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 > 第48章 援手

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 第48章 援手

作者:清雪沐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7:21:05

第四十八章 援手

徐卓远和封瑶那封措辞严谨、不卑不亢的回信,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徐建的世界里激起了一圈无声的涟漪后,便暂时沉寂下去。没有预想中的雷霆震怒,也没有进一步的施压,徐氏集团那边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这种沉默,反而比直接的冲突更让人心生警惕,却也暂时为他们赢得了一段宝贵的、专注于当下的平静时光。

“星桥”项目在拒绝了徐氏的“招安”后,内部凝聚力不降反升。徐卓远身上那种孤军奋战的戾气进一步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为开阔的、专注于技术本身和团队协作的状态。他甚至开始主动关心项目进度之外的事情,比如团队成员是否遇到了难以解决的技术瓶颈。

这天下午,陈明宇再次出现在了实验室门口,这次他怀里还抱着几本厚厚的参考书和一台笔记本电脑,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兴奋和一丝忐忑。

“徐学长,封学姐!”他打招呼的声音都比上次洪亮了些,“关于上次提到的注意力机制优化,我回去做了几个小实验,有了一些新的发现,但……也遇到了些问题,能不能再请教一下?”

徐卓远从代码中抬起头,看到是陈明宇,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缓和。他点了点头,示意对方过来。

封瑶正在核对用户调研数据,见状微微一笑,起身去给两人倒了杯水。她乐于看到徐卓远与外界的良性互动,尤其是与陈明宇这样纯粹热爱技术的学弟交流,对他而言是一种正向的滋养。

陈明宇打开电脑,展示着他的实验数据和代码。他的想法确实很新颖,但在工程实现和模型收敛上遇到了不小的挑战。徐卓远听着他的叙述,手指在桌面上无意识地轻敲着,这是他在深度思考时的习惯动作。

“你的思路方向是对的,”徐卓远终于开口,语气是惯常的冷静,但内容却充满了引导性,“问题出在损失函数的设计和梯度裁剪上。这里,还有这里,”他指着屏幕上的几行代码,“需要进行调整,否则模型很容易陷入局部最优或者梯度爆炸。”

他接过陈明宇的电脑,手指在触摸板上滑动,快速而精准地修改了几段代码,同时清晰地解释着每一步修改的原理和目的。陈明宇在一旁看得眼睛发亮,连连点头,像一块海绵般贪婪地吸收着知识。

封瑶将水杯放在他们手边,没有打扰,安静地看着这一幕。阳光透过窗户,将徐卓远指导学弟时专注的侧影投在墙上,那影子似乎不再那么冷硬,边缘处透出了些许温和的轮廓。她心中微动,这就是她重生归来最想看到的——他不再是一座孤岛,开始愿意,也有能力,与外界建立健康的连接。

“谢谢学长!我明白了!我这就回去重新调试!”陈明宇抱着电脑,如获至宝,脸上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嗯。”徐卓远淡淡应了一声,补充道,“调试过程中如果还有问题,可以随时在项目论坛的讨论区留言。”

这是他第一次主动向外人开放这样一个持续的沟通渠道。陈明宇愣了一下,随即用力点头:“好的!谢谢学长!”

陈明宇离开后,实验室里恢复了安静。徐卓远端起水杯喝了一口,目光与封瑶带笑的眼神相遇。

“你把他吓到了。”封瑶轻声打趣。

徐卓远微怔:“有吗?”

