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三国:流放交州,我靠帝国系统暴 > 第47章

三国:流放交州,我靠帝国系统暴 第47章

作者:官小姑姑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4:20:14

昔日在异族统治下萧条荒凉的草原景象已不复存在。刘耕不仅利用系统开垦出万顷良田,更将掳获的百万牛羊物尽其用。源自帝国时代的农民们精通各项生产技艺,除保留部分繁衍用的母畜外,其余皆转化为丰沛的食物资源。

至此,刘耕辖下全域正式迈入农耕文明。自草原始,数百万亩沃土遍布各地,新型稻种更是带来惊人产出——草原年收两季,原产地夷洲更可达三季。每季末,各领地涌来的粮食都会引发资源储备的飞跃式增长。

草原上崛起座座郡城,尤以乌桓三族旧王庭所在地最为宏伟。三座主城呈掎角之势,构建起牢不可破的防御体系,带动周边城邑发展。如今这片土地已与幽州无异,成为幅员辽阔的行政区。

在系统加持下,即便实行有限度的锁国政策,刘耕的发展速度仍远超大汉十三州各路诸侯。

刘耕虽将视线投向边疆,心中却始终惦记着中原故土。身为大汉皇长子,他深信这片神州沃土终将归于自己掌中。

就在刘耕潜心经营边境领地之际,中原政局骤变,风云激荡。

(当刘耕在交州、幽州等地励精图治时,中原腹地再度掀起惊涛骇浪。迁都长安的董卓遭义子吕布刺杀,朝堂再度陷入动荡。少帝失去权臣掣肘,吕布掌控长安后,街头巷尾回荡着\"董贼伏诛!汉室当兴!\"的呐喊。

然而勇武过人的吕布终究难敌朝堂权谋,先被王允利用后又遭弃如敝履。西凉旧部在郭汜、李傕率领下大举 ** ,根基浅薄的吕布仅能带着并州旧部仓皇出逃。得势的西凉军阀围困皇城,逼迫王允自尽后,再度将汉献帝置于掌控之中。

凉州方面的马腾、韩遂闻讯欲趁火 ** ,却遭西凉残部重创。正当西凉集团内部分赃之际,李傕设宴诛杀樊稠,引发郭汜猜忌。面对再度被挟持的幼主,蛰伏陈留多时的曹操亲率十余万精兵直取洛阳,剑指长安。

此时的长安已然乱象纷呈:掌控西凉军的郭汜、李傕互不相让,昔日并驾齐驱的三巨头因樊稠之死彻底决裂。郭汜疑心李傕欲独揽朝纲,双方矛盾愈演愈烈。

局势激化之际,李傕与郭汜竟在长安城中兵戈相向,连汉献帝与朝臣都沦为双方筹码。激战正酣时,李傕部将杨奉忽然倒戈,致使李傕形势急转直下。

当双方厮杀至白热化阶段,投机分子杨奉竟挟持献帝向洛阳逃窜。李傕二人闻讯立即罢兵追击——这位少年天子实乃西凉军的保命符,若失此护身符,等待他们的唯有死路。然而仓促追击终落空,早有准备的杨奉击退追兵后,献帝终被占据洛阳的曹操所获。

曹操见洛阳残破不堪,遂奉迎圣驾迁都许昌。自此,这位乱世枭雄遵循历史轨迹成就\"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局。失去献帝的西凉军则遭灭顶之灾:持续内斗早已损耗其实力,在丢失护身符后,李傕兵败身亡,郭汜被部下弑杀。驻守弘农的张济见大势已去,匆忙率部逃往南阳。曾经 ** 风云的西凉军团,随着董卓之死彻底灰飞烟灭。

自以为能接掌董卓霸业的吕布,此刻才知天下棋局之复杂,只得带着残部如丧家之犬周旋于诸侯之间,最终暂投袁绍麾下。随着董卓势力彻底瓦解,神州大地正式进入群雄割据时代。

袁绍坐拥冀州,凭四世三公之名广纳贤士;南阳袁术借刀 ** 之计除去孙坚后,势力迅速扩张至扬州全境。但历史在此出现分岔:孙策未献玉玺求兵,反率残部北上幽州,致使袁术称帝野心暂未膨胀。荆州刘表安于现状,益州刘焉但求自保。大汉疆土被诸侯瓜分殆尽,军阀间的明争暗斗愈演愈烈。

