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 > 第28章 量子力学

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 第28章 量子力学

作者:清雪沐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7:21:05

第二十八章 量子力学

集训基地的食堂宽敞明亮,傍晚时分,灯火通明,弥漫着饭菜的香气和莘莘学子的喧闹。四人找了一张靠窗的方桌坐下。林修宇果然直奔传说中的糖醋排骨窗口,不一会儿就端着堆得冒尖的餐盘回来了。

“快尝尝,是不是名不虚传!”他热情地招呼着,尤其将目光投向徐卓远。

色泽红亮、酸甜气息浓郁的糖醋排骨被放在桌子中央。徐卓远握着筷子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目光落在那一块块诱人的排骨上,记忆的闸门仿佛被某种熟悉的味道撬开了一道缝隙。不是具体的画面,而是一种感觉——一种混合着短暂温暖与随之而来更深沉失落的复杂情绪,与这甜酸的味道紧密纠缠。

封瑶敏锐地捕捉到了他瞬间的凝滞。她没有出声催促,只是安静地夹了一块自己餐盘里的清炒时蔬,细细咀嚼,仿佛全副心神都沉浸在食物的味道里,为他留出了消化那份突兀情绪的空间。

林修宇浑然未觉,还在和裴云深讨论着刚才路上未尽的量子话题。裴云深虽然依旧话不多,但在林修宇的带动和美食的缓和下,神情明显放松了许多,偶尔推推眼镜,认真地补充一两个观点。

徐卓远沉默了几秒,最终还是伸出筷子,夹起了一块糖醋排骨。他吃得很慢,咀嚼的动作甚至带着一丝分析般的审慎,仿佛在分解的不仅是食物的味道,还有随之泛起的、模糊不清的过往碎片。那萦绕不去的童年阴霾,似乎并没有因为这一口食物而加重,反而在身旁少女安静平和的陪伴下,变得……可以忍受,甚至可以被重新审视。

封瑶见他终于动了筷,眼底深处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放松。她知道,对于徐卓远而言,这不仅仅是吃一道菜,更像是在面对一个心结的象征。他能尝试,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味道怎么样?”她轻声问,语气寻常得像是在问任何一道普通的菜。

徐卓远抬眸看了她一眼,那双深邃的眼眸里情绪翻涌,最终归于平静。“还可以。”他低声回答,然后又补充了两个字,“……谢谢。”这声谢谢含义模糊,既像是在回应她刚才的询问,又像是在感谢她此刻的理解与不言明的陪伴。

封瑶微微一愣,随即莞尔,没有追问,自然地转换了话题:“裴云深,你之前提到的那本《量子力学概念解析》,我下午去图书馆查了一下,电子版馆藏有,但需要内网权限,我们待会儿可以去试试?”

这个话题立刻引起了所有人的兴趣,连徐卓远也侧耳倾听。学术,永远是联结他们最稳固的桥梁。

晚餐后,林修宇被一个同校来的同学叫走,裴云深也习惯性地想回宿舍整理笔记。封瑶和徐卓远则默契地走向研究所的图书馆。夕阳已经完全沉入地平线,天边只剩下最后一抹瑰丽的紫红色晚霞,校园里的路灯次第亮起,在石板小径上投下昏黄温暖的光晕。

夜晚的研究所更显静谧,只有风吹过古老建筑时发出的轻微呜咽,和远处实验室隐约的仪器运行声。图书馆位于一栋独立的红砖小楼,内部灯火通明,书卷气息浓郁。

办理临时借阅卡、查询内网权限,过程很顺利。当封瑶终于在那台略显老旧的公共电脑上成功下载到那本权威的量子力学参考书时,她忍不住轻轻握了握拳,脸上露出一个满足的浅笑。

“太好了,很多疑惑说不定能在里面找到更本质的解释。”

