扎实,视野也很开阔。”封瑶点头表示同意,侧头看他,眼中带着一丝狡黠的戏谑,“怎么,徐大学神觉得有压力了?遇到了学术上的‘知音’?”

徐卓远摇了摇头,目光从远处的夕阳收回,落在封瑶身上,深邃而专注,仿佛周围的一切都成了背景:“她的技术很强,毋庸置疑。但我们的项目核心灵魂,是你。”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组织更精准的语言,“你的视角,你对于技术与人文交叉点的独特洞察,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替代。”

他的话一如既往的简洁,却比任何甜言蜜语都更能触动封瑶的心弦。他看到的,不仅仅是她的努力和成长,更是她灵魂中那份与众不同的闪光点,是她重生后,挣脱前世桎梏,一步步探索、建立起来的、真正属于自己的核心价值和力量源泉。

“我知道。”封瑶弯起眼睛,心底暖流涌动,伸手轻轻勾住了他垂在身侧的手指,“而且,我们有‘我们’。”她强调着,这不再是前世她一个人的孤军奋战,而是两个人,一个团队,目标一致,携手并进。

徐卓远反手握住她微凉的手指,将其完全包裹在自己温热的掌心,那力道坚定而令人安心。“嗯。”他低低应了一声,千言万语都融在这一个简单的音节和交握的掌心里。

晚餐时,封瑶收到了父亲发来的短信,是一张照片——那封尘封的、曾被忽视的竞赛邀请函,被父母仔细地擦拭干净,烫得平整,郑重地放在她小时候获得的那些奖状中间,旁边还摆着一盆小小的、生机勃勃的绿植。附言是:“瑶瑶,过去没陪你走好的路,爸妈心里很愧疚,也很抱歉。未来的路,我们一起,看你展翅高飞。”

看着手机屏幕上那精心布置的角落和父亲朴实却真挚的话语,封瑶眼眶再次湿润,心底最后一丝因前世家庭隔阂而产生的阴翳,也在此刻被这迟来却温暖的阳光彻底驱散。亲情、爱情、友情、梦想……所有曾经缺失或扭曲的拼图,在这一世,都被温柔而坚定地、一块块地复位,拼凑出一幅越来越完整、越来越明亮、充满无限可能的青春画卷。

苏婉晴的出现,像一面镜子,照见她如今的自信、从容与稳固;父母的歉意与支持,是抚平过往遗憾、连接未来的温暖桥梁;而徐卓远始终如一的陪伴、认可与并肩作战,则是她敢于直面一切挑战、不断向上生长的最坚实根基和勇气来源。

全国赛的号角即将吹响,新的挑战与更广阔的舞台已在眼前。但封瑶知道,她已不再是孤身一人。她握紧了掌心的手机,也握紧了身边那人温暖的手,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笃定、勇气与力量。

湖面因石子投入而产生的涟漪终会平复,而那些因此被唤醒、被连接的更深层的水流与力量,却将推动着他们的小舟,驶向更加星光璀璨的远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