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膳时通古今 > 第96章 菌泥罢工与东坡带货

膳时通古今 第96章 菌泥罢工与东坡带货

作者:星辰玄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18:00:46

时味居后厨,一片愁云惨淡。

经过上次那场惊心动魄的“辣意共鸣”和“时空涟漪”事件,三个菌泥残片仿佛被抽干了精气神,彻底陷入了“休眠”状态。

【熔炼·改】的火苗微弱得如同风中残烛,别说加热菜肴,连保持自身不熄灭都勉强。 【研磨·改】的研磨盘彻底停转,任凭姜小勺如何意念沟通,都毫无反应,像一块死寂的石头。 【后勤·改】最惨,原本半透明的菌丝体变得灰暗浑浊,蜷缩在罐底一动不动,传递出的波动微弱到几乎感知不到,仿佛随时会消散。

姜小勺尝试了各种方法:喂它们凉性汤汁、撒次级调和香、甚至尝试再次模拟“心火”注入微薄能量…全都收效甚微。这三个家伙就像是熬夜打了三天三夜游戏后又去跑了马拉松的网瘾少年,彻底“肾虚”了,进入了强制性的深度恢复期。

“完了,芭比q了…”姜小勺哭丧着脸,看着三个罢工的“大爷”,欲哭无泪。

这意味着,时味居刚刚建立起来的、依靠菌泥黑科技的“高效高品质”生产体系,瞬间被打回原形!甚至更糟,因为他已经习惯了有它们帮忙的日子,很多菜品的火候、研磨精度和食材预处理都依赖于它们,现在突然没了,简直抓瞎!

果然,午市一开始,混乱就接踵而至。

“老板!这水煮鱼怎么一点都不烫啊?温吞吞的!” “我的麻婆豆腐,这豆腐渣口感怎么回事?以前不是这样的!” “这米饭…好像没以前那么粒粒分明了?” “咦?今天的香辣蟹,蟹壳上的辣油好像没吸干净?有点腻啊…”

客人们的抱怨声此起彼伏。虽然味道底子还在,但失去了菌泥们精准控火、极致研磨和深度清洁的加持,菜品的整体品质明显下降了一个档次。老食客们一口就能吃出差别。

赵四在前厅疲于奔命地道歉解释,嘴皮子都快磨破了。 苏东坡也试图用他的话术安抚客人:“诸位客官海涵,今日灶王爷似有怠工,火候稍欠,然食材本味犹在,别有一番风味…” 可惜,这次效果不大。对于追求极致体验的食客来说,差一点就是差很多。

“古代大叔,话不是这么说,你们家以前可不是这水平啊!” “就是,是不是换厨师了?还是生意好了就偷工减料了?”

姜小勺在后厨更是忙得焦头烂额,汗流浃背。以前【熔炼·改】可以同时精准控制好几个锅的火候,他现在一个人盯着三四口锅,手忙脚乱,不是这里火大了糊锅,就是那里火小了菜凉了。【研磨·改】罢工,香料只能靠手工研磨,费时费力,均匀度和细度都差很多。【后勤·改】躺平,食材预处理效率大跌,卫生标准也隐隐有下滑的趋势(虽然依旧干净,但没了那种极致的光洁感)。

一顿午饭做下来,姜小勺感觉比连续颠勺十小时还累,胳膊都快抬不起来了,菜品质量却还不尽如人意。营业额虽然没暴跌,但差评和抱怨明显增多,店里那种火爆亢奋的气氛也冷却了不少。

“这样下去不行…”姜小勺瘫坐在椅子上,看着空荡荡的(能量耗尽)的菌泥罐子,眉头紧锁。必须尽快让这三个家伙恢复过来!

可怎么恢复?它们消耗的是某种特殊的能量,普通食物和安抚根本没用。那奇异的种子早就没了。“食材回溯”能力也还在冷却,无法动用。

难道要去寻找类似赤阳椒那种蕴含特殊能量的东西?可上次辣意共鸣的教训还历历在目,他可不敢再乱试了。

就在姜小勺一筹莫展之际,前厅的苏东坡,却在这场危机中,意外地找到了新的“财富密码”。

由于菜品质量暂时下滑,一些老客人的失望之情溢于言表。苏东坡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知道问题出在后厨那三个“宝贝”罢工,但这话没法对外人说。

如何转移客人注意力,提升顾客满意度,成了当务之急。

苏东坡不愧是千古风流人物,脑筋转得飞快。他注意到,虽然菜品略有逊色,但时味居的“故事”和“氛围”依旧是独一无二的。尤其是他自己,本身就是个巨大的话题点。

于是,他决定另辟蹊径,主打“文化体验”和“情感共鸣”牌。

当有客人抱怨菜不如以前时,苏东坡不再单纯解释,而是笑呵呵地走上前,开始即兴发挥:

“客官可知,这烹饪之道,亦如人生,有起有落,有旺火快炒,亦有文火慢炖。今日之火候稍欠,岂非正合那‘月有阴晴圆缺’之意?恰可细品这食材本真之味,感悟一番‘返璞归真’之趣。”

客人:“…”(好像有点道理?但又感觉哪里不对?)