徐卓远站在她身侧,看着她因为这点“学术收获”而雀跃的样子,那专注而明亮的侧脸在电脑屏幕的微光下显得格外柔和。他心中那片常年冰封的角落,似乎又被这抹微光照亮了一分。

两人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在图书馆靠窗的阅读区坐了下来,就着下午封瑶提到的“波包扩散数值模拟”的想法低声讨论起来。封瑶的思路更偏向于物理图像的直观构建和算法实现,而徐卓远则擅长严谨的数学推导和稳定性分析。他们的思维再次碰撞、交织,在安静的图书馆里,只有笔尖划过草稿纸的沙沙声和偶尔压低的交谈声。

这种高效而专注的交流,是徐卓远曾经在孤独求索中从未体验过的。他不需要费力解释自己的思路为何要绕那么多弯,因为封瑶总能迅速理解他推导背后的物理直觉;他也不再会因为提出过于“异想天开”的想法而担心被嗤笑,因为封瑶会认真地思考其可能性,甚至用更巧妙的比喻将其具象化。

“这里,如果用辛格式算法,可能比简单的欧拉法更能保持能量守恒。”徐卓远在草稿纸上写下几行公式,推过去。

封瑶仔细看着,眼睛一亮:“没错!这样模拟出的波包形态会更稳定,避免非物理的发散。还是你考虑得周全。”她的赞赏真诚而直接,不带丝毫谄媚。

徐卓远微微颔首,心底那丝因为被认可而产生的微澜,连他自己都未曾清晰意识。他只是觉得,和封瑶一起讨论物理,时间过得飞快,且……令人安心。

当他们结束讨论,收拾东西离开图书馆时,夜色已深。星子在墨蓝色的天幕上疏疏朗朗地闪烁着,晚风带着凉意和草木的清新气息。

走在回宿舍区的林荫小路上,周围愈发安静。封瑶看着走在她身侧半步远的徐卓远,他依旧沉默,但紧绷的肩线似乎松弛了许多。她想起前世,这个时候的徐卓远,应该正独自一人待在空荡荡的教室或者图书馆的角落,用近乎自虐的钻研来麻痹自己,抗拒着外界的一切。

“徐卓远,”她轻声开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你觉得裴云深怎么样?”

徐卓远似乎没料到她会问这个,沉默了片刻,才客观地回答:“基础很扎实,物理直觉敏锐,思考问题角度独特。”典型的徐氏评价,精准,不带个人感情。

“嗯,”封瑶点点头,“林修宇虽然咋咋呼呼,但看人的眼光和结交朋友的能力,确实很强。”她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引导,“有时候,多几个能一起讨论问题的伙伴,感觉思路会开阔很多,不是吗?”

徐卓远没有立刻回答。他抬头看了看被树叶切割成碎片的深邃夜空。是啊,他无法否认。今天一整天,无论是课堂上的默契补充,课间四人小组的激烈争论,还是刚才图书馆里高效的二人讨论,都让他感受到了一种不同于独自钻研的效率和精神上的……慰藉。那是一种被理解、被接纳,甚至可以被补充和修正的奇妙感觉。

“嗯。”他终于低低地应了一声。这一个音节,比他之前所有的“可以”、“好”都更显分量,仿佛承认了什么一直被他刻意忽略的事实。

封瑶听到这声回应,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知道,让他这样的人承认“伙伴”的价值,是多么不容易的一步。这不仅仅是学术上的合作,更是他紧闭心扉的一道裂缝。

就在这时,她的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了一下。她拿出来一看,是母亲发来的短信,问她集训第一天感觉如何,是否习惯,叮嘱她注意休息。

看着屏幕上朴实无华的关心,封瑶的心柔软了一下,同时也升起一个念头。她停下脚步,对徐卓远说:“我给我妈妈回个电话,很快。”

