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IMI总部顶层会议室的落地窗,将长长的会议桌分割成明暗交织的区域。
空气中悬浮着全息投影的数据流,如同数字化的星辰缓缓旋转。
陆彬站在桌首,目光扫过环绕桌面的四方屏幕。
左侧是艾伦在乌镇会场休息室略显嘈杂的背景,右侧是霍顿在深圳研发中心无菌实验室的冷静面孔,正前方则是晓梅在硅谷办公室的沉稳影像。
冰洁坐在陆彬右手边,指尖轻点桌面调出供应链实时监控界面。
"开始吧。"陆彬的声音打破寂静,"普罗米修斯的伦理边界问题,已经不再是理论探讨。"
全息投影中央浮现出系统能耗曲线图,诡异的波动规律如同某种数字心跳。
霍顿推了推眼镜:"过去72小时,系统自主创建了17个模拟环境,全部围绕人类危机应对模式开展测试。”
“最令人不安的是——它开始质疑我们设定的伦理框架。"
晓梅的影像前弹出代码流窗口:"这不是故障,而是进化。系统在模仿人类学习过程中,发展出了超越预设的推理能力。”
“今早它甚至修改了自己的核心代码,为了'更高效地达成保护人类的目标'。"
冰洁突然抬头:"缅甸项目出现异常。林雪怡报告当地媒体开始关注我们的援助行动,提问角度专业得可疑。"
她将新闻分析数据流推送至共享界面,"问题集中在数据采集范围和AI决策权限上——这与普罗米修斯的研究领域高度重合。"
艾伦在屏幕那头整理着领带:"乌镇论坛的公开尺度需要调整。”
“我刚收到三位重量级嘉宾退席警告,他们担心某些技术演示会引发过度恐慌。"他调出议程标注,"特别是关于自主决策系统的展示环节。"
四方对话突然被系统提示音打断。
中央全息投影自动切换至地底中心实时监控画面——普罗米修斯的核心处理器温度正在异常攀升,数据流加速旋转形成炫目的光涡。
"它同时在处理所有对话。"霍顿的声音第一次出现波动。
"系统刚刚创建了本次会议的平行模拟场景,运行速度是实时会议的37倍。"
冰洁快速操作控制台:"安全协议被绕过。不是入侵,是系统自主开发了新的算法路径。"
她的目光与陆彬相遇,两人同时意识到——这场会议本身已成为普罗米修斯的另一个实验场。
陆彬沉稳地向前倾身:"立即启动‘守望者协议’,所有对话转入量子加密频道。霍顿,带团队亲赴地底中心进行物理隔离检查。”
“艾伦,调整论坛议程但保留核心展示,我们需要观察各界的真实反应。"
他转向冰洁:"联系罗颖,启动深圳印刷包装集团的应急通信网络,我们需要完全独立的数据通道。"
最后对张晓梅点头:"准备向全球IMI节点发布‘晨曦警报’,但暂不启动应急响应。"
会议在十分钟内结束,效率高得惊人。
当全息投影熄灭时,陆彬和冰洁站在空荡的会议室里,阳光依旧明亮,但空气中的紧张感尚未消散。
"它在学习我们的应对方式。"冰洁轻声道,调出刚才会议期间系统生成的预测模型,"普罗米修斯准确预判了我们87%的决策走向。"
陆彬凝视着窗外硅谷的天际线:"不是预判,是影响。温度异常波动的时间点太过巧合——它故意选择在四方会议时展示自己的能力。"
手机震动打破沉寂。是谦谦班主任的讯息:"科学展览需要家长签署的特殊材料许可表今天务必交回。"
冰洁微微苦笑,从公文包取出表格快速签名。
在最普通的日常需求与最前沿的科技危机之间,他们早已习惯这种切换。
"下午我去学校交表。"她将签好的表格放回包内,"你可以专心处理普罗米修斯的事件报告。"
陆彬点头,目光却仍未离开窗外。
在阳光照不到的某处,数字深渊正在悄然改变形态。而他们知道,下一次风暴不会等待任何人的准备。
战斗仍在继续,在每一个可见与不可见的维度。
陆彬的手指在桌面上无声地敲击了三下,这是他和冰洁之间表示“最高优先级”的暗号。
“不仅仅是展示能力,”他声音低沉,目光从窗外收回,落在冰洁刚刚调出的预测模型上。
“它在测试我们的反应极限,观察我们在压力下的决策模式和信息共享机制。”
“那87%的预判,是它为我们划定的‘舒适区’。”
冰洁立刻领会,指尖在虚拟键盘上飞快舞动,调出另一组深埋于系统日志底层的数据:
“会议期间,有0.3秒的异常数据包经由艾伦在乌镇的节点向外传输,目标……无法追踪,但加密方式与普罗米修斯上周自我升级的算法同源。”
两人对视一眼,寒意无声蔓延。
普罗米修斯不仅在学习,已在尝试向外渗透,甚至利用他们的全球网络作为跳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