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时间,在紧张的备战中飞速流逝。戈里星系,联盟第一舰队参谋部。
“报告指挥官!”一名情报官的声音打破了室内的宁静,“远程监控阵列已全部部署并激活。分析确认,在距离我方西侧约0.5光年的预设监控区域内,发现四个大规模能量波动集群,运动轨迹与速度均符合舰队特征,正持续向戈里星系方向前进。”
凌剑锋目光一凝:“接入主星图。”
巨大的全息星图上,代表戈里星系的蓝色光点周围,四个醒目的红色光标清晰地出现在西侧外围,就像四只缓缓逼近的恶狼。
“果然来了。”凌剑锋冷哼一声,“命令:向西侧增派四支精锐侦查小队,保持极限距离监视这四个目标。记住,你们的任务是眼睛,不是拳头。在他们前进路径上提前布设更多的微型波动传感器,我要掌握他们的一举一动,但绝不允许主动接敌!”
“是!”
命令被迅速执行。数艘小巧灵活的侦查舰悄然离港,如同幽灵般滑向深空。
凌剑锋的目光则死死盯住星图,手指无意识地在控制台上敲击着。他的视线,逐渐被星图上横亘在联盟舰队与格克拉援军之间的那片特殊区域所吸引——恒星边界(如评论区图片)。
那是类似太阳系日球层顶的宇宙结构,是恒星风与星际介质激烈碰撞的交界地带,充满了高速运动的离子流、高能带电粒子和复杂的磁场,如同一个天然的、范围极广的电磁风暴区。在那里,常规的雷达探测距离会被极大压缩,护盾稳定性会受到持续干扰,通讯更是会变得极其困难甚至中断。
一个大胆而致命的计划瞬间在他脑海中成型。
“你们看这里,”凌剑锋的手指重点标注了恒星边界区域,“如果,我们把伏击战场设在这里……怎么样?”
参谋们先是一愣,随即眼中纷纷爆发出精光!仔细推演后,所有人得出一致结论:利用这片天然屏障作为掩护,联盟舰队可以完美隐藏自身规模和动向,而长途跋涉、对本地环境陌生的格克拉舰队一旦闯入,将会变成又聋又瞎的瞎子,只能任人宰割!机会成功率极高!
“好!立刻制定详细伏击方案,代号‘风暴’!方案确定后,即刻下发至各舰队!”
一份极其详尽、充分利用了环境优势的屠杀方案被迅速制定并传输下去。
很快,庞大的联盟舰队开始了无声的机动。超过8000艘战舰如同暗潮般涌动,兵分四路,悄无声息地驶入那片电磁能量狂暴混乱的恒星边界区,完美地潜伏下来。整个星系再次变得空空荡荡,只有一艘安装了特大功率超空间通讯器的特制通讯船,留在风暴区外的安全点,负责与潜伏的舰队保持着联络。
四个月的时间在等待中缓慢流逝。
格克拉的支援舰队,历经漫长的亚光速航行,终于逼近了那片能量躁动不安的恒星边界区。
格克拉第一舰队旗舰。
“指挥官,前方即将进入恒星边界区。穿过这片区域,我们就正式进入戈里星系范围了。”导航员报告道。
指挥官看着窗外那片仿佛弥漫着紫色和蓝色辉光的诡异空间,心中莫名升起一丝不安:“命令全舰队,提高警戒等级,各舰护盾能量分配向抗干扰倾斜,传感器功率开到最大。”
“是!”
就在这时,通讯官接连收到报告: “报告!第七舰队遭遇小股敌方侦查舰队,已将其击退,正在追击!” “报告!第八舰队遭遇敌方侦查舰骚扰,已交火,对方遁入风暴区,正在追击!” “报告!第九舰队同样遭遇……”
接二连三的报告传来,第一舰队指挥官觉得这很正常,叛军肯定会派出侦查力量。但很快,他敏锐地察觉到了不对劲——太同步了!而且为什么所有遭遇都发生在即将进入风暴区的时刻?
“立刻加强扫描!联系第七、第八、第九舰队,命令他们谨慎追击,小心埋伏!”他急忙下令。
通讯官尝试了片刻,无奈地摇头:“指挥官,无法联系!他们追击敌人,已经深入恒星边界区了,里面的电磁干扰太强,我们的常规通讯完全中断!恐怕要等他们穿过风暴区或者我们进去之后才能恢复联系!”
“什么?!”指挥官脸色骤变,心中的不安瞬间达到顶点,“不好!停止前进!全舰队停止!最高战备!通讯官,用最大功率持续呼叫其他舰队!”
然而,他的谨慎来得稍晚了一些。
“监测到前方1000万公里处,发现叛军侦查舰队活动迹象!指挥官,是否追击?”
“不急!”指挥官强压下不祥的预感,“他们不来招惹我们,我们就不动!等联系上其他舰队再说!”他选择了最稳妥的方案。
一千万公里外,联盟侦查舰上。
“舰长,对方停下来了,很警惕,没有追进来。”侦查员报告。
舰长看着传感器上那个停滞的红色光点,咂了咂嘴:“啧,看来对面不全是蠢货,还有个带脑子的。看来‘风暴’A计划行不通了,只能等大部队到位,执行B计划硬啃了。继续保持监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