当有年轻情侣觉得今天味道不够刺激时,苏东坡便捻须笑道:“少年人莫急。浓情似火固然酣畅,然细水长流亦见真情。此菜温和,正宜二人细嚼慢咽,眉眼传情,岂不胜过那般烈火烹油,吃完只剩舌尖麻木?”

情侣:“!!!”(脸色微红,对视一眼,好像…是这么回事?气氛突然暧昧了起来!)

当有带孩子的家庭顾客时,苏东坡又会蹲下来,对着小朋友说:“小娃娃,你看这豆腐,虽不及往日滑嫩,然方正洁白,如同做人,首要便是这堂堂正正。味道稍淡,恰可让你尝出这豆香本味,可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家长:“!!!”(感动!这老板居然还寓教于乐!这顿饭值了!)

他甚至开发了“东坡题词”服务。只要顾客要求,他可以即兴为某道菜赋诗(或歪诗)一首,用毛笔写在特制的宣纸卡片上,送给顾客。

虽然他的毛笔字在这个时代看来可能不算顶尖,但那毕竟是实打实的“苏东坡真迹”(来自宋朝的)!而且内容往往幽默诙谐,紧扣菜品和当下情景,极具纪念意义。

比如对于那碗火候不足的水煮鱼,他题曰:“金鳞隐波光,温汤亦徜徉。莫嫌火德暂歇力,且品鱼鲜自在香。” 对于那盘研磨不够细的麻婆豆腐,他题曰:“麻姑手段偶失准,豆蔻年华略显痕。然这麻辣浑厚意,仍是人间烟火魂。”

客人们哪里见过这个?顿时觉得新奇无比,抢着要题词!一道普通的菜,因为附赠了一首苏东坡(他们以为是cosplay的)的亲笔题诗,瞬间逼格飙升,价值翻倍!那点口味上的不足,完全被这种文化体验和情感价值所掩盖了。

甚至很多客人根本不是来吃饭的,就是冲着苏东坡的题词和“人生哲理”来的!点个最便宜的菜,就为了跟苏东坡聊几句,求幅字。

苏东坡也乐在其中。他发现自己在这个时代,除了吃,竟然还能靠“卖弄”学问和口才赚钱(虽然钱是姜小勺的),这极大地满足了他的文人雅趣和社交需求。他仿佛找到了当年在西湖边与文人墨客唱和酬答的感觉,只是现在的“酬答”变成了好评和营业额。

于是,时味居出现了一个奇景:菜品质量暂时下降,但客流和口碑反而因为苏东坡的个人魅力而稳住了,甚至吸引来更多好奇的“文化体验型”顾客。

姜小勺对此是又惊又喜又惭愧。惊的是苏东坡的应变能力和影响力;喜的是生意没垮;愧的是自己这个掌柜的,关键时刻还得靠“老古董”出来撑场面。

“苏先生,您真是…救我于水火啊!”姜小勺由衷感谢。

苏东坡大手一挥,豪爽笑道:“哈哈,小勺掌柜何出此言?吾等皆在一条船上,自当同舟共济。况且,与人说文解字,本就是人生一大乐事。观众生相,品百味人生,其乐无穷啊!”

然而,苏东坡的“文化带货”能力也有失控的时候。

有一次,一个美食主播来探店,刚好赶上菌泥罢工,菜品普通。主播本来有点失望,但被苏东坡一番“人生如菜,淡中有真味”的理论说得云里雾里,又得到了一首题词,一高兴,直播时把苏东坡夸成了天上地下独一无二的“哲学厨神”、“文化餐饮第一人”,把那首歪诗吹得天花乱坠。

结果直播效果爆炸,无数网友被苏东坡那独特的古人气质和貌似高深莫测的话术吸引,纷纷慕名而来,不是为了吃饭,就为了“朝圣”和“求开光”(求题词)。

时味居门口居然排起了长队,很多人拿着手机对着苏东坡猛拍,求合影,求签名,求人生指导…

苏东坡倒是来者不拒,谈笑风生,应对自如。但姜小勺和赵四可就惨了,工作量暴增,光是维持秩序和解释“题词需要消费”就累得够呛。

更离谱的是,有人开始高价收购苏东坡的题词卡片,甚至出现了黄牛倒卖!

姜小勺看着被围得水泄不通、仿佛大型粉丝见面会现场的时味居,再看看后厨那三个依旧死寂的菌泥罐子,心情复杂。

这算什么事啊!饭店的核心竞争力居然从美食暂时变成了…古代文人的脱口秀和签名会?

但他不得不承认,苏东坡凭一己之力,硬生生扛过了这次菌泥罢工的危机,甚至歪打正着地打开了新的市场。

“看来,得尽快给苏先生设计个周边产品了…比如签名照?文化衫?或者…出本《东坡时味语录》?”姜小勺摸着下巴,思维又开始朝着奇怪的方向发散。

而此刻,远在北宋的童贯,终于收集到了足够多的“火煞果”粉末,并精心准备了一套说辞,怀着激动的心情,秘密返回了东京汴梁,准备开始他的“献宝”大业。

他并不知道,他差点弄报废的菌泥,间接导致另一个时空的饭店,走上了一条“文化网红”的歪路…

时空的因果,总是如此奇妙而令人啼笑皆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