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 > 第46章 父子对峙与和解

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 第46章 父子对峙与和解

作者:清雪沐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7:21:05

第四十六章 父子对峙与和解

锦园坐落在城市静谧的一隅,青砖灰瓦隐于闹市,唯有门匾上两个烫金小字彰显着它的不凡。这是会员制的私房菜馆,园内曲径通幽,竹影摇曳,环境清幽,格调高雅。然而,对徐卓远而言,这里每一寸精心雕琢的景致,都仿佛透着无形的压力——这里是他父亲最常招待商业伙伴的地方,也是他童年记忆中与父亲共进晚餐最多的地方,那些晚餐无一例外都变成了对他学业、品行、未来的审视与训导。

侍者引他们至一个僻静的包间“听雨轩”。推开门,徐建深已经端坐在主位,身着剪裁合体的深色西装,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手腕上那块价值不菲的百达翡丽在灯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他抬眸,目光如鹰隼般先落在徐卓远身上,锐利地审视着他今日的着装、神态,随后才滑向他身旁的封瑶,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考量,那目光仿佛在评估一件商品的价值。

“徐叔叔好。”封瑶落落大方地问候,笑容得体,既不谄媚也不怯懦。她今天穿了一件简约的米白色羊绒毛衣和深色羊毛长裙,长发柔顺地披在肩后,气质温婉又带着不容忽视的坚定。来之前,她特意向徐卓远打听过徐父的喜好,避开了所有可能被认为是“轻浮”的元素。

徐建深微微颔首,算是回应,没有多余的热情。“坐。”他声音低沉,带着久居上位的命令感。

徐卓远替封瑶拉开椅子,动作细致体贴,自己才在她身边坐下。他的背脊挺得笔直,像一棵迎风的雪松,面对父亲的威压,他不再像前世那般浑身是刺,也没有流露出丝毫的闪躲,只是用一种近乎平静的疏离筑起了防线。他知道,今天的交锋,从一开始就是意志的较量。

菜品一道道上来,淮扬菜系,精致清淡,却食不知味。席间主要是徐建深在问,关于学业,关于“星桥”项目,语其公事公办,仿佛不是在关心儿子,而是在评估一个投资项目的进展,每一个问题都暗藏着陷阱和质疑。

徐卓远的回答言简意赅,逻辑清晰,既不夸大也不隐瞒。当徐建深问到项目核心算法的创新点时,他甚至能条分缕析地阐述其与传统推荐机制的本质区别,引用了最新的学术论文观点,目光沉静,与父亲进行着平等的技术对话。这让徐建深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他发现自己这个一向感性大于理性的儿子,在技术领域竟有了如此扎实的积累和清晰的表达。

封瑶安静地听着,偶尔在徐建深抛出一些过于尖锐或带有误导性的问题时,适时地补充一两点关于用户体验设计或市场差异化的考量,她的见解独到,语气平和,有效地缓和了父子间冰冷的技术交流氛围,并将话题引向更建设性的方向。她就像一个高超的调停者,既维护了徐卓远的立场,又给了徐建深足够的面子。

徐建深听着,眼神深处掠过一丝极淡的惊讶。他印象中的儿子,才华横溢却桀骜不驯,像一块未经打磨、棱角分明却易碎的坚冰,从未如此刻这般,冷静、沉稳,甚至懂得与人配合,展现出一个“团队”的力量。这个叫封瑶的女孩,不简单。

“听起来,你们这个学生项目,倒是有几分样子。”徐建深放下筷子,用餐巾擦了擦嘴角,语气听不出褒贬,“不过,卓远,你应该清楚,这些小打小闹,终究上不了台面。孵化器?创业大赛?”他轻轻嗤笑一声,“玩玩的成分居多。徐氏集团AI实验室正在招聘实习生,接触的是世界最前沿的技术和千万级用户的产品,那才是你该待的地方。徐氏能给你的平台和资源,远非一个校级竞赛项目可比。”

又来了。熟悉的否定,裹挟着“为你好”的外衣,试图将他重新纳入既定的轨道。

若是前世,徐卓远此刻早已按捺不住怒火,用最激烈的言辞反驳,最终不欢而散。但今天,他只是平静地迎上父亲的目光,声音清晰而坚定:“‘星桥’的意义不在于它现在能达到多高的‘台面’,而在于它代表的方向——连接、沟通与理解,试图打破信息茧房和社交壁垒。这与徐氏集团追求的效率至上、赢家通吃的商业逻辑,本质不同。我认为,未来的世界,需要这种‘不同’。”

他没有愤怒,没有控诉,只是平静地陈述自己的观点。这种基于理性判断的坚定态度,反而让习惯于用权威压制的徐建深一时语塞。

封瑶适时地开口,声音温柔却有力,像春风化雨:“徐叔叔,卓远和我们的团队,正在做的不仅仅是技术验证,更是一种可能性的探索。就像树木生长,除了主干,也需要新的枝桠去探索阳光,汲取不同的养分。‘星桥’或许就是卓远想要生长出的那根新枝,它未来或许能反哺主干,或许能独自成荫,但无论哪种,都是生命力的体现,值得被鼓励,不是吗?”