重塑文本如下:

此刻天下诸侯皆已察觉汉室将倾,各方势力蠢蠢欲动。各路诸侯暗中积蓄力量,招兵买马扩充军备。

原本觊觎幽州的袁绍暂缓攻势,但驻守边境的军队纹丝未动。他对幽州王刘耕心存忌惮——这位被贬的皇子竟能组建二十万铁骑,如此实力令袁绍不得不放弃攻取幽州的计划。

袁绍转而剑指洛阳。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行径令他如鲠在喉,却无可奈何。不过袁绍趁机夺取洛阳,进而控制长安,将这片疆域与冀州连成整体。

并州在丁原亡故、吕布远走後已成权力真空。待秋收时节,袁绍派大将鞠义挥师北上,势如破竹的袁军让并州守军望风归降。虽失幽州,却得并州,连同洛阳、长安等地,袁绍已掌控北方三分之二疆土,一时风头无两。

此时北方格局已然明朗。除偏远的凉州外,北方大部尽入袁绍囊中。幽州因刘耕的神秘实力令袁绍望而却步——那凭空出现的二十万大军始终是他心头阴影。即便已奠定北方霸主地位,袁绍仍对幽州按兵不动。

至于凉州,地处边陲、道路艰险,加之马腾、韩遂盘踞其间,攻取价值有限。如今坐拥盛产战马的并州、人口稠密的冀州及洛阳等要地,袁绍实力冠绝诸侯。即便曹操手握天子诏令,短期内也难以与其抗衡。

袁绍掌控三州之地后,仍对刘耕严加防范。

身为四世三公的袁氏家主,袁绍通晓诸多世家秘辛,对汉室皇权早已失去敬畏。如今他正为世家利益绸缪,背后更有诸多豪族支持。然而目睹刘耕展现的实力后,袁绍始终不敢贸然行动——他吃不准这位对手是否还藏着后手,唯恐多年基业毁于一旦。

\"且先稳守根基。\"袁绍冷哼一声,\"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如先拿他开刀!\"

此时袁绍坐拥冀州、并州与司隶,三州呈合围之势将曹操的兖州困在 ** 。只要准备就绪,大军随时可以南下。但曹操凭借天子名义已掌控兖豫二州,这般实力也让袁绍不敢轻启战端。

中原大地暂时恢复平静,明眼人都知道,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当各路诸侯完成备战,烽火必将重燃。

此时幽州边境,一支风尘仆仆的队伍正惊愕地望着眼前景象。

\"这真是那个饱受异族 ** 的幽州?\"众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见阡陌纵横,屋舍俨然,田园如画,哪还有半点战火痕迹?要知道异族铁骑过后,向来是千里焦土,断壁残垣。

这支队伍的首领正是北海相孔融。这位孔子后裔自幼便有贤名,治下北海百姓安居乐业。如今天下动荡,他深知当今天子不过董卓所立伪帝,唯有大皇子刘耕才是真命天子。听闻刘耕在幽州大破异族,显露中兴之象,孔融当即率兵前来勤王。

目睹幽州这派盛世景象,老人抚须连声赞叹:\"善哉!善哉!\"心中扶立明君的信念愈发坚定。

一行人沿路前行,孔融目睹田间耕作的农夫与军士和睦相处的景象,不禁对大皇子刘耕的治国才能由衷赞叹。

随行的北海士兵同样惊讶于幽州的繁荣景象,这与他们记忆中受黄巾之乱摧残的北海形成鲜明对比。最令他们惊奇的是,当地百姓竟能毫无惧色地与巡逻军士交谈,甚至主动端茶送水。

\"此处宛若人间仙境!\"士兵们交口称赞。通往北平的道路铺着整齐的石子,两侧马道平坦宽阔,处处彰显着大皇子治下的富足。

孔融身旁的年轻将领始终默默观察,对这位能将战乱频仍的幽州治理得如此井井有条的大皇子充满好奇。注意到他的神情,孔融温和道:\"子义,这趟又劳你护送了。\"