“你以前可不会说‘随时留言’这种话。”封瑶笑道,“不过,这样很好。陈明宇很有潜力,或许能成为我们项目的新鲜血液。”

徐卓远沉默片刻,低声道:“他只是对技术有热情。”这话像是在解释,却也透露出他内心开始认可这种基于共同兴趣的联结。

就在这时,封瑶的手机响起了一声特殊的邮件提示音。她拿起一看,是校学生创新中心发来的通知——关于本学期“卓越创新计划”项目中期评审的安排。

“卓越创新计划”是学校扶持重点学生项目的平台,不仅提供资金和指导老师支持,更重要的是,评审中获得优秀的项目,将获得直接推荐参加全国顶级创新创业大赛的资格。“星桥”正是本批次受扶持的项目之一。

“中期评审要开始了。”封瑶将手机屏幕转向徐卓远,“我们需要准备评审材料和演示。”

徐卓远扫了一眼通知,眉头微蹙。技术层面他从不担心,但他深知这种评审往往并不仅仅看技术实力,项目展示、逻辑阐述、甚至答辩时的气场都至关重要。前世,他曾在类似环节因为过于孤傲和不善沟通而吃过亏。

封瑶看出了他瞬间的凝滞,立刻明白了他的顾虑。她伸出手,轻轻覆盖在他放在桌面上的手背,声音温柔而坚定:“别担心,这次我们一起。技术部分你来主导,项目阐述和答辩技巧,我们可以一起演练。我们是一个团队。”

手背上传来温热的触感,驱散了他心头刚刚升起的一丝阴霾。他反手握住她的手,指尖微微收紧,点了点头。“好。”

接下来的日子,两人投入了紧张的准备工作。徐卓远负责梳理技术架构的亮点和创新点,确保逻辑严密,无懈可击。封瑶则负责将晦涩的技术语言转化为评委能听懂、能感知其价值的叙述,并精心制作演示文稿。

他们常常在实验室待到深夜,一遍遍地模拟答辩场景。封瑶会扮演苛刻的评委,提出各种刁钻的问题,从技术可行性到商业模式,从市场前景到团队构成。徐卓远从一开始的言简意赅、偶尔带着不自觉的技术性冷硬,在封瑶一次次耐心的引导和“扮演”下,逐渐学会了用更平和、更具说服力的方式来表达。

“这里,不要直接说‘他们不懂’,可以说‘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封瑶总是能精准地指出他表达中的“尖刺”,并帮他打磨圆润。

这个过程,对徐卓远而言,不仅是准备一次评审,更是一次深刻的自我重塑和沟通能力的锤炼。他开始意识到,有效的沟通并非妥协,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强大。

中期评审会在一间宽敞的会议室举行。台下坐着校内外知名的教授、企业家导师,气氛严肃。轮到“星桥”项目组时,徐卓远和封瑶对视一眼,彼此眼中都看到了鼓励和信任。

他们并肩走上了讲台。

按照事先分工,封瑶负责开场和项目整体介绍,她落落大方,声音清晰悦耳,将“星桥”的连接理念与人文关怀娓娓道来,瞬间抓住了评委的注意力。轮到技术核心部分时,徐卓远接过了话头。

他站在演示屏前,身姿挺拔,目光沉静。当他开始阐述那些复杂的算法模型和数据流时,整个会议室仿佛都安静下来。他的讲解条理清晰,深入浅出,既展现了深厚的技术功底,又巧妙地避开了过于专业的术语陷阱,让非技术背景的评委也能理解其精妙之处。更令人惊讶的是,在整个过程中,他语气平稳,偶尔还会配合手势强调重点,与前世那个要么沉默、要么带着刺人锋芒的他判若两人。

封瑶站在他身侧稍后的位置,看着他自信而沉稳地展现着才华,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感动和自豪。这就是她爱的少年,他正在挣脱所有的束缚,焕发出本应属于他的璀璨光芒。

答辩环节,几位评委果然提出了一些尖锐的问题,其中一位以严格着称的计算机系老教授更是直接指出了项目目前可能存在的一个性能瓶颈风险。

徐卓远没有像前世那样立刻反驳或流露出不耐,他认真倾听完,沉吟片刻,先是肯定了教授指出问题的价值,然后才条分缕析地解释了团队目前对这个问题的认知以及正在尝试的几种优化方案,态度不卑不亢,回答有理有据。封瑶在一旁适时补充了一些用户侧的感受和未来迭代的规划,两人配合默契,相得益彰。