她的话巧妙地将徐卓远的个人选择比喻成一种自然的成长,而非对父辈的叛逆,给了徐建深一个台阶,也再次强调了他们的立场。

徐建深的目光在封瑶脸上停留片刻,这个女孩的沉稳和智慧,超乎他的预料。他原本以为,这不过是儿子青春期的短暂迷恋,或是反抗自己的一枚棋子。但现在看来,并非如此。她似乎真的理解并支持卓远那套“不切实际”的理想,并且有能力给予他积极的影响。

就在这时,包间的门被轻轻敲响,打断了短暂的沉默。随后,一位穿着素雅旗袍、外罩一件浅灰色羊绒开衫,气质温婉娴静的中年女士端着一个精致的白瓷炖盅走了进来。她约莫五十岁上下,眼角虽有细纹,但仪态优雅,笑容和煦。

“徐总,没打扰你们吧?厨房刚炖好的冰糖雪梨炖百合,秋燥,给两位年轻人润润肺。”女士声音柔和,带着真诚的关切。她将炖盅轻轻放在封瑶和徐卓远面前,动作优雅自然。

封瑶注意到,在女士进来的瞬间,徐卓远周身的气息几不可察地凝滞了一下,虽然很快恢复,但握着水杯的手指微微收紧。而徐建深威严的脸上,也罕见地掠过一丝复杂难辨的情绪,像是怀念,又像是一丝不易察觉的愧疚与回避。

这位女士……封瑶心中一动,前世模糊的记忆碎片开始拼接。她似乎是锦园的老板,姓林,与徐家似是故交。传闻中,她曾与徐卓远的母亲是闺中密友。

“林姨。”徐卓远低声问候,语气比起面对父亲时,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尊重和亲近。

“卓远长大了,带朋友来吃饭,真好。”林姨看着徐卓远,眼神里带着长辈特有的慈爱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怜惜。她的目光又转向封瑶,温和地笑了笑,那目光通透而包容,“女孩子很灵气,和卓远一起做项目,辛苦了。多吃点,你们年轻人总是不注意保养身体。”

“谢谢林姨,不辛苦的。”封瑶乖巧回应,心中了然。这位林姨的出现,绝非偶然。她在这个时间点送来甜品,更像是一种无声的介入和支持。

林姨没有多留,只是临走前,目光似有若无地掠过徐建深,带着一种淡淡的、只有彼此能懂的怅惘,随即又恢复温婉笑容,轻声带上门离开了。但她带来的那盅温润的甜品,以及她看向徐卓远时那包容和理解的眼神,像一股暖流,悄然注入这个冰冷压抑的空间,瞬间冲淡了部分剑拔弩张的气氛。

这个小插曲似乎也提醒了徐建深今天这个日子的特殊性。他沉默了片刻,再开口时,语气少了几分咄咄逼人,多了些难以言喻的沉重。他转动着手中的茶杯,目光落在虚空中某一点。

“下周三……”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词句,声音也低沉了些,“你母亲……她生前最希望看到的,就是你能够成熟、独立,有所成就。”他避开了直接的“忌日”二字,试图用更“积极”的话语来包装这个伤感的话题。

这一次,徐卓远没有立刻反驳。他低下头,看着杯中澄澈的茶水,水面倒映出头顶灯饰的光晕,晃动着,如同他此刻的心绪。母亲的忌日,被父亲用作“家庭聚餐”的由头,并再次与“成就”绑定,这本是他心中最深的芥蒂,是前世无数次争吵的导火索。但此刻,有封瑶在身边无声的支持(她的脚尖在桌下轻轻碰了碰他的),有林姨刚才那片刻的、带着母亲印记的温暖,他心中翻涌的悲愤和痛苦,似乎找到了一个可以承载的支点,不再急于喷薄而出。

“我知道。”良久,徐卓远抬起头,目光直视父亲,眼中没有怨恨,只有一种沉淀后的清明,“我会用自己的方式纪念妈妈。也会用她希望看到的方式——真诚、善良、遵循内心,去成就我的人生,而不是活在别人定义的框架里。”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力量。他没有否定“成就”和“纪念”,而是重新定义了它——不是按照徐建深规划的蓝图,而是遵循自己的内心和母亲可能期望的模样。他提到了母亲珍视的“真诚”与“善良”,这无疑是对徐建深唯利益论的一种无声反驳。

徐建深看着他,第一次在儿子眼中看到了如此清晰、坚定且不可动摇的意志。那不是少年意气的反抗,而是一个成熟灵魂对自己人生的宣告。他意识到,儿子真的长大了,羽翼渐丰,已经不再是那个他可以随意掌控的少年。这种认知让他感到一丝挫败,但内心深处,或许还有一丝极其微弱的、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释然。