\"孔大人言重,\"年轻将领拱手回道,\"奉家母之命保护大人是分内之事。况且幽州境内太平,在下实在无功可居。\"

孔融听完少年将官的话,目光赞许地凝视着太史慈。

这位年轻将领令他既欣赏又惋惜——太史慈弓马娴熟韬略过人,更难得是至纯至孝。如此栋梁之材竟未能为己所用,思及此处,孔融忽然眸光闪动。

\"子义!听闻你尚未择主?\"

\"且看这幽州气象!\"

孔融捋须含笑时,太史慈正环顾四野。这北疆雄城车水马龙的盛况,较之帝都洛阳竟不遑多让。望着熙攘街市,他转向孔融郑重抱拳。

\"幽州物阜民丰,实乃桃源乐土。\"

\"足见大皇子殿下治世之才。\"

这番话引得孔融连连颔首。这位北海太守早将身心皆付与刘耕,听闻良将称颂明主,犹如赞誉自身般开怀。见太史慈如此明事理,不由展颜抚掌。

\"善!大善!\"

\"不若由老夫引荐你投效大皇子?\"

此言宛若惊雷贯耳。太史慈迟迟未仕,既因侍奉高堂,更苦未逢伯乐。如今得见刘耕再造乾坤之能,这员虎将顿觉胸中热血翻涌。

\"末将拜谢大人栽培!\"

见太史慈纳头便拜,孔融笑捻银须。事不宜迟,当即率北海部曲疾奔北平城。沿途但见商旅络绎,各地豪杰驻足长街无不瞠目。

\"幽州竟有如此气象?\"

\"这哪是边陲,分明是第二洛阳!\"

惊叹声此起彼伏。来自八方的英才们望着星罗棋布的作坊学宫,恍若置身崭新时代的黎明。

赴幽州途中,众人原以为此地尚在战后重建阶段。毕竟异族铁骑曾肆虐而过,料想应是满目疮痍之景。

谁知眼前所见彻底颠覆预料——沃野平畴阡陌纵横,精心划分的田亩令众豪杰惊叹不已。整齐的民居鳞次栉比,往来百姓步履匆匆,无不彰显着这片土地的蓬勃生机。

\"幽州气象竟如此出人意料!\"

\"大皇子殿下当真非同凡响!\"

随戏志才同行的郭嘉难掩惊奇之色。即便聪慧如他,也未曾料到幽州会有这般翻天覆地的变化。身旁的戏志才同样睁大了眼睛,细细打量着沿途景象。

田垄间劳作的农人面带喜色,更有热情者见二人文士打扮,主动邀其歇息。闲谈中方知,这一切变革皆源自大皇子刘耕的治政。听闻此事,郭嘉二人愈发心驰神往,对这位皇子殿下更添几分期待。

此刻在他们眼中,刘耕周身笼罩着神秘光环。原本只是因其大破异族而心生好奇,如今却被整个幽州的蜕变深深吸引。这方土地的繁荣程度,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越了昔日都城洛阳——至少洛阳郊外不曾有这般广袤良田。

更令人震动的是,此地民心所向,百姓眼中皆燃着希望之火。而且,整个幽州境内竟不见世家踪影!据传大皇子雷霆手段肃清了境内所有世族势力,在这世家林立的时代,此举堪称惊世骇俗。

正因如此,郭嘉与戏志才这两位寒门才子愈发渴望面见大皇子。当他们怀着满腔好奇踏入北平城时,恰逢刘备三兄弟风尘仆仆赶来——这位辞官远赴的皇叔带着关张二将,一路见证着幽州奇迹,此刻终至目的地。

城中景象令刘备心潮澎湃。

漫步于北平街头,繁华市井恍若洛阳重现。沿街商铺林立,贩夫走卒吆喝声不绝于耳,巡逻兵士与百姓融洽交谈——这正是刘备毕生向往的太平盛景。

更令他欣慰的是,这般治世竟出自皇侄之手。漂泊半生,矢志复兴汉室的刘备,此刻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