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室的静谧与缅甸山区的紧张形成了尖锐的对比。
就在艾伦与秦院士探讨着那“量子噪声”背后可能蕴含的高维物理奥秘时,缅甸边境的密林河谷中,查侬队长正屏息凝神,注视着战术平板上的实时画面。
“幻影”协议已全面激活。
十几架小型无人机如同被惊扰的蜂群,在运输队右翼的崇山峻岭间散开,它们模拟着车队的热辐射与电磁特征,沿着多条山谷迂回穿梭,制造出数支“幽灵车队”正在平行移动的假象。
无人机搭载的微型扬声器甚至播放着经过处理的车辆引擎噪音,在清晨的山谷间激起微弱的回响。
战术平板显示,那个原本在右翼山区徘徊不定的异常热信号,果然出现了明显的扰动和分叉。
它似乎在对这些突然出现的“目标”进行快速扫描和优先级判断,大部分注意力被吸引向了西北方向无人机群最密集、信号模拟最逼真的区域。
“有效果!”副手压低声音报告,语气中带着一丝兴奋,“主力信号转向西北了!”
查侬脸上却没有丝毫放松。
他紧盯着屏幕上代表运输队真实位置的那个微小、几乎与背景环境融为一体的静默光点,以及前方最后二十公里那段最险峻的沿河峡谷。
峡谷两侧崖壁陡峭,植被茂密,是设伏的绝佳地点,也是整个行程中最危险的“鬼门关”。
“告诉所有人,不要放松。这才是最危险的一段。”
查侬通过骨传导耳机下达指令:“保持绝对静默,全速通过峡谷。任何人不准发出多余声响,电子设备维持最低功耗。”
运输队的车辆关闭了所有非必要的灯光,引擎以最经济的转速运行,轮胎小心翼翼地碾过铺满落叶的碎石河滩,尽量将声响降到最低。
队员们紧握武器,警惕地扫视着悬崖上方每一片可能藏匿危险的阴影。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腐叶和河水的气息,还有一种几乎凝滞的紧张。
与此同时,乌镇茶室内,秦院士的指尖轻轻敲击着那份摘要文件上的频谱图。
“看这个谐波序列的衰减模式,”他沉吟道,“它不像自然衰减,更像是一种……能量约束后的残余波动。”
“如果这真是一种‘投影’,那么其本体所在的时空,其物理常数可能与我们存在微小的但至关重要的差异。”
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向艾伦:“艾伦总监,要验证这个猜想,我需要更原始的、未经任何滤波处理的量子比特读取数据。当然,我理解这涉及最高机密。”
艾伦心中飞速权衡。秦院士的洞察力惊人,直接指向了问题的核心,这无疑是巨大的突破机会。
但提供原始数据风险极高,不仅关乎技术机密,更可能将秦院士本人置于不可预知的危险中。
“院士,您的要求非常合理。”艾伦谨慎地回应,“我会立即与总部沟通,争取以最安全的方式为您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但我们必须强调,与这种现象的任何接触,都可能存在未知风险。”
“探索未知,本就是科学家的天职,何况是如此颠覆性的可能。”秦院士淡然一笑,眼神中却透出不容置疑的坚定,“风险,我自有考量。”
就在此时,艾伦的加密通讯器再次震动。这次是陆彬的直接连线请求。她向秦院士致歉后,走到窗边接听。
陆彬的声音透过加密信道传来,背景是总部指挥中心特有的低沉嗡鸣:“艾伦,简报刚结束。秦院士那边情况如何?”
“进展超预期。”艾伦快速低语,“秦院士提出了‘高维投影’的猜想,认为那是一种嵌入量子涨落中的‘精细结构’,并索要原始数据进行验证。”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传来陆彬果断的指令:“可以。启动‘方舟’协议中的安全数据通道,向秦院士的保密终端传输第7、第9号数据段的原始副本。授权级别:伽马。”
“明白。”艾伦知道,这是最高级别的学术援助授权,意味着IMI将动用一切资源确保秦院士的研究安全和数据保密。
“另外,”陆彬的语气加重,“缅甸前线,运输队已进入峡谷最后十公里。”
“‘幻影’协议的干扰效果正在减弱,异常信号有重新整合的迹象。”
“我们判断,对方的适应速度极快。告诉秦院士,时间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紧迫。”
结束通话,艾伦回到茶桌,将总部的决定和最新的紧急情况简要告知秦院士。
秦院士听罢,神色凝重地点点头:“我明白了。回去后我会立刻开始分析数据。至于时间……”
他望向窗外乌镇静谧的流水:“看来,这场雨,不会停太久了。”
缅甸峡谷中,运输队的头车已经能看到前方谷口透出的微光,意味着峡谷旅程即将结束。
然而,就在此时,负责监测后方环境的队员突然发出警告:“队长!西北方向的异常热信号强度急剧下降!它……它好像消失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