这场精心安排的“家庭聚餐”,最终在一种看似平和、实则暗流涌动的对峙中结束。徐建深没有达到预期的“规训”效果,徐卓远也没有如前世般激烈冲突。双方都守住了自己的阵地,也窥见了对方不容退让的底线。

回程的车上,夜色已深。城市的霓虹透过车窗,在徐卓远脸上投下变幻的光影。他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流光溢彩,久久沉默,仿佛还沉浸在方才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

封瑶没有打扰他,只是轻轻地将自己微凉的手覆在他放在膝盖的手背上,传递着无声的安慰与支持。

直到车子停在学校门口,徐卓远才缓缓转过头,看向封瑶。路灯昏黄的光线透过车窗,在他脸上投下明暗交织的轮廓,让他看起来比平时更加深邃。

“封瑶,”他低声唤她,声音带着一丝激战后的疲惫,却更多的是卸下重担般的释然,“谢谢你。”

“谢我什么?”封瑶柔声问,明知故问。

“谢谢你在我身边。”他反手握住她的手,指尖温热有力,紧紧包裹着她的微凉,“如果没有你,今天我可能还是会失控,还是会陷入他设定的剧本里,重复以前的错误。”是她的存在,她的坚定,她的温柔,像锚一样,定住了他这艘在风暴中飘摇的船。让他有能力,去直面过去的创伤,去平静地对抗父权的坚冰,甚至……去触碰母亲离去那道深可见骨的旧痂,而没有让它再次崩裂流血。

“林姨……”封瑶轻声提起,带着探询。

“嗯,”徐卓远没有隐瞒,语气里带着一丝怀念和感慨,“她是我母亲最好的朋友,看着我从光屁股满院子跑长大。母亲去世后,她是少数还会真心关心我、记得我母亲样子的人。只是……父亲似乎并不太愿意我与她过多接触。”他嘴角扯起一抹略带嘲讽的弧度。

封瑶了然。徐建深大概不愿看到儿子与亡妻的故交过于亲近,那会时时提醒他失去的是什么,也会削弱他对儿子影响力的掌控,甚至可能让儿子从林姨那里了解到更多关于亡妻的、与他叙述版本不同的往事。今晚林姨的出现,或许是她自己的心意,也或许是某种无声的声援,是对徐卓远母亲的一种纪念。

“以后,我们可以多去看看林姨。”封瑶柔声道,这是一个承诺,也是一种对徐卓远过往情感的接纳和抚慰。

徐卓远看着她,眼中最后一丝阴霾散去,化为深沉的暖意和感动。“好。”他简单却郑重地应道。

两人并肩走在回宿舍的林荫道上,夜风微凉,却吹不散彼此手心传递的温暖温度。头顶的梧桐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为他们伴奏。

“对了,徐浩把优化后的用户行为分析报告发来了,数据很漂亮,转化率提升了近五个百分点。”封瑶提起另一件令人欣慰的事,试图将气氛拉回轻松的轨道。

“嗯。”徐卓远嘴角微扬,露出今晚第一个真正轻松的笑容,“他最近确实很拼。看来我们的‘星桥’,会成功的。”

不仅是一个项目成功,更是他们共同选择的这条道路的成功,是他们对抗既定命运、追寻自我价值的成功。

这一晚,他没有被过去的阴影吞噬,没有在亲情的绑架中迷失。他守住了自己的边界,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虽然与父亲的关系依旧如履薄冰,但他知道,冰层之下,已经有新的力量在萌动。那力量源于自我的成长,源于同伴的支持,源于对过往伤痛的重新审视和接纳。

如同深埋于冻土下的种子,终将在暖阳的照耀下,破冰而出,生长出属于自己的、坚韧的春天。而封瑶,就是他的暖阳,是他所有勇气和力量的源泉,是他愿意为之变得更好、更强大的理由。

回到实验室楼下,徐卓远停下脚步,转身面对封瑶。夜色中,他的眼眸亮得惊人,倒映着楼里的灯光和她清晰的身影。

“封瑶,”他轻声说,像是在宣告一个重要的发现,又像是在分享一个心底的秘密,“我好像……开始学会如何与过去和解了。”不是遗忘,不是屈服,而是带着那些伤痕,更坚定、更从容地走向未来。

封瑶笑了,笑容在月光下温柔而明亮。她踮起脚尖,轻轻拥抱了他一下,感受着他瞬间的僵硬后迅速回拥的力度。

“我知道你可以的。”她的声音闷在他温暖的胸膛前,带着全然的信任和骄傲。

因为这一次,他们携手同行。所有的荆棘,都将成为他们共同穿越的风景;所有的旧痂之下,终将萌发出充满希望的新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