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政府招待所 > 第22章 神秘女人

政府招待所 第22章 神秘女人

作者:潜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1 04:56:41

后来我爸我妈断定,我是三岁才开始开始有的记忆,是因为我清晰地记得苏联解体的新闻。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并不知道那条新闻在说什么,但我对其印象深刻到,甚至在五六岁时,还能将那则新闻大致复述出来。事实上,我对那则新闻印象深刻,纯粹是因为当时我们家刚刚换了彩色电视。那台彩色的松下电视机是我那留学的舅舅从日本背回来的。我出生时舅舅已经在日本读书,91年他才第一次回国探亲。不过我对于他回国的情形倒记忆不深。

我印象深刻的是,在颜色的方形电视里,一个发型方正头发浓密的俄国人宣布了这个消息,这人长得跟我有生以来看到的其他人太不一样了,难免让我过目不忘。那时我尚不知道他叫叶利钦,是前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以及新的俄罗斯国的第一任总统。

几年后的夏天,当我跟我爸去大连接从国外回来的我妈,第一次在大连光顾肯德基门店时,我竟然以为肯德基那个老头就是他。当时我还荒谬地想着,原来他不当领导人,是跑去卖炸鸡薯条了。中国人总觉得外国人都长一个模样,这个毛病,直到我二十多岁去欧洲读书以后才有所缓解。

那一年还发生了很多其他的事。后来人们在回顾1991年时,总是会提及几件事:三毛自杀了;邓公在上海提出“步子要快一点”;华东水灾,香港200多名巨星为此4天不眠不休拍出了《豪门夜宴》以赈灾。不过那些我都不记得了,印象最深的事情只有苏联解体。远在千万里之外的苏联解体,是一件似乎只存在于新闻中的大事,可它对燕东的影响,将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一点一点地发生。

将时钟拨回到那一年的早些时候,1991年初夏的燕东市,还没有察觉到任何端倪。

彼时,这座城市正理所当然般地进行着轰轰烈烈的大改造,躁动而野心勃勃。高层大楼拔地而起;主干道被挖开了铺电缆架立交桥;老永丰市场被整体拆迁,听说要在原址上重建一条大型商业步行街,以及配套的高级商业住宅。

一时间,仿佛全城都是工地。后来我在巴黎,面对那些整齐划一的灰屋顶公寓,听我的法国朋友讲述奥斯曼如何在1853年重塑巴黎,并将其改成我面前这般面目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竟然就是想起1991年夏天尘土暴扬的燕东。那是一场稍小规模的重塑。

***

就是在那个空气里刮着沙尘燥热而肮脏的夏天,一个神秘的女人开始频繁出现在招待所的大堂。

市政府招待所的大堂,每天都充斥着衣香鬓影的人来人往。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市政府招待所是燕东市社交中心般的存在:市领导会不时来这里开会和会见外宾;北京和省里来的干部会下榻此处;来燕钢出差和开会的人,只有干部级别才会被安排住在这里;更不用说那些拿着大哥大的生意人、穿着貂皮大衣的阔太太、以及那些西装革履带着折射璀璨未来的茶色眼镜的青年才俊。燕东市所有的‘人脉’都会出没于此。

然而即便这些人穿梭其中,你仍然很难不注意到这个一连几天坐在大堂沙发上四处张望的女人。她顶着当时最流行的精心打理过的‘羽西头’,画着埃及艳后般浓烈的妆容,厚重的妆容下却是无需遮盖的饱满弹嫩的肌肤,一身酒红色的粗花呢套装,垫肩大得吓人,裙子却长不过膝盖。她一定是心里有事,才没法安然得坐在大堂棕黄色的真皮沙发上。不然,金色的环形耳环也不会随着她找寻的目光而晃动。

前台对于这样打扮访客从不过分热情,这要是换做以前,她甚至会被保安请过去。

然而这两年世道变化太快,一些新富起来的女大款,竟然也喜欢浓妆艳抹的打扮。她们也喜欢带大大的金色的耳环,挎头层牛皮的带有搭扣的斜挎包,脑袋上的大波浪头发高高盘起,身高都为此抻长了几厘米。一时间,你很难把她们同另外那类不受欢迎的危险女人区分开来。总之,这样的访客,要不然会有客人来到大堂与她谈事,要不然她会被突然乘电梯下来的什么人低调而神色略有慌张地领走。不过一连几天,这个女子每天都来,就不免让前台的工作人员感到有些奇怪。

当这个神秘又美丽的女人第三天来到大堂沙发坐下的时候,我妈方真真终于忍不住派孙锦林过去询问一下。“女士,请问您是在等人么?还是您需要办理住宿?”孙锦林走到坐在沙发上的女人面前,俯下身客气地问道。

原本回头张望的女子听到这声询问将头转了过来,她看到这么一个大帅哥站在自己面前,还弓着腰客气地对自己进行询问,便不自觉地流露出一点少女般的无助:“您好,我想找你们所长。”女人原本年龄就不大,故作成熟的打扮,只是她早早踏入社会所披上的铠甲。现在,她面对彬彬有礼又玉树临风的孙锦林,稍微将原本紧绷的精神放松了一点。

“我们所长?”她要找的人倒是出乎孙锦林的意料,“这,”孙锦林面露难色......“这样吧,您请随我去大堂咖啡吧旁边的小会客厅稍等一下,我去请我们经理过来。”

因为不清楚这女子这个想要找所长的女子是什么路数,在孙锦林回到前台汇报了情况之后,方真真决定亲自去小会议室同女子聊一聊。

方真真同她一聊才知道,女人叫做朴敏,是个朝鲜族人。朴敏原本在老永丰市场跟小姐妹们开了一家冷面店。用现在的话来说,她是老板娘;不过在90年代,朴敏这种小老板一般还被称作个体户。

随着1991年初永丰市场区域的整体拆迁改造,朴敏的冷面店做不下去了。在这个时期,卡拉oK已经从广东开始流行了起来,而在燕东做这项生意的人还寥寥无几。朴敏专门跑到广东看了一趟,觉得这个生意不错,因而决定也开一家卡拉oK厅。而她首先看中的开店位置,就是市政府招待所后楼的一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