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长河中,落后便要挨打,这条铁律从未改变。数百年后的大英帝国何等强盛,几乎主宰整个时代,其殖民地遍布全球。但为何大英帝国未能真正统治世界?究其根本,仍是实力不足。
如今刘耕手握大汉帝国庞大的人口与系统之力,天时地利皆备,统一全球的良机近在眼前。凭借充沛的资源和沿海港口的优势,刘耕毫无畏惧。大汉兵强马壮,那些后世才被发现的大陆,如今将提前数百年纳入版图。
刘耕果断下令大规模建造战舰。虽然每艘战舰需消耗木材与黄金,但系统附赠200名精锐水兵。
“系统!建造2000艘战舰!”心念一动,沿海港口同时开工。180万木材与60万黄金瞬间扣除,换来的是一支无敌舰队——两千艘崭新战船与四十万海军即刻成型。
**在刘耕的决策下,大汉帝国开启新一轮军备扩张。短短时间内,新建的港口停满战舰。这个时代将因大汉的航海征程而
系统打造的战舰足以征服怒海,这支舰队堪称当世最强。两千艘战船集结于海岸,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舰队建成后,刘耕在长安召开朝议。
“如今天下太平……”
"朕欲攻取海外诸岛,众卿可有良将举荐?"
朝议伊始,刘耕便直抒胸臆,目光如炬地扫视殿中群臣。此时帝国仍保有四十万精锐水师,两千艘艨艟战舰,这支雄壮海军正可再展宏图。
话音刚落,殿下众臣眼中精光闪动。
"臣愿为陛下开疆拓土!"一声清朗话音未落,但见刘备昂首出列,"定使我大汉旌旗遍插寰宇!"
刘耕微微颔首。这位自涿郡归来的宗亲,目睹帝国盛世后愈加坚定报国之志。昔日心心念念的汉室复兴已成现实,如今他只想辅佐秦皇将大汉威名远播四海。
眼见刘备主动请缨,刘耕心中已有计较。当年魏蜀吴三雄如今皆为大汉效力:曹操任征西大将军,正挥师贵霜;孙策率黄盖等将领跨海进击。眼前这位胸怀韬略的宗亲,也该赋予重任了。
"准奏。"刘耕朗声道,"封刘备为征东大将军,与关羽、张飞统领千艘战舰,扬帆东渡。凡遇新土,皆为我大汉疆域!"
刘备强抑激动跪拜接旨。身后关张二人喜形于色,兄弟三人自桃园结义便誓同荣辱,今日终得并肩建功立业之机。
刘耕目光又掠过群臣。美洲已有征讨之师,然南方澳洲尚缺统帅。眼见刘备得授重任,殿中诸将顿时群情激昂。
"臣 ** 南征!"
"末将愿为陛下开疆!"
"诸位莫与某争,这征南大将军非某莫属!"
原本肃穆的朝堂,霎时因这最后一支远征军的统帅之争而沸腾起来。
众将争夺激烈,公孙瓒尤为众矢之的。数名将领对公孙瓒怒目而视,厉声呵斥。
"公孙瓒!你已掌数十万铁骑,何必再与我等相争?!"
" ** 之徒!占着高位却不作为!"
"公孙瓒,就此退下!说得对!"
众人群起而攻之,令本就理亏的公孙瓒面红耳赤,难以招架。
殿上争执不休,刘耕却看得饶有兴致。虽失朝堂威仪,却显诸将赤诚报国之心,愿为帝国开疆拓土。
当众人争夺最后一支大军统帅权时,刘耕目光落在殿中一年轻将领身上。
"哦?"
见到此人,刘耕眼前一亮。正是自鲁家寨投效的鲁肃。此人才干在三国中被严重低估,实乃顶尖谋士。三分天下之策即出自其手,更曾任东吴大都督。未料如今竟来效忠帝国。
"陛下,兵贵专精!"
"诸位将军长于陆战,然海战之道,除已离去的孙策将军等人外,恐无更擅者。"
"与其争夺不擅之位,不如让能者为之!"
鲁肃从殿末挺身而出,语惊四座。众将闻言皆愣在原地。
见其胆识过人,刘耕目露赞赏。"鲁肃听令!"
"臣在!"
鲁肃当即跪拜。
"封你为征南大将军,率千艘战船南征!"
"以张辽为副将,颜良、文丑为先锋!"
"即刻与玄德一同出征!"
刘耕乾纲独断,鲁肃强抑激动接旨。张辽等人亦纷纷领命。
两路水师整装待发,建功立业的机会就在眼前。颜良、文丑二人咧嘴大笑,仿佛战功已是囊中之物。未能争得出征资格的将领们只能悻悻地盯着鲁肃,偏偏此刻军令已定,众人只得作罢。
议定水师分兵之事后,朝会散去。刘备与鲁肃立时成为众人艳羡的焦点——这可是率领帝国精锐开疆拓土的良机,建功立业唾手可得。武将们围着刘备连连道贺:
"玄德此去必当大捷!"
"待凯旋之时,定要讨杯庆功酒!"
文臣武将们也纷纷向鲁肃道喜。辞别众人后,刘备三兄弟火速回府收拾行装,带着圣旨直奔军港。新收编的鲁肃亦不敢耽搁,与张辽等人会合后疾驰出海港。
千里海岸线上战舰如云,两百精锐水师列阵每艘战船。沿岸百姓望着遮天蔽日的舰队,孩童们蹦跳着呼喊:"将来也要加入陛下这样的雄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