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已深,垂云小镇仿佛浸入了一泓浓稠的墨汁中,只有零星的路灯顽强地抵抗着黑暗。夏语蹬着自行车,车轮碾过湿漉漉的石板路,发出细微而有节奏的声响。刚刚送完刘素溪回家,此刻独自一人骑行在归途上,白日里的喧嚣与忙碌渐渐沉淀,只剩下夜晚特有的宁静与凉意。
秋风掠过耳畔,带着几分刺骨的寒意。街道两旁的店铺大多已经打烊,只有偶尔一两家便利店还亮着灯,像是守夜人困倦的眼睛。他的思绪仍缠绕在今晚与刘素溪的分别,那双总是沉静如水的星眸,那句“我一直都在”的承诺,像是一股暖流,在他心头盘旋不去。然而,陈婷学姐的话语,如同背景音般,依旧在脑海深处隐隐回响,带来一丝难以完全驱散的沉重。
拐过最后一个街角,离家越来越近。前方那条熟悉的小巷映入眼帘——那是他每天回家的必经之路,狭窄而昏暗,只有一盏老旧的路灯立在巷口,发出的光线微弱而昏黄,根本无法照亮整条小巷。夜晚走进去,总有种被黑暗吞噬的错觉。
然而今晚,有些不同。
夏语下意识地抬头,望向自家二楼的方向。随即,他的眼眸被一抹温暖的光点亮了。
那是一盏为他而亮的灯。
就悬挂在二楼的阳台外,散发着柔和的、橙黄色的光晕,如同一颗小太阳,坚定地照耀着楼下那条昏暗的小巷。光线下,可以看到细细的尘埃在缓慢舞动,仿佛也被这份温暖所感染。
夏语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瞬间涌遍全身。他记得很清楚,以前是没有这盏灯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好像就是他接手文学社和乐队后,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常常踏着夜色归来。想必是外婆,是那位总是默默关注他、心疼他的外婆,注意到了他每次进入这条黑暗小巷时或许会有的那一点点迟疑和害怕,便悄悄地为他在阳台上点亮了这盏灯。
这盏灯,不只为照亮他回家的路,更为了照亮他晚归的心。
原本送别刘素溪后,那些关于学业压力、关于社团发展、关于现实与理想碰撞的低落心情,依旧像一层薄雾般笼罩在心头。但此刻,望着那盏专为他而亮的、沉默而温暖的灯,那层薄雾仿佛被这柔和却有力的光线悄然驱散了大半。
外婆从不多问什么,却总是用最朴实无华的方式,给予他最深沉的爱与支持。
夏语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形成一个温暖而真实的弧度。他在家门前轻轻刹住自行车,脚撑地,却没有立刻进去。他静静地坐在车座上,仰头望着那盏灯,看了好一会儿,仿佛要将这份温暖和力量深深地吸入肺腑,刻进心里。
然后,他深吸了一口秋夜清冷的空气,又缓缓吐出,像是要将身上、心里所有从外面带回来的疲惫、压力、负面情绪,都统统卸下,留在门外。他摇了摇头,动作轻快地从自行车上下来,锁好车,怀着一种被洗涤过的、轻松而宁静的心情,轻轻推开了家门。
客厅里只留了一盏小小的壁灯,散发着昏黄的光晕,勉强照亮一角。家里静悄悄的,显然家人都已经睡下了。夏语的动作变得更加轻缓,他脱下鞋子,踮着脚尖,像一只灵敏的猫,小心翼翼地穿过客厅,生怕发出一点声响,尤其是怕惊动了那位睡眠很浅、却时刻惦记着他的外婆。
终于安全地回到自己的房间,他反手极轻极轻地合上门,直到听见锁舌发出几不可闻的“咔哒”一声,才彻底松了一口气。他将书包随手放在门边的椅子上,走到书桌前,按亮了那盏陪伴他无数个夜晚的台灯。
柔和的白光瞬间倾洒下来,照亮了一方书桌,也照亮了他略显疲惫却依旧清亮的脸庞。在这片属于自己的小天地里,他才真正完全放松下来。
身体松懈了,思绪却开始活跃起来。他靠在椅背上,目光无意识地扫过桌面上堆放整齐的书籍和笔记,忽然想起一件事。
“也不知道程砚那家伙…有没有按照今晚开会说的,把文学社的贴吧帖子和其他平台的账号弄起来?”他低声自语道。今晚会议结束前,他特意强调了线上宣传的重要性,程砚也信誓旦旦地拍了胸脯。那家伙虽然是个技术宅,但做事效率一向很高。
心思一动,便难以按捺。反正现在也毫无睡意。
“要不…开电脑看一下?”这个念头一旦冒出来,就像藤蔓一样迅速缠绕住他的好奇心。
言出必行。夏语俯身,按下了电脑主机的电源键。熟悉的启动音在安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屏幕亮起,幽蓝的光映在他脸上。他熟练地移动鼠标,点开浏览器,在地址栏输入了实验高中贴吧的网址。
页面加载完成。他的目光快速地在第一页的帖子标题上扫描着。很快,一个标题引起了他的注意——【实验高中文学社全新启航!带你走进文字背后的世界!速来围观!】
“文学社开播?”夏语轻声念出标题的关键词,眉头微微挑起,心里泛起一丝疑惑和期待,“这标题…倒是挺像程砚的风格,抓人眼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