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耕策马立于军阵最前方,红色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他的目光越过护城河,与城楼上的西西隆里遥遥相望。
"用四百万步兵破你城防,可敢接战?"这声质问如同闷雷滚过战场,震得城垛上的旗帜微微颤动。
城墙上的贵族们攥紧了拳头,却无人敢应声。他们心里都清楚,这些年在边境与大汉骑兵的交锋,奥地利从未占过便宜。
此刻孙权统领的主力军团已列好战阵,最前排的重甲步兵竖起玄铁巨盾,在晨光中连成一道黑色城墙。曹操率领的左翼部队沿着护城河摆开,刘备的 ** 手则在右翼高坡就位。
城楼议事厅内,安西利正用 ** 划着沙盘:"东门外的树林最适合埋伏,不如......"
"报——!"传令兵跌跌撞撞冲进来,"汉军开始架设投石机了!"
青铜打造的霹雳车在阵地后方组装,每架都需要百名壮汉牵引。随着绞盘转动的吱嘎声,千斤巨石被缓缓吊上抛竿。
西西隆里突然拍案而起:"传令东门守军,立即......"
话未说完,远方传来天崩地裂般的轰鸣。第一波石雨已撕裂晨雾,狠狠砸在城墙上。
西西隆里深深吸气,将周围众人的表情尽收眼底,而后缓缓吐息,在心中将这些长老和族长痛骂一遍。虽然这些长老和族长的势力范围有限,但其中从不缺少狡黠之辈。先前主张开战的是他们,现在畏缩不前的还是他们。
"刘耕陛下,大汉帝国士兵的勇猛众所周知,但您是否过于自信了?"西西隆里高声道,"要知道奥地利帝国不仅拥有千万大军,更有四百万精锐骑兵。骑兵对步兵向来占据天然优势。"
刘耕闻言却毫不在意地轻笑,朝城楼上的西西隆里挥手示意:"既然不信,不妨一试。"说罢便带着孙权返回后方战鼓旁。
望着刘耕远去的背影,西西隆里紧握双拳。作为一方领袖被如此轻视,若再不采取行动,即便日后战胜大汉帝国,他也无颜继续在奥地利帝国立足。
"传令!所有骑兵即刻出击,倒要看看这大汉帝国有何能耐!"
不多时,奥地利帝都城门洞开,浩浩荡荡的骑兵鱼贯而出。经过十余分钟的列阵,四百万骑兵在城下严阵以待。他们威风凛凛地注视着大汉步兵,早已将这场战役视为必胜之战——毕竟同等数量下,骑兵对步兵本就占据绝对优势。
随着进攻号角响起,奥地利骑兵如潮水般冲向大汉帝国的四百万步兵。后方观战的刘耕见状,唇角扬起意味深长的笑容。
"接下来就交给你了。"刘耕对身旁的孙权说道。
孙权郑重点头,深吸一口气向擂鼓兵下达指令。原来战前刘耕已传授孙权八卦兵阵之法。当初研习此阵时,孙权久久凝视阵图,最终只感叹出四个字:"巧夺天工!"
厚重的战鼓声隆隆作响,大汉帝国的步兵方阵开始稳步推进。此刻奥地利骑兵距敌阵已近在咫尺。
只需一个冲锋,奥地利铁骑便能突入汉军阵地。
千钧一发之际,汉军阵型突变,士兵齐刷刷亮出背后的坚盾。鼓点骤然转为急促,奥军骑兵收势不及,尽数陷入包围圈。
刀光剑影间, ** 的奥军骑兵被乱刃分尸。转瞬间,巨大的八卦阵已在奥地利皇城外铺开。
奥军骑兵面对这玄妙阵势,踌躇不敢冒进,只在阵前焦躁徘徊。
呜——
奥地利军号再次响起,骑兵们硬着头皮发起冲锋。喊杀声混着雷鸣般的马蹄,震得大地都在战栗。
短短片刻,气势汹汹的奥军骑兵已从多个入口涌入八卦阵。甫一入阵,便被汉军分割包抄,切成零散碎块。
领军将官这时才惊觉中计。他们曾对东方传说中的玄妙战阵嗤之以鼻,如今亲历方知传言非虚。
"中计!快撤!"
将官们在马上嘶吼,可八卦阵向来易进难出。陷入阵中的奥军骑兵,早已插翅难逃。
骑兵的优势在于机动迅猛、冲击力惊人,但若能让其停滞不前,再压缩其活动范围,这股强悍的战斗力便会急剧衰退。此刻刘耕布下的八卦大阵,正是完美实现了这一战术构想。
望着奥地利帝国四百万铁骑皆被困于阵中,孙权深吸一口气,难掩激动之色,转身朝刘耕郑重抱拳道:"主公,敌军骑兵已入彀中,请主公示下!"
刘耕微微抬眼,目光掠过奥地利帝都高耸的城墙,漫不经心地挥了挥手:"此战由你全权指挥,如何用兵,自行决断。"说罢,他又缓缓阖上双目,仿佛前方这场以步制骑的鏖战早在他预料之中,激不起半分波澜。
得令后的孙权肃然颔首,随即对身后传令兵喝道:"击鼓!将这些骑兵尽数吞灭!"
"咚!咚!咚!"
激烈的战鼓声震彻云霄,连城头的西西隆里等人都被这鼓点激得热血沸腾,恨不得冲下城墙参战。这令人血脉偾张的鼓声,仿佛具有魔力,令所有听闻者战意昂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