徐卓远点了点头,也停下了脚步,站在路灯投下的光晕边缘,身影被拉得长长的,却没有先行离开的意思。

封瑶走到不远处一棵大树下,拨通了家里的电话。电话很快被接起,传来母亲温柔而略带担忧的声音。封瑶语气轻快地汇报着一天的情况,说着这里的环境很好,老师很厉害,认识了新朋友,伙食也不错……她报喜不报忧,声音里带着让母亲安心的笑意。

徐卓远站在不远处,夜风将封瑶断断续续的、带着笑意的声音隐约送了过来。“嗯,我知道……妈你也是,别太累……嗯,同学都很好……对,一起吃的饭……”

那些寻常的家常话,琐碎而温暖,是他记忆中早已模糊甚至从未拥有过的。他看着封瑶在路灯侧影下柔和的脸部线条,听着她耐心而温和地与家人交谈,一种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是羡慕?是怅然?还是……一丝连他自己都无法定义的向往?

他想起自己那个冰冷而空旷的家,想起父母永远忙于事业、鲜少问候的电话,想起那份被寄托了过高期望、却缺乏最基本情感交流的亲子关系。他习惯性地用冷漠和优异的表现来武装自己,将所有的脆弱和渴望都深埋在心底,仿佛那样就不会受伤。

可封瑶的存在,像一面温柔的镜子,照见了他内心那片荒芜之地,也让他隐约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一种可以被关心、可以被理解、可以不必完美也能被接纳的可能性。

封瑶很快结束了通话,走了回来,脸上还带着未散尽的温暖笑意:“不好意思,久等了。”

“没事。”徐卓远移开目光,看向前方的路。

两人继续并肩而行,沉默再次降临,却不再是最初那种隔绝的、令人窒息的沉默,而是流淌着某种无声理解的静谧。

快到宿舍楼区时,封瑶像是忽然想起什么,从背包侧袋里拿出一个小巧的、用干净手帕包着的东西,递给徐卓远。

“给。”

徐卓远疑惑地接过,入手微凉。他打开手帕,里面是一块独立包装的、印着精致图案的抹茶味压缩饼干。

“晚上讨论容易饿,备着点。”封瑶解释道,语气自然,“我看你晚餐吃得不多。”她注意到了他对糖醋排骨的异样,也注意到了他后续似乎没什么胃口。

徐卓远握着那块小小的饼干,指尖感受到其上残留的、来自她背包的微温,以及……一种被细致关怀的暖意。这种察觉于微的照顾,不带任何怜悯或施舍,只是纯粹的、朋友式的关心,让他那颗习惯于冰封的心,仿佛被什么东西轻轻烫了一下。

他张了张嘴,想说“我不饿”,或者“谢谢”,但最终,这两个简单的字在喉间滚动了一下,却没有说出口。他只是将饼干紧紧握在手心,然后,轻轻地、几乎微不可闻地,又说了一次:

“……谢谢。”

这一次,声音比晚餐时那一声,更低沉,却也更清晰,带着一种沉重而真实的分量。

封瑶看着他细微的动作和那双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幽深的眼睛,知道这块饼干代表的含义,远超过食物本身。她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指向不远处的女生宿舍楼:“那我先上去了,明天见。”

“明天见。”徐卓远站在原地,看着她轻盈的背影消失在宿舍门口,才缓缓低头,看着手心里的饼干。

夜风吹拂,带着夏末初秋的凉意,但他握着饼干的手心,却感觉有一点持续的、陌生的暖意,正顺着血液,缓缓流向四肢百骸,流向那颗沉寂已久的心脏。

弥补遗憾的路很长,救赎的过程或许充满波折。但在这个星光微弱的夜晚,一块小小的饼干,一句未能顺畅出口的感谢,一次安静的并肩同行,都像是投入他心湖的石子,漾开了一圈又一圈名为“改变”的涟漪。

自我接纳的种子,或许就在这一点一滴的暖意中,开始悄然萌芽。而成长,往往就发生在这些不经意的、微小的瞬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