评审结束时,那位提问的老教授不易察觉地点了点头。

结果在三天后公布,“星桥”项目以高分荣获“优秀”评级,成功拿到了全国大赛的推荐资格。消息传来,项目团队一片欢腾。

然而,就在徐卓远和封瑶稍微松了口气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人,通过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介入了他们的生活。

评审结果公布后的第二天,徐卓远接到了一个陌生号码的来电。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起来。

“是徐卓远同学吗?”电话那头是一个温和而干练的女声,“你好,我是苏晴,徐氏集团战略发展部的负责人,也是徐总的下属。”

徐卓远的心猛地一沉,刚缓和的心情瞬间被警惕取代。父亲还是不肯放手吗?这次又是什么手段?

似乎察觉到了他的沉默和防备,苏晴的声音依旧平和,甚至带上了一丝笑意:“请不要误会,我这次联系你,并非代表徐总个人,而是以集团战略部的名义。我们密切关注了贵校的‘卓越创新计划’,并对‘星桥’项目在中期评审中的表现印象深刻。”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我们认为,‘星桥’所探索的方向,与集团未来在个性化服务和社会化理解方面的战略布局存在潜在的契合点。因此,我谨代表徐氏集团战略发展部,正式向你们发出邀请,希望可以进行一次非正式的、开放性的交流,探讨未来在技术、数据或者资源层面,是否存在平等合作的可能性。当然,这完全基于你们团队的独立意志和项目发展规划。”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完全撇开了徐建的私人身份,抬到了集团战略的高度,并且再次强调了“平等合作”与“独立意志”。

徐卓远愣住了。这是他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情况。不是父亲的施压,不是“招安”,而是来自集团业务部门看似专业的合作邀约?这究竟是父亲以退为进的新策略,还是……集团内部真的有人看到了“星桥”的价值,并且愿意抛开老板儿子的身份,纯粹从项目本身出发来接触他们?

他握紧电话,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目光下意识地转向身边的封瑶,封瑶从他瞬间变化的脸色和简单的对话中已经猜到了七八分,她用口型无声地说:“先答应了解详情。”

徐卓远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对着电话那端说道:“苏女士你好,感谢贵公司的关注。关于合作事宜,我们需要与团队核心成员商议后再做答复。”

“当然可以。”苏晴的声音依旧从容,“期待你们的消息。祝你们项目进展顺利。”

挂断电话,徐卓远将苏晴的话原封不动地转述给封瑶。

实验室里陷入短暂的沉默。阳光依旧明媚,但空气里却多了一丝复杂难辨的气息。

“你怎么看?”徐卓远问道,他现在已经习惯于在重要决定上听取封瑶的分析。

封瑶眉头微蹙,沉思片刻:“有两种可能。第一,这是徐叔叔换了一种更委婉、更‘职业’的方式来表达他的意志。第二,徐氏集团内部或许并非铁板一块,确实有具备前瞻性眼光的高管,看到了我们项目的潜力,想进行市场化投资或合作。”

她抬起头,目光清亮地看着徐卓远:“但无论如何,对方这次抛出的橄榄枝,至少在明面上,符合我们上次回信中所期待的‘平等互利’。这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考验。”

“考验?”

“考验我们是否真的有能力,在剥离了‘父子矛盾’的背景下,纯粹以一个创业项目的身份,去与商业巨头进行周旋和对话。”封瑶的声音坚定起来,“我们可以接触一下。至少,了解一下对方真正的意图和条件。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好的学习和成长。”

徐卓远看着封瑶,她总是能在迷雾中迅速找到方向。她的冷静和分析,像定海神针般稳定着他的心绪。

旧的对抗似乎以一种新的、更复杂的形式延续着,但这一次,他们不再是被动承受的一方。他们有了自己的阵地,有了清晰的目标,更重要的,他们有了彼此。

“好,”徐卓远点头,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而冷静,“那我们就去会一会这位苏女士,看看徐氏集团抛来的,究竟是怎样的